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管遭全球封堵 新冶钢拟上诉WTO
2010-5-18 11:3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美国征收反倾销关税、墨西哥反倾销、印度反倾销,短短两个月内,全球多个国家对中国无缝钢管实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或制裁,而这一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发源端正是欧盟去年10月对中国钢管征收反倾销税。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刚告诉新浪财经,作为应诉代表,公司准备砸500万继续和欧盟打官司,更希望获得商务部支持将此案提交WTO裁决。 2009年10月,欧盟部长理事会发布公告称,裁定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对欧盟产业构成损害威胁,决定征收17.7%-39.2%的最终反倾销税。随后,受到欧盟制裁的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牵头率领华菱管线(4.60,0.01,0.22%)、天津钢管、攀钢成都无缝管、无锡西姆莱斯、宝钢、鞍钢等九家企业与去年末向欧洲法院提起诉讼。
欧盟裁决不公保护主义严重
在欧盟理事会对此案行政终裁作出表决时,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13票赞成,12票反对,2票弃权。从这一结果来看,欧盟理事会内部对这一结果的争议也是很大的。终裁听证会的检察官甚至向中国企业表示,这件案子已经超出法律范围,因为欧洲企业作为申诉方施加了极大压力,其持有的法理太弱了。
而2票弃权最终按规定视作赞成票,将裁决案强行通过。而作为申诉方的欧盟钢管企业曼内斯曼为扩大影响,临时与另一家本土企业组建了欧洲钢管协会打这场官司。
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国际贸易公司总经理刘文学告诉新浪财经,从欧盟的产能结构和需求结构来看,欧盟本地企业生产的产品约有90%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和核电用管等高端产品上,而生产机械用管和结构用管这种低端产品的则很少。而欧盟对机械用管和结构用管的需求却比较旺盛,造成当地该类产品的供不应求,因此中国企业的出口也主要集中在这些低端产品上。
“然而欧委会在选择替代正常价值时,采用的却是以石油用管为主的生产厂商的数据。而且对参与抽样的湖北新冶钢、天津钢管等4家企业均未给予市场经济待遇。”刘文学说。
在选择替代国时,欧委会采用了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家石油用管企业的数据,忽略了这家企业与欧盟的曼内斯曼是关联企业这一事实。按欧委会在公告中的说法,是因为虽然乌克兰和印度的企业更合适,但这两个国家的企业在欧委会发出邀请后,无意合作,不愿配合调查,最后只能选择美国作为替代国。该案律师认为,这种比较方法肯定提高了倾销幅度。
中国企业出口损失巨大
在欧盟提出双反调查后,中国钢管企业基本停止了对欧出口,以新冶钢为例,其2009年仅出口1.8万吨,丧失了原有95%的出口份额,天津钢管、华菱管线也大受影响。
该案律师给出的一组数据可以看到,欧盟无缝钢管产业在调查期内,维持了较高的增长:消费量增长24%,生产量增加7%,产能利用率增加了9%,销售价格增长了21%……在产量、产能利用率、销量、人工、价格和投资等方面,欧盟的无缝钢管产业均有上升。
反观中国去年至今,无缝钢管出口下降保守估计在50%,国内近3000家无缝钢管企业至少有五成停产限产,国内近千万吨出口的产品大部分将回流国内市场,对整个行业将产生重大冲击。
“据我所知,国内主流的无缝钢管企业去年经营效益都不理想,不是亏损就是处于亏损边缘,今天形势虽有所缓解,但并不乐观,如果南美、东南亚、中东等中国企业出口的新兴和重要地区也跟随欧美提出双反调查,那中国的钢管行业就真的要进入‘冰河时代’了。”一位钢管贸易商说。
刘文学表示,业内多家企业年初曾向商务部递交了请愿书,甚至温家宝总理也知晓该案。该案的裁决反映出欧委会在反倾销政策使用上一个重要变化:在不具备实质性损害的情况下,仅依据损害威胁就确立了反倾销措施的实施。中国企业无论如何无法接受这一事实,目前公司在欧盟的诉讼即将完成第一轮的抗辩程序。
希望政府支持上诉WTO
“我们当初担心的全球对中国钢管封堵的蔓延趋势现在已经真正出现,这么多国家来围堵中国钢管,已经不仅仅是产业经济的问题了。”钱刚说。在北美钢管产品会议上,有国外企业高管就公开声称:“把中国产品赶出去,由我们这些企业来维护国内市场。”
有国际贸易专家指出,面对无缝钢管这种典型的在国外市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案件,中国政府应当卸下“背上贸易保护主义名声”的包袱,为产业和企业展开卓有成效的应对和上诉工作,避免某一个产业因为一例裁决而失去全球市场的现象再度发生。
“我们现在手里就有好几个双反调查的案子,公司根本顾不过来,大大分散了精力、人力和财力,非常迫切地需要政府在国家整体战略上做出支持。”天津钢管人士表示。
“面对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中国政府在出口上应有整体战略,在解决相关纠纷中不能疲于应付,以守为攻,有时候必须主动出击,使其他国家不能轻易挥动贸易大棒来阻止中国产品的输出。”上述专家认为,国家有必要在政府层面增加解决贸易纠纷的机构、人力以及财务的配置,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钱刚表示,虽然对上诉的最终后果还难以判断,但“中国企业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诉论可能将持续两三年的时间,花费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也不小,新冶钢这么做认为是值得的。公司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希望在政府的支持下将本案上诉到WTO(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争取公正的裁决。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