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之争:高速公路和高铁是否重复投资

2010-5-11 10:4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年10月,浙江将迎来属于自己的第一条高铁——沪杭客专。这条高铁北起上海虹桥站枢纽,南至杭州东站枢纽,全长约158公里,设计行车时速为最高350公里,设计最小列车发车间隔时间3分钟,将使杭州至上海的最快运行时间缩短到38分钟。 
  众多周知,浙江的高速公路网络高度发达。据了解,2020年,浙江境内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超过5000公里,高速公路密度将达到每百平方公里5公里以上,并实现县县通高速。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一种声音开始出现:在高速公路网如此密集的浙江,造高铁是否重复投资? 
  “高铁的市场需求毋庸置疑,但此举势必影响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资源利用不高。”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蔡宁教授说,杭州—温州动车开通后,他能明显感受到高速公路车流、人流的下降。“但高铁对高速公路的分流、重复建设嫌疑并不是唯一内容,还有更多积极意义在里面。”蔡宁说从高铁投资方来看,政府可能更多注重社会发展和同城效应。 
  高铁,不仅为铁路系统带来了速度提升,还打开了一扇改革的时间之窗。随着今后沪杭、宁杭、沪宁3条客运专线陆续建成,长三角地区百姓出行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上海到杭州的旅行时间将缩短到半小时;坐火车从杭州至南京不需再绕道上海,行程将从5.5~8个小时缩短为50多分钟,比走公路快2个多小时。 
  上海铁路局有关人士表示,沪杭客专,将大幅提升通道整体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并与杭甬、沪宁、宁杭等铁路一起,组成长三角地区各主要城市间“1-2小时交通圈。” 
  “交通建设必须适当超前。从长远来说,杭州—上海的高铁是十分有必要的,高铁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蔡宁不否认交通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但他认为充分的竞争相反会促进交通资源的优胜劣汰和更合理利用。 
  浙江省铁路投资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余健尔说,相对于公路、航空、港口等运输网络而言,浙江的铁路建设一直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 
  “对浙江这样的经济大省而言,我认为发展高铁更有利于环境和土地资源的优化保护。”据测算,欧洲高速铁路土地占用仅为高速公路的1/3,能源效率一般是飞机的9倍、汽车的4倍。一条四车道高速公路年运量最大不超过8000万人,一条双线高速铁路年运量可达1.5亿人。“我们业内有句行话‘高铁通,则物通,物通则钱通,钱通则人通,人通则观念通’,以去年贯通的沿海铁路浙江段为例,它途径区域直接覆盖人口1890万人,占全省的37%,直接惠及地区的经济规模达到8353亿,占全省GDP的39%,极大提升了当地经济发展和旅游产业,农民因此多了很多增收机会,浙江庞大的民间资本也从中嗅到了新的商机。” 
  一组数据也许更能说明中国高铁在争议中前行的决心:据铁道部披露,2010年1月份全国铁路完成固定投资3218亿元,比去年同期突增73.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337亿元,同比增长53.1%。这里有近一半投向了高速铁路建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