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中的“海事风景线”

2010-4-28 12:5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召开在即,如果您进入世博园区,必然会经过一座汇集了多个海事元素的两层楼彩钢结构建筑,这就是上海海事局打造的世博海事基地——上海海事局世博办事处。走进这里,仿佛置身于一座世博海事馆,在此,您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海事给世博所带来的独特风采。
“世博海事馆”内的海事文化
 世博海事基地位于世博核心水域——浦东侧岸。高空俯瞰,世博海事基地呈“凸”字形,蓝色的“中国海事”几个大字印入眼帘,外墙绘上三江四海的色彩,世博海事基地犹如黄浦江上一艘飞驰的巡逻艇,寓意驶向世博园区的海事艇为世博水上安全保驾护航。
 在院落的南侧和北侧,专门设计的吴淞口灯塔外型的世博灯桩和印有“中国海事”的世博航标让人仿佛步入了航海世界。院落内,展示了办事处列编的最新型轮艇船艇及世博航标灯塔,非常吸引“眼球”。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一楼的海事展厅。海事展厅突破了传统展厅的布展模式,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融入了船艇、飞机、卫星等海事特色装备元素,以声、光、电的手段凸显未来感,具有独特性和互动性,充分体现了海事风采,展示出海事执法的未来形态。在这里,您戴上一幅特制的眼镜,便能观赏到一场“阿凡达”式的海事科幻电影。
 在世博海事基地,您无时不刻都能感受到一种环保的理念:基地整体绿化率高达44%,院落一角的风力发电机,完全充满电之后能够提供办事处5天的办公照明用电;世博航标采用太阳能发电,世博灯桩采用风力发电,充分体现了节能环保的世博理念;在世博海事基地食堂,采用的都是太阳能热水器,践行着世博办对“绿色世博”的承诺。
逐级管控打造“平安世博”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史上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盛会,这也是世博会举办40届以来首次临水举行。
 上海世博会分为浦东、浦西两部分,其核心水域范围东起南浦大桥,西至卢浦大桥川杨河口下游100米水域。上海世博会共设置7个水门(即水上游客运输的码头),其中世博园区内有3座,世博园区外有4座。世博游览船、客渡船将通过这7座水门接送往返于世博园区的旅客。同时,核心区域内还有L1~L6共6座世博专用轮渡站(全黄浦江23座),用于承担世博园区内往返于浦东浦西园区游客流的接送。
 据世博局预测,世博期间预计共有游客7000万人次,平均每天40万人次,其中使用水上交通的游客约12-20万人次/天,世博期间共投入22艘世博客渡船和13艘世博游览船,每天轮渡约600班次,游览船150班次。此外,往返于黄浦江世博核心水域的货船、拖轮、工程船等各类船舶每天约有1000艘次,这些船舶大大增加了黄浦江世博核心水域的水上通航压力。
 作为这片水域的监管力量——上海海事局将如何确保水上交通安全有序,以良好、安全的水上交通环境实现“平安世博”呢?
 上海海事局按照风险等级的不同对上海港水域由高到低划分成四个功能区:南浦大桥至川杨河口下游100米之间是“核心管制区”;“核心管制区”的上游至关港、下游至轮渡其秦线是“周边控制区”;“周边控制区”的上游至闸港、下游至吴淞口是“外围防范区”;“外围防范区”上、下游的海港水域是“预控区”。在世博海事基地,设有水上世博管控的“最高首府”——核心管制区水域的现场指挥中心。根据功能区划的不同,分别设定6条警戒线和8条报告线,要求进入各个区域的船舶除了通过电子平台预报计划动态外,抵达相关报告线后还必须向相关海事机构报告船舶实际动态,目的就是通过逐层报告进行逐级管控,从而构筑现场管控的分级防线。举例来说,当船舶抵达相关报告线后必须报告,符合规定即放行,不符规定且不服从管控指挥的船舶,海事巡逻艇就在相邻的警戒线对其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为配合世博园区的活动安排,世博会期间,核心管制区水域将实施三级管控,其中一级管控级别最高,主要为世博会开闭幕式、重要活动日设定。一级管控即“真空状态”,除执行保卫任务的海事、公安巡逻艇和经核准的世博专用应急反应船舶外,禁止其他船舶驶入和停泊;二级管控级别中等,除了未安装AIS的船舶、各类渔船、游览船及私家游艇、危险品运输船舶、大型船舶、拖轮船队禁止通航外,其他船舶允许通航,其中一、二级管控日期预计约20多天。三级管控级别最低,但历时最长且难度最高,因为放宽了通航条件的限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黄浦江这条黄金水道航运可能产生的影响,三级管控是一种常态管理,时间最长,也给管控工作提高了难度。
 为确保水上安保方案的实施,上海海事局制定了详尽的应急预案(共5大类13个子预案38个级别),定点布置了相关的执法力量及应急力量以随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海事科技确保水上畅通
 那么,上海海事局又是如何想方设法用科技手段来做好世博水上交通管控工作的呢?
 中国古代传说二郎神杨戬有三只眼,上海海事也有“三只眼”。
 第一只眼是电视监控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在上海港共设有36个固定式CCTV站点,129个摄像头,平均2公里即有一个摄像头,它实现了上海港包括世博园区及重点水域和码头的电子监控全覆盖。此系统引进了高清摄像头和夜视摄像头,高清摄像头像素高达1600万,让整个视频明显清晰。夜视摄像头采用热成像摄像头技术,解决了夜间监控盲点的问题。通过白、昼图像对照,该技术真正实现了视频监控的“无盲点、全天候”。
 第二只眼是全球眼系统。全球眼系统是CCTV系统必要的辅助信息采集手段,它是由移动摄像头和显示终端组成,全上海港水域共有37个移动视频监控点,其中核心区域有8个,这些监控点就设在巡逻艇上。“利用3G技术将移动视频信号同步传回指挥中心,使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将巡逻艇到达水域的现场情况尽收眼底。为了进一步提高世博会期间视频的传输速度和质量,该系统还引入准4G技术。”上海海事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最厉害的第三只眼当属GIS系统。上海海事局通过高科技、智能化手段,专门研发了用于世博会期间的水上交通安全保障和指挥系统,即“世博水上安保指挥系统(GIS)”,通过船舶语音、视频、数字等信息的一体化,实现对世博核心水域的无缝覆盖与监控。该系统有机整合了AIS、CCTV以及船舶管理系统,“假如将电视监控系统看作是固定眼,将全球眼系统看作是移动眼,那么GIS系统无疑是海事监管的智能眼。”这位负责人介绍说。
 有了“千里眼”,当然不能没有“顺风耳”。在指挥中心的控制台上分别配备了固定电话、VHF甚高频、800兆集群电话和自动语音系统等设备。在世博期间,海事对外与船方联络使用的是甚高频VHF,甚高频多数是用作电台及电视台广播,同时又是航空和航海的沟通频道。和高频(HF)不同的是,电离层通常不会反射VHF的信号,该通信技术能降低噪音和抑制干扰,确保了通信联络的畅通。对内使用的是800兆集群电话联络,它在上海特奥会、北京奥运会等重大赛事中树立了品牌,也将为上海世博会提供重要的通信保障。此外,在世博期间为更好地服务行政相对人,开通了海事自动语音系统 “4001112395”,全国的船民都可拔打这样一个电话号码,从而为船民了解世博相关通航信息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通道。
 除了上述科技系统和信息设备外,还有船舶动态管理信息系统、GPRS、海事业务管理系统、三维监控系统等等许多“宝贝”,海事科技为世博会顺利进行插上了信息化翅膀,将营造一个良好和安全的水上交通环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