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农村建设遇到电子商务 物流还是件麻烦事

2010-4-5 13:1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山西农民王小帮是个网络世界的红人,搜索条目已上百万。他从2008年起开始在网上开店卖土特产,到2009年的年中已经帮助自己所在的小山村卖出了超过5万斤的土特产。
  十多年发展过程,电子商务已成为众多中小企业和创业者销售主渠道之一,网购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而农民作为一支庞大队伍,一直淡出在视线外,只是数据悄悄攀升着,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到10681万人。
  能否将电子商务和新农村建设相捆绑,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将农产品变成“网货”推进“网货进城”?庞大的农民消费市场能否在农村物流体系的借助下,像城里人一样轻松在家门口收到心仪的商品包裹,实现“网货下乡”?
  数字化正如一串“芝麻开门”的口令,在先行者的打拼中,打开了内需市场的另一扇大门。
  “数字农民”网上开店“淘金”
  都说要改善农村民生,对于农民来说,提高收入自然是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据了解,农民收入通常由农产品种养殖业收入、外出务工收入、各种途径经商收入组成。“但当前由于农业基础薄弱,大多数农产品基本不能产生太高利润,有些甚至是‘赔本赚吆喝’,流通渠道面临着不少难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辉达在调研时关注到了这一问题,“解决农民就业和提高农产品利润就成为迫切需要关注的重点。”
  农产品直接销售遭受着困境。众所周知,经销商压低进价,农产品的大部分利润被中间环节获得,农民所得实惠有限。而因为农产品物流、配送、储备体系的缺乏,农民也尚未不具备同大市场谈判的地位和筹码。“而在城市管理方面,正如很多媒体所言,地方政府、交通、城管部门对进城摆摊设点的农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管理上偏于刚性的问题。”于辉达指出。
  农民的收入如何增加?难道只能靠单纯的劳务输出模式吗?
  来自临安的董世平有着另一门致富经。2007年他在淘宝上开出了一家网店,“当时就抱着要把家乡土特产卖到全国各地去的念头。”董世平在做了大量功课后,认定“开网店”的路子会带来新市场。
  两年多时间,董世平验证了当初的想法。打开他的网店,从临安山核桃到橄榄、杏脯、桃条……一个农产品大观园跃然眼前。41615件的碧根果、33101件的开心果销售量清楚地显示着业绩的红火,问他一年销售额大约有多少?他保守地说:“大概总在千万左右吧。”
  而更让董世平欣喜的是,“网货进城”不再像当初一样局限在周边的城市,网络大大拓展了他的销售市场:“现在全国各地的订单都有,甚至有不少海外的客户在网上下单。”
  从网站框架的设计、图片的拍摄处理到客服的设置,网店开设这新门道没少让董世平操心,他能自学成才的就靠琢磨,或者就外包给专业人士做网店,逐步改良后的店铺已经在网上商城落户,成为了一家规模化的“旗舰店”:“现在村里不少人都和我一起开出了卖土特产的网店,我周围就有20多家,很多老乡来找我取经呢。”
  都说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网货”能不能下乡?
  “网货进城”将物美价廉的农产品带给了城镇消费者,致富的农民能不能通过也赶回时髦,在网上享受购物的便利呢?
  2009年,一项针对1500名网上卖家的调查表明,接近40%的受调查者认为网货价格远低于传统渠道的商品价格。就淘宝网发布的2009年上半年CPI与国家统计局CPI比较,淘宝网上的商品价格保持平稳的走低态势,以女装为例,2009年上半年,淘宝网上的女装均价较2008年同期下降了10%到20%,运动鞋类商品均价同比降价幅度也在20%以上。
  这样的让利幅度,农民要想享受到,首先需要农民加上网民的身份重叠。从CNNIC的最新统计数据来看,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0681万人,占整体网民的27.8%。“这也可以看成是‘网货下乡’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用户基础。”于辉达说。
  马家桥村农民王华荣就曾经在中国农业网上购买了200克的黄流星品种的甜瓜种子,网上每袋售价仅为45元,市场上的售价为75元,10袋就便宜了300元。这样的甜头让他继续泡起了网上商城:“我计划在网上买一台数码相机,比商场里便宜很多。”他说,有些网站上有在线专家,数码相机可以方便农作物出现病虫害的时候发给专家看,让他们在线解答,“这样比专家到现场更加方便快捷。现在什么都讲信息化了,农民也不能落伍呀。”
 当新农村建设遇到电子商务,物流还是件麻烦事
  “网货进城”、“网货下乡”的发展势头强劲,但依然面临着起步阶段的瓶颈。而最大的问题,无论是农民还是专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农村物流体系要发展。”
  由于江浙沪的电子商务发展较早,大部分的快递公司都能直接投递到村。但只要是跨省投递,就会遇到业务对接不上的尴尬。“比方说我要买一样淘宝网上北京卖家的产品,快递公司就只能投递到县城,最多只能投递到镇上。”老岭村村民小任感慨道,“就是同一家全国的快递公司,广州的和杭州的就不一样,杭州能寄到,广州的就寄不到,这就意味着,我们跨省买东西很不方便。”
  也有网友在网上提问:“农民信用社的银行卡可以在网上买东西吗?”回答是:“不能,你最好还是办张能支持网上支付的银行卡。”
  而另一方面,农民上网的普及程度也需进一步提高。截止到2009年10月31日,“电脑下乡”活动共计销售电脑79万台。从数据可以看出,电脑销售数字相对于冰箱(1367万)、彩电(579万)、洗衣机(341万)等产品的受欢迎程度还有很大距离,其中很大原因是农民对电脑和互联网的认知还存在着明显不足。
  “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物流体系,进一步拓宽“网货进城”、“网货下乡”的通路,才能进一步扶持农民网上创业和消费的积极性。” 正望咨询首席分析师吕伯望认为,鉴于农村物流的运营成本较高,应给予农村地区的物流企业一定的政策优惠,如税收减免、现金补贴等。同时也应当探索多种形式的、适合农村的支付方式,包括移动支付、电子支付、货到付款、邮件汇款、发展自提点等。例如,可以考虑减免农村居民申请网银证书的费用。”
  于辉达还建议,对于农民上网开店,应当出台具体的支持政策,“包括商品检验、营业执照申请、商标注册、创业补助等,扶持他们通过电子商务进行创业就业,并带动周边更多的人一起创业。对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效应明显的个人,应当给予嘉奖。对于销售“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等网货的农民,给予专门的补贴、奖励措施。”
  据悉,目前不少乡镇都在探索尝试开展农民网络就业培训。培训内容不仅包括电脑操作、网络开店技巧,还包括科学养殖、市场信息、产品规划等方面的学习,使农民学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合理安排自己的种植、采购等计划。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