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冷链物流要从三个方面落实

2010-4-25 9:0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快行线 (北京)食品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培军
    城市食品物流高效配送的首要目的,就是保证食品安全,同时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较少尾气排放。而振兴城市食品冷链物流配送,要从政府、协会和企业三个方面落实。
    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干预,是决定城市食品物流配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很多人认为制冷是冷链物流配送最大的成本,其实在配送过程中冷藏车制冷与不制冷的成本差距并不大,真正造成食品冷链物流配送高成本的因素是政策。比如说,很多城市不让冷藏车白天进主城区,配货商不得不把一辆冷藏车的货物分在多辆其他车(如金杯车)上来配送。虽然限制了一辆冷藏车进城,却变成了其他车辆进城,反而使城市交通更加拥挤,更造成了食品安全隐患。
    奥运期间的很多政策,保证了食品物流配送的高效运行。奥运期间,国家抽调了快行线9辆冷藏车,负责奥运的食用冰和医用冰的配送任务。抽走了这么多车,我们非常担心会影响客户的服务。而没想到的是,很多政策却使快行线用26辆冷藏车更好地完成了原来35辆冷藏车的配送任务。因为奥运期间,政府要求城市配送“以夜运为主,昼运为辅”,这就要求超市延长收货时间和收货标准——不堵车,不排队,配送非常顺畅。
    但奥运之后,很多政策不能实施了,城市食品物流配送的效率又低下来了。更为关键的是,国家颁布了关于城市食品冷链物流配送的法规条例,却不能够很好地执行。2006年,国家商务部发布了《超市生鲜食品操作规范》,要求凡是给超市配送速冻食品的车辆,必须是冷藏车。2008年北京发布的《北京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明确规定所有运送有温度要求的食品,必须使用冷藏车,如违反规定,要罚款1000~10000元。但是,现在超市常温收货的现象比比皆是,政府却没有很好地监管手段和措施。
    从协会层面来说,应该更好地发挥建议和引导功能。协会的力量很大,可以对政策的制定提出一定的建议,同时为企业做引导工作。说得再宽泛一点,协会应该负有监督和引导的功能,告诉企业应该怎么做,应该怎样把行业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什么样的模式能够降低物流成本。目前,冷链标准分技术委员会成立了,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也正在审批过程中,希望这两个组织今后能够为行业提供更多的经验,更好地整合行业资源,以促进冷链物流行业更好地发展。
    企业层面来说,要自律和创新。企业既是冷链物流行业的从业者,又是行业的消费者,改善冷链物流行业的任务也因此更加艰巨。从目前状况来看,“冷”是成功的,但“链”是失败的。
    目前,我国的制冷设备、制冷剂、物流设备与发达国家没什么差距。而“链”的失败,大多是由于企业的因素造成的。比如说冷库,我国的保有量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小,但这种缺失不能简单用“缺”字来形容,而是一种功能性的缺失——因为建造初期没有规划好,不能满足现在物流公司的需求,造成大量冷库的闲置。快行线现在拥有1.8万吨自建冷库,但自建冷库也是迫于无奈,“想租冷库,但是找不到适合冷链物流配送的大型冷库”。
    此外,冷链配送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人为的冷链断裂因素,包括收货标准问题、人员操作问题等。尤其是人员操作,现在很多物流企业的配送人员,都不具备冷链物流配送的基本素质。
    因此,我给北京市政府提出三条建议,希望能够更好的发展城市食品冷链物流配送。一是夜配为主,昼运为辅;二是完善终端收货标准,因为整个供应链的模式是末端主导前端,商超主导供应商和物流商,商超标准提高了,物流公司自然就改善配送质量了;三是共同配送,现在交通问题很严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货运政策导致配送集约化程度太低。如果一个连锁企业有12个分店,每个分店有12个供应商,供应商都自己去配送,那么他的配送线路是12乘以12。而如果采用共同配送,12个供应商把货物送到一个物流中心,一个物流中心再把货物送到12个门店,就是12加12。采用共同配送模式,可以大大提高物流的配送效率,节省社会资源,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好地保证食品安全。(范云兵整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