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国际贸易摩擦形势严峻贸易顺差规模仍会较大

2010-4-25 7:4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国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有关负责人4月18日在广交会上表示,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国际贸易摩擦形势异常严峻。规则博弈、制度竞争、公共选择、汇率之辩将成为今年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特征。但是,4月1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2009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今年中国国际收支总规模增速可能快于国内经济增长,国际收支顺差规模仍会较大。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处长程永如在第107届广交会上介绍说,今年仅第一季度,就共有10个国家对中国发起19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调查,直接涉及中国出口金额12亿美元。而回顾2009年,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116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直接涉及出口金额126亿美元。
    程永如说:“去年中国GDP占全球8%,出口占全球9.6%,而遭受的反倾销占全球40%左右,反补贴占全球75%,外贸产业受国际摩擦冲击的严重程度可见一斑。”
    对于今年贸易摩擦应对形势,程永如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出现“再工业化”、“产业回归”思潮,进口替代与出口促进结合的新重商主义盛行,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中国的出口贸易环境不容乐观。同时,消费者信心的波动,刺激政策的潜在退出,将使国际市场充满不确定性。
    对此,他认为,应对贸易摩擦需要中国政府、企业、产业组织的密切合作,需要国内外的良性互动。政府仍然需要坚持攻防兼备的方针,增强贸易政策导向,广大企业也要了解大势,增强全球视野,并采取差异化策略,在竞争与合作中不断提高议价能力。通过各方通力合作,打造兼具价格和非价格因素的中国产品核心竞争力。
    4月1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2009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为297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2%;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448亿美元,较上年上升6.64倍。据悉,此前未修订数据则为,2009年经常项目顺差为2841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91亿美元。
    外汇局表示,今年还将推进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完善异常跨境资金流动监管,提高外汇管理政策透明度。进一步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机制,努力实现外汇储备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
    外汇局表示,我国异常跨境资金流动特征与新兴经济体的“热钱”并不相同,存在四方面特点:一是主要通过合法合规的渠道流动。由于我国对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仍有一定管制,异常跨境资金往往通过经常项目、直接投资、银行自营和个人等非管制渠道流动,而不会通过证券投资、外债等短期资本项目实现;二是大部分以长期投资方式存续。在我国经济长期高增长的前景下,人民币汇差、利差存在长期的套利空间,异常跨境资金一般不会快进快出,而是更加注重长远收益;三是许多套利资金的操作主体是境内机构。例如,国内商业银行通过调回境外资产发放国内外汇贷款,获取国内更高的利息收益;四是一些资金流入发挥了支持企业发展的作用。目前我国投融资体制有待完善,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融资较难,部分资金需要通过体制外民间融资(包括境外融资)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投融资体制的不足,但需要规范和引导。 (王攀吴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