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博时代的商业化推广

2010-5-17 10:5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如果说世博会展示的是梦想,那么梦想何时变成现实?世博会后能否加速把相关技术市场化?
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曾强调,要充分利用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大好时机,充分展示科技创新成果,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世博会不仅仅是自主创新成果的“体验场”,更要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和“孵化器”。
其实人类近现代工业文明催生的众多“婴儿”,如蒸汽机、电话机、电影、煤气灶、电视机、计算机、机器人、航天器,大都经历过世博会的“洗礼”,后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借世博会之机,如何成为行业“风向标”,同样是中国电信正在思考的问题。
变世博效应为世博效益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总经理张维华表示,184天的世博会过后,公司要努力促进巨大的“世博效应”成功转变为“世博效益”,推动“后世博时代”信息化应用和发展,带动上海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二次飞跃,让世博会上应用展示的先进信息技术惠及每位普通百姓。
张维华表示,中国电信为世博投入了很多高新技术,如城市光网、高清IPTV、QQT、物联网、云计算等,展现了科技亮点。这些成果要在世博后有效应用到城市的发展中去;要加强新一代宽带通信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综合集成利用,推动信息产业的升级和发展;要在编制“一二五”规划时高度树立“信息化强市”理念,高度结合两化融合和两个中心建设,把先进的信息通信科技手段和业务产品融入到打造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宏图中。
两化融合推动产业共赢
上世纪90年代末,上海确定了六大支柱产业,即信息产业、金融业、商贸流通业、汽车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经过这些年的高速发展,信息产业已超过金融业,成为六大支柱产业中规模最大的产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信息产业特别是其中的信息服务业将成为推动上海第三产业新飞跃的主要动力。而在信息服务业中,以核心网智能化、承载网IP化、业务网综合化、接入网宽带化、终端多样化为特征,正在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电信业,将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增长点。
上海电信表示,将重点关注信息化与重点产业、城市环保、现代物流等领域的结合,推广RFID、无线芯片在“机-机通信”领域的应用;开展“数字园区”研究和试点建设;合作制订针对重要产业园区、服务外包园区、创意园区的信息化规划,开展园区管理、生产服务、物流配送、产品营销方面的网络化试点改造。
相关专家也认可上海电信这一举措,认为这将取得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在产业层面,充分发挥综合信息服务优势,通过信息化手段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信息化,构建和谐的社会信息化生态环境。在产品层面,融合传感器、自动化、智能分析等技术,将无线化、宽带化的通讯网络延伸至任何对象,构建信息化基础网络。在生产经营层面,将通讯网络开放,嵌入到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应用层面,促进ICT业务和集成业务的发展。从这三个层面上有效促进上海两化融合进程,协助重点制造业、物流业等加大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促进行业发展,同时将助力园区提升产业等级。
关注中小企业信息化
上海电信表示,将推广基于“云计算”平台的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包,帮助中小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企业内部管理和运营效率,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门槛。
同时,上海电信还将扶持上海全市内容创意、网络购物产业发展,开放手机、互联网、IPTV、114号码百事通信息服务平台、动漫制作平台;开展与内容创意、网络邮购等企业的增值合作,培育良性发展的信息服务产业链。
在提升宽带能力的同时,上海电信已经大力开展“企业宽带大提速行动”,将企业宽带速率平均提升2-3档而价格不变,目前已经完成4.5万户企业的提速,预计年内实现30万户企业的普遍提速。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