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金融保障

2010-4-27 6:3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写在前面的话 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如何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维护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加快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摆在全省各地各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河南农信社是我省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进一步推动农信社改革发展,有效促进信贷结构与经济结构协同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农信社在支持“三农”、服务全局,保持我省跨越式发展态势中的金融保障作用。就加快推动农信社改革发展,促进全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等问题,省农信联社主任张建刚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下称“记”):农信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全省农信社在立足“三农”、服务全局,尤其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做了哪些工作,发挥了哪些作用,效果如何?
  张建刚(下称“张”):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考验中,全省农信社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战略部署,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总体要求,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8113”信贷行动计划,深入推进“企业服务年”活动,为全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全省农信社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按照“三个有利于”原则,促进信贷有效投放持续增加。一是按照有利于促进农民分工分业的原则,服务农民增收致富。信阳农信社推出“及时雨”小额信用贷款、“地球人”劳务贷款、“大手笔”青年创业贷款等“十大信贷品牌”,重点支持本地茶叶、板栗、优质小杂果、花木、经济林等优势农产品规模发展及品种改良,培育固始鸡、华英鸭、南湾鱼等名优特产品的开发和规模养殖。光山县农信社立足转移富余劳动力,重点支持劳务经济发展,使该县每年有超过10万人的充绒大军,奔赴全国2000多个大、中、小城市,从事羽绒服定做,年创纯利8亿元以上。新县农信社积极支持涉外劳务,帮助1.3万名农民工走出国门,遍布韩国、日本、新加坡、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西华农信社紧紧围绕“农民外出包地、特色种养殖、的哥、搓背和胡辣汤”五大产业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许昌农信社结合本地农业特点,重点培育了鄢陵县的花木和棉短绒、禹州市的中药材、长葛市的蜂产品加工、许昌县的豆制品加工、襄城县的禽业饲养等名优产品。焦作农信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林果、畜禽饲养、四大怀药、蔬菜、食用菌、瓜果、农机服务等特色高效经济作物向组织化、专业化生产发展。二是按照有利于促进农村适度规模经营的原则,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截至2009年年末,全省农信社涉农贷款余额1695亿元,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贷款391亿元。周口农信社与大用集团开展“公司+标准化养殖小区+农户+投资担保公司”的农户贷款模式,支持大用邦杰公司建设日屠宰量30万只肉鸡加工生产线,投放养殖小区建设资金2.46亿元,支持农户400户、养殖小区20个,带动当地畜禽饲养及加工产业快速发展。三门峡农信社大力支持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产品保鲜、储藏、冷链物流等服务业,推动了果品业、畜牧业、食用菌、烟叶、蔬菜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内乡农信社支持河南牧原养殖有限公司从22头猪养起,17年间创造出全国乃至全球9项第一。目前该公司拥有现代化大型养猪场19个、饲料加工厂5个,已形成年出栏种猪10万头、瘦肉型商品猪50万头的生产规模,总资产达5亿元。唐河农信社依托本地“黄牛”饲养加工资源,累计投放信贷资金9.8亿元,支持全县发展各类畜产品交易市场46个,建成了各类规模饲养场1750个,成立产业协会160个,催生加工企业42个,培育5.5万多名各类经纪人,被确定为国家肉牛标准化项目示范县,全县农民现金收入来自畜牧产业的比重达到40%。该县肉牛产业集团开发出的50多个品种的“群发”牌五香牛肉及“全牛宴”系列产品荣获国际农产品博览会金奖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安阳、新乡、商丘、驻马店等农信社重点支持粮食核心区建设以及面粉、油料加工企业发展,持续推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巩固。郑州农信社重点扶持毛庄蔬菜交易中心、陈寨花卉交易中心、郑州农产品配送中心等20多个省内外知名的大型市场或流通组织,促使农业产业化的经济效益综合提高。三是按照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倾力支持骨干企业和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全省农信社实施优质信贷项目库建设,加大对县域优质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截至2009年年末,优质信贷项目入库数达到4248个,其中新增优质信贷项目入库数3491个,涉及农产品加工、建筑业、服务业、化工业、制造业等行业。通过信贷扶持,帮助一批企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渡过难关。济源农信社投放贷款近十亿元,重点支持豫光金铅、济源钢铁、豫港焦化等省级重点企业以及煤炭高压、矿用电器、中原重型锻压、贝迪地能等40家市级“百家重点企业”。平顶山农信社支持天瑞集团跨行业、跨地区、多种经营,带动本地相关采矿业、运输业、包装业、餐饮业协调发展。洛阳农信社通过社团贷款的方式组织资金近五亿元对新安电力、嵩声电缆和伊川电力进行重点支持。截至2009年年末,全省农信社支持的中小企业已达7万余户,贷款余额达900多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县域经济发展。
  2009年,全省农信社新增贷款达510亿元,余额达2511亿元,同比多增230亿元,是近年来贷款新增额及增幅较大的年份之一,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城镇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省经济发展目标起到了积极作用。
  记:省委书记卢展工就围绕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专题研讨班上提出的“八个加快”的任务和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四个大力”的要求,提出要从六个方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如何发挥信贷杠杆作用,促进河南经济和河南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张:加快河南经济和河南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我省基本省情和所处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粮食怎么保”难题的根本途径。
  农信社在大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上,要转变就“农业”说“农业”,以及“小三农”的观念,按照服务产业导向原则、市场化原则、盈利性原则、分散经营与适度规模相结合的原则,扎实做好金融服务。坚持“有保有控”,合理把握信贷投放的速度、节奏与规模,确保有效投放、均衡投放。
  在信贷投放上,注意把握这样几种关系。一是稳定粮食生产与农民增收的关系。要以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鼓励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鼓励规模种植、养殖,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鼓励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巩固传统农业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坚持在传统产业中寻求特色,在规模经营中发展现代农业。要积极支持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三是协调农村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必须立足于县域全局,为统筹城乡全面发展一二三产业提供信贷支持。既要积极支持农民进城,促进符合条件的农民融入城市文明,又要积极支持在乡农民开展多种经营。四是引导农业自身投入与加强社会投入的关系。农业做强做大,必须把依靠农民的自我积累和依赖社会资本投资“三农”结合起来,创新运作模式,促进农业朝着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记:您刚才提到了统筹城乡发展。具体到农信社而言,如何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这一要求做好下步的信贷工作?
