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大省山西探索发展低碳经济之路

2010-4-3 3:1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提倡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中国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经济长期依赖煤炭资源的山西省,政府部门、企业和民众正在积极探索,希望能走出一条发展低碳经济的新路。 
  学生:“不用(塑料)食品袋,自觉地把垃圾分类。我觉得主要还是意识问题。”
  市民:“节约用水。有些东西还可以重复利用。(大家)都有这种意识吧! 而且遇到不规范(浪费、不低碳)的行为都看不过去。”
  办公人员:“少开车,多坐公交车。纸张的重复利用。”
  山西百姓对绿色、环保的有着强烈的渴望。这个北方省份曾经也是一片青山绿水,但是作为一个资源大省,中国25%的煤和40%的焦炭产自这里,所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这里的蓝天渐渐少了,河流也不再清澈。随着低碳意识的普及,少开车、多种树在当地百姓中蔚为风尚。就在一个月前,山西省各界人士还组成了“低碳生活促进会”,倡导人们低碳生活、低碳消费。
  工业排放是产生二氧化碳的更大源头。在山西,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等传统产业产值占到全省工业产值的八成,这是山西二氧化碳排放居全国前列的重要原因。如何改变这种过度依靠煤的开采与消耗的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呢?
  在位于山西省会太原市的太原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被收集到厂区的市民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被用于工业生产。公司总经理胡玉亭介绍说,太钢正在颠覆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发展方式,走与城市和谐发展的绿色之路。“太钢曾经是太原市的第一大污染源。所以我们在节能环保设施方面的投入啊,这几年应该是有四五十个亿(元人民币)。拆墙建绿(树),森林覆盖率现在接近40%。(现在)厂区的面貌是一个园林化的工厂,实现了和省会城市的一个共赢。”
  2009年,这家公司投巨资建设的污水处理系统正式投入运营,每天可处理5万吨城市生活污水。至此,太钢不仅实现了工业污水零排放,还能同时帮助太原市处理生活污水,并将处理回收后的水重新投入生产运营,大大减少了新水的消耗。
  位于太原市西部的另一家企业——西山煤电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在该公司的煤矿开采基地,记者印象中的煤灰飞扬、浓烟滚滚的场面没有出现,连洗煤车间里也不见飞扬的煤灰。从德国、乌克兰等地引进的新型设备,大大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把煤层开采中产生的瓦斯气体用于发电,矿井废水得以回收利用……西山煤电等山西煤焦企业正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走低碳之路。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赋告诉记者,当地的经济规划部门已经制定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共同发展的路线图,从而有望实现从高碳向低碳的转型。王赋说:“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和医药等,这四个行业对能源的消耗、对碳的需求都很少。这些行业逐步能够和四个老产业——煤(炭)、焦(炭)、冶(炼)、电(力),平起平坐,大家都做到50%,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王赋表示,山西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很适宜发展旅游业;同时,大量的工矿企业云集山西,为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旅游和物流,是山西下一步着重发展的两大重点领域。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