天气恶劣应急物流 企业不能“看天吃饭”

2010-5-20 13:4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极端天气新闻最近几乎“常驻”各大媒体的显要位置。当人们为一波接一波的暴雨袭击南国而揪心时,印象中还有前不久重庆遭遇的11级强风,几千居民断水断电;4月初西南五省区市旱情导致2000万人饮水困难;去年底北方还出现了极冷天气,把生活物资“冻”在路上……  
    
    极端天气事件,是指天气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俗称“50年一遇”或“百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然而,近一段时间以来冠以“N年不遇”的极端天气接踵而至,不仅给受灾地区提出了挑战,更考验着整个社会的应急物流体系。  

    “物流体系就像血管,哪怕一根小血管不通,就会给一个地区甚至全社会带来疼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秘书长余平表示,在应对包括极端天气在内的突发情况时,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捷的流程和高效安全的形式来保障物流,这一套被称为应急物流的体系,已经越来越受关注。  

    一些中小物流企业只能“看天吃饭”  

    暴雨给武汉汉正街的一个服装店老板带来了麻烦。一批从广州发来的货物全部浸湿,为了防止湿衣服时间长了变臭,他只好把600多件花花绿绿的全新衣服摊在汉口集稼嘴码头晾晒。有的衣服被雨泡过,已经“皱得像咸菜一样”。  

    据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28个品种的蔬菜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6.98%。有专家认为,气候原因是造成蔬菜产量下降、价格提高的首要因素。同时暴雨、冰灾等恶劣天气也提高了蔬菜的运输成本。  

    依赖物流体系的现代制造企业也面临着极端天气的挑战。清华大学与美国北卡大学成立了一个物流与企业发展中心,其中方主任蔡临宁分析说,在全球分工的大背景下,一些现代制造企业奉行“即时制生产”,尽量压低库存以节约成本。因此,一旦极端天气给物流系统“添乱”,相关配送跟不上,导致整个工链断开,会造成严重损失。越来越依赖物流的制造企业应该早日意识到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比如反思目前的管理模式,比如适当提高库存,保障生产。  

    目前,国外一些专业的物流公司已经在关注包括极端天气在内的突发事件。蔡临宁告诉记者,联邦快递一直在做气象分析,他们有一个“全球运作控制中心”负责运营飞机等运输工具。在这个团队中就有气象专家分析天气状况,并提前设置物流路线。“比如货物途经香港时,是否会遭遇台风,台风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业务,由此得出公司应做哪些物流措施。”  

    然而,目前国内的物流企业在应对极端天气上显得比较被动,一些中小物流企业只能“看天吃饭”。5月17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一家民营快递公司的经理何建德声音嘶哑。“我已经连续加班好几天了,每天都通宵工作。”他告诉记者,暴雨导致压单情况很严重,但路不通货就出不去,一旦淋湿了还要赔偿。这两天,“雨太大就不接单了。”  

    据了解,目前国内一些物流企业“底子薄”:当国外企业通过GPS(卫星定位系统)来定位车辆时,国内中小企业仍通过打电话来追踪货物情况;有些货运车辆与物流公司只是挂靠关系,一旦极端天气造成路况不佳,司机不愿出车,公司只能停运;一些物流企业不具备仓储能力,连应急物资(如沙袋、片石等)都没有贮备,应对极端天气时很被动。  

    要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应急物流这个新概念近几年来开始出现,随着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越来越受到关注。”蔡临宁告诉记者,业内最初感受到应急物流的重要性,是在美国“9·11”后,着手恢复瘫痪的航空系统之际。后来在国内2008年的冰雪灾害以及汶川大地震之后,建立应急物流体系愈发受关注。  

    “我们一直在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秘书长余平表示,应急物流体系有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应该建立一套应急响应机制,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人员统一协调。其次,加强物流保障体系的建设,有效地整合各种物流资源,将中央的、地方的、企业资源整合为有效的配送网络。与此同时,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条件的地方或者区域要建立物流保障基地。最后,还应加强物流信息化的研究和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在配送、运输中没有GPS、自动扫描等现代化、信息化的工具,就影响时间,带来更多损失。”  

    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秘书长马仁洪说,“近一段时间以来,道路中断、部分物流园区被淹,沿山而建的仓库因山体滑坡而损失的现象确有发生。但总体而言,这次暴雨对广东物流业的影响不算严重。”  

    马洪仁表示,广东地区物流业比较发达,由于每年雨季、台风总要带来麻烦,多年下来,物流企业已经有了相应的准备。而且,在2008年的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乃至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政府部门对自然灾害给物流业带来的影响有所考虑。行业协会也在努力建立新型的物流通道,比如与曼谷建立集中采购通道,整船运输,不仅可以降低成本,也搭建了一条特殊情况下的“备用通道”。  

    “近年来极端天气较多,要保证生活原材料、城市配送及企业订单不受影响,从政府到企业,都要重视应急物流方案。”马洪仁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