  张: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农村经济发展呈现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然而,农村金融发展整体上明显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突出表现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手段、营销策略、体制机制还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农村金融的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快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市场资金供需平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
  去年我们已经下发了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意见,指导全省农信社进一步优化信贷投向,调整发展方式,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体到今年,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工作思路,继续转变发展方式,把握信贷投放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增强服务功能,支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年计划贷款净增510亿元,余额达到3000亿元,进一步加大涉农贷款投放,确保涉农贷款投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确保涉农贷款增量和在各项贷款中的比重高于上年。
  在信贷支农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快调整信贷结构,支持农民增收致富。重点支持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特别是寻求与良种培育、优良技术研发等部门的合作,把信贷支持与市场筹资结合起来,开展商业化运作,加速农业技术推广。重点支持规模养殖,特别是支持千头以上生猪规模饲养、万只以上蛋鸡规模饲养、十万只以上肉鸡规模饲养以及奶牛规模饲养。重点支持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组织带动的、集中连片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种养殖专业村建设。支持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建设和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第二,大力支持食品、纺织、油脂、皮毛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强做大,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沿海、国外开放,引进技术、品牌,引进先进运作模式和经营理念。第三,大力支持县域二三产业,增加农民就业。重点支持县域骨干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县域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支持有利于农民分工分业,增加收入的仓储、物流、餐饮、旅游、服务等项目建设。广泛开展与职业技术学校、专业技术培训机构的合作,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就业。积极支持需求旺盛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有市场的城镇商业设施开发。第四,创新支农产品和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创新担保方式,鼓励公务员信用担保,加强与担保公司、信用协会等的合作,推广活体抵押担保,鼓励土地、林权、水面养殖等承包权抵押。大力支持农村物流配送、连锁超市、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建设,支持商贸企业向农村延伸项目建设,支持农民建房、购买汽车和家电等消费信贷需求,支持农民兴办农家店。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环境建设,简化贷款手续,降低贷款门槛,提高服务效率。第五,加强合作,促进支农长效机制建设。加强与农业、林业、畜牧、农机、科技、中小企业以及涉农大中专院校等的合作,搭建合作平台,建立合作机制,探索资金、技术、项目对接新模式,促进长期稳定合作。积极参与并加快推进建立由政银企科技共同参与的经常性的项目推介、论证咨询、跟踪监测制度。
  记:省政府2010年工作报告中前后两次提到“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发展,以县域为单位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加快农村金融体制创新,着力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请您介绍一下全省农信社改革进展情况及改革后对服务“三农”的影响。
  张:河南农信社作为全国第二批深化改革试点从2004年正式实施改革。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农信社深化改革工作稳步推进。2005年年初成立了省农信联社,截至2009年年末,全省农信社实现了以县(市、区)为单位统一法人经营管理体制。2008年以来,全省农信社以股份制改革为目标,加快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步伐。目前,全省在新郑、固始、伊川、新县、罗山、许昌魏都区、三门峡湖滨区等已改制组建7家农商行(农合行)。济源、商丘华商、平顶山卫东区3家农商行即将开业。在银监会审批的农商行还有4家。今年列入改制计划的有15家。在稳定县级农信联社法人地位的基础上,我们还在商丘、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等地试验对城区农信社先整合、后改制的方式,以增强改制后新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同时,选择1家农业占比高、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当地农信社整体资产质量不高但干部职工改革意识强、人文环境优良、农信社班子驾驭能力强的市,进行组建市农信社股份有限公司改革试点,探索一条虽暂时达不到组建银行类机构条件,但不消极等待、不放弃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子。
  深化农信社改革,使农信社更好地明晰了产权,强化了约束,增强了服务功能,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支农主力军作用更加凸显。目前,全省农信社涉农贷款余额在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总额中的占比持续保持在90%以上,去年末达到97%。农信社不论如何改革,服务“三农”的宗旨和社会责任不会变。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信社改革步伐,提高基础管理水平,提升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