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支撑下的规模效应

2010-5-16 11:5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作者: 中国经营报社研究院副秘书长杜培枫博士 | 来源: 中国经营报 
  案例点评
  TESCO之所以能在中国得以迅速发展,其中的因素很多,如果从物流归因的方面来讲,TESCO通过紧密联系上游原始供应商,扩大自有品牌的采购比例,保证了采购环节中商品的质量与低价,这其实是回归了中国在上世纪提出的农业与商业合作化的发展道路。而这种规模效应需要同时具备储存、分拣、集散、配送、服务等综合功能的配送中心来支撑,以解决商品在物流活动中空间与时间上的矛盾。
  由于零售店里销售的水果和蔬菜属于冷链物流范畴,所以配套的配送中心就需要温控处理,以保证商品的品质。同时,连锁店的数量越多,越需要对商品的准确拣选;品类越多,拣选的难度就越大。TESCO的案例值得学习是其解决了分拣过程中商品重量与体积之间的换算便捷问题(协调了体积——重量比的关系),尽管这里面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但结果却是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
  所以,配送中心能够很好地反射出诸多的物流概念:入库、仓储、分拣、流通加工、出库、运输配送、信息技术、设备与设施等,而这对支撑零售门店的有序运营又起到了关键作用。
  另外,针对各种大型零售店里越来越多的自有品牌出现在货架上售卖的趋势,中国经营报社研究院认为,即使这是一种反映获取竞争优势和突出纵向一体化的企业战略,但也不宜多用。需要提醒的是:角色是不可轻易相互替代的,零售商跨界进入制造商领域,极有可能造成市场的不稳定。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