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价格战是一场金融战

2010-5-11 0:4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经过长达两年艰苦卓绝的抵抗,2010年4月28日,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承认,中国在2010年铁矿石谈判中处于不利局面,国内钢铁企业可以与三大矿山公司个别接触。这意味着中钢协主导的铁矿石谈判以失败告终。
    谈判试图达成两大目标:第一,坚持长协价;第二,确定长协价的铁矿石企业必须以统一价格向中国企业供货。结果全部落空。
    铁矿石谈判之所以完败,有远因也有近忧。
    近忧是国内钢铁企业的矿石库存不足。据中钢协调查,矿石库存只能维持两个月,在谈判无丝毫进展的情况下,一些钢铁企业与铁矿石公司个别接触。这不过是事后的追认,实际上,各大矿商正与各大钢企进行“热火朝天的业务沟通”,参照日企合同,进口铁矿石。今年3月钢铁企业向中钢协“公车上书”,中钢协受到巨大的压力,只能允许钢铁企业各行其事。
    中钢协牵头进行铁矿石价格谈判,各个钢企并不买账。各钢企都是市场主体,有自己的进货标准与销售市场,也有自己的盈利渠道。中钢协表面上看代表钢铁企业,却不是钢铁企业自己选举出的自律性组织,钢铁企业不买账。中钢协作为准行政组织暴露出软弱的一面,所以寸步难行。
    谈判失败是价格双轨制与市场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具有计划经济色彩的铁矿石进口代理制以及衍生出的价格双轨制,是中国铁矿石进口乱局形成的根源。国内大型钢企与贸易进口商凭借长协价挤压中小钢企,中小钢企迫于生存压力与国际矿业企业私下往来。而大型钢企与进口商只要有转嫁对象,对成本并不敏感。
    隶属过剩行业的钢铁企业,为了各自的生存,在地方政府鼓励下拼命做大,在各自经营理性的主导下,导致了全局大溃败。
    中钢协整饬铁矿石进口秩序失败,甚至出现了代表大型钢铁企业的中钢协与代表贸易商的五矿商会发生激烈口角的事件,双方都把谈判失利与贸易秩序混乱的结果归因于对方。事实上,不管是贸易商还是钢铁企业,在货币流动性过剩、投资节节上升、铁矿石囤积居奇的情况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需要大规模进口。
    中钢协与五矿商会等机构协商的结果是通过了三份文件,核心内容是取消2009年铁矿石进口量不足100万吨的企业的进口资质。这个要求并不能解决铁矿石进口秩序混乱的局面,不同资质的进口者在国内市场倒卖牟利,具有进口资质的大钢厂与贸易商沆瀣一气,进口市场的既得利益者有恃无恐。双方达成的妥协就像在恶疮上贴了一枚创可贴,各自找个台阶下。
    铁矿石谈判失利的种子在去年就已种下。随着全球主要央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中国4万亿投资政策的出台,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上涨。铁矿石价格从去年4月中旬开始走出谷底,目前铁矿石现货价格已飞涨到每吨180美元以上,价格已经接近2008年铁矿石最高价位。巴西股市一飞冲天,澳大利亚央行不得不数次加息,对于这些国家而言,经济从严寒瞬间转向炎夏,铁矿石价格大涨就是全球货币失衡、局部出现资产泡沫的典型征兆。从大规模的房地产投资与基建规划出台之初,就应该料想到今天的结局。
    在国内,房地产市场泡沫是资产品泡沫的典型;而在国际上,诸如铁矿石这样的大宗商品就是资产品泡沫的典型。两个泡沫相辅相成,没有大规模的货币投放,没有大规模的投资与基建,没有大规模的房地产泡沫,就不可能有今天铁矿石谈判完败的结局。
    作者简介: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专攻政治史与经济史。著名经济评论人。现任《每日经济新闻》首席评论员,评论版主编。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yetan。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