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交通建设踏上“风火轮”

2010-4-3 14:4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阻击金融危机蔓延的日子里,“交通建设大会战”已成为全国各地振兴经济的“主战场”。 
  谁能赢得这场“飞人大赛”,就能赢得新一轮发展先机。我区摩拳擦掌,积极迎战,力争在万马奔腾之中大有作为。 
  事实上,我区埋头苦练“飞毛腿”,综合交通运输已踏上“风火轮”。 
  “十一五”四年来,我区铁路建成投产洛堪铁路、黔桂铁路扩能项目,新增营业里程378.5公里,结束了桂东地区无铁路的历史;新开行南宁至河内国际列车,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就像到“邻家串门”一样方便。 
  新增高速公路770公里,全区各市基本上形成四通八达的高速通道。 
  北部湾港口群吞吐能力突破亿吨大关,万吨以上泊位达到46个,可极大满足西南地区煤炭等重要物资经北部湾奔腾出海的需求。 
  西江黄金水道吞吐能力大幅增加,对带动沿江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南航广西分公司基地飞机达12架,南宁机场成功吸引深航设立基地,并开通南宁至吉隆坡、新加坡、雅加达、金边、仰光、万象、曼谷、胡志明市等国际航线,使广西的航线不仅覆盖国内各主要城市,更通达韩国、东盟主要城市。 
  我区运输网络日渐“健壮”,极大提升了我区运输服务能力,对区外投资的流入,老少边穷地区的开发,提升区域战略地位,都有极其重有的意义。外界纷纷投来“重新审视广西”的目光。 
  尽管我区综合交通建设已“小荷才露尖尖角”,但从总体上来看,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通往周边省综合运输通道能力亟待加强;通往东盟各国海上运输通道薄弱,沿海港口的枢纽地位沿没确立;南宁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航空枢纽港建设沿在起步阶段;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地位尚未确立。 
  找出了差距,关键在弥补。我区开出“偏方”,将对“十二五”期间对交通运输建设的不足“进补”。 
  加大交通干线网络建设力度。依托沿海港口,加强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设,构建连接多区域的国际通道,突出抓好运输大通道内铁路客运专用线的建设,重点加快南宁至广州、贵阳至广州、湘桂、南宁至昆明、南宁至北海等快速铁路的建设;加快我区与周边国家、省国际运输通道的规划与建设,加大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建设力度。 
  大力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以建设南宁、桂林国际航空港为目标,以加强现有机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完善机场功能为重点,整合既有交通设施,衔接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布局,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和一体化运输,按照各方式“无缝衔接”和“零换乘”的理念,以综合性运输枢纽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南宁、柳州、桂林综合运输枢纽建设。 
  推动沿海港口与内河航道体系建设全面升级。配合临港石化、钢铁产业布局和集装箱运输发展需要,重点建设大型散货和集装箱专用泊位;适应大宗散货运输船舶大型化趋势,重点建设防城港深水泊位、进港航道和钦州港进港航道;加强港口后方铁路、高等级公路和内河水运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系统,形成向内陆经济腹地辐射的综合运输通道和交通网络;扩大港口开放,配合临港产业,完善港口功能,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实施西江黄金水道“五大工程”的建设,充分发挥内河水运优势,全面提升西江黄金水道航运能力和水平。 
  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的建设步伐。南宁、柳州、桂林以缓解日益拥堵的交通状况为目标,制定公交优先策略,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系统,同时,要从建设城市交通与城郊交通一体化交通系统出发,加快城市主要客运枢纽和配套的大型公共停车场等设施建设,增强大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衔接配。 
  建立并完善交通安全和交通应急反应体系。始终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观念,把保障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 
  实现对交通行为的监控、预警、引导和控制,抑制或减少交通事故。针对公共交通安全事故、大面积灾害以及突发事件,建立和完善交通应急反应体系。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