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锦港精神铸就新辉煌

2010-4-20 9:0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数字、速度演绎裂变书写神奇。
  看看从2003年至2009年7年来的数据,你不能不对锦港人心服口服折服佩服:
  ——码头泊位由10个增加到19个;
  ——港口通过能力由1500万吨增加到近5000万吨;
  ——航道由5万吨级提升到10万吨级,2011年将疏浚到15万吨级;
  ——陆域面积由3.7平方公里增加到7.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由1.6平方公里增加到3.4平方公里,西部海域已围成面积7平方公里;
  ——总资产已经达到了51.6亿,与2003年相比增长155%之多;
  ——货物吞吐量由当年的1400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5200多万吨,一跃进入中国现代化大港行列;
  ——共创造利润8.2亿元,上缴税金6.1亿元,并连续五年实现利、税双过亿;
  ——劳动生产率、盈利能力在国内港口居于前列。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锦州港已成为中国港口企业中发展最快的港口之一,成为东北西部和内蒙东部地区物流集散中心,成为北煤南运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成为中国最大的内贸散粮中转港,成为最具开放度、最有吸引力、最佳投资价值的港口。
  4月里艳阳高照的一天,记者来到锦州港,感受领略探寻富有传奇、神话般色彩的锦州港。
  为什么从2003年到现在,短短7年多时间,锦州港的变化翻天覆地,锦州港的发展日新月异,锦州港的跨越一飞冲天?
  在海浪拍岸的货轮前,在岸桥林立的集装箱堆场,在热火朝天的西部海域开发现场,在一个个气势恢宏的码头前,在与总裁与部门经理与一线员工的对话中,在一桩桩一件件感人的“事迹”中,在一个个“故事”里,记者“淘到了宝”,解开了谜底,找到了答案。
  这就是锦港人创新、激情、梦想、干劲的因果回报,这就是锦港人拼搏、执著、勇气、进取的最好说明,这就是锦港人咬定“亿吨大港,能源先行,产业互动,港城共荣”发展战略不放松劲头的生动演绎,这就是“险而不惧,难而不退,锲而不舍,折而不回”的科学加拼命的锦港精神的真实体现,这就是“勇于牺牲、敢为人先”的锦州精神的诠释和升华。

  睿智的船长和搏浪的水手

  如果把锦港比作一条大船,那么刘钧就是这条大船的船长。这几年,刘钧和他经营团队里的“大副二副”们带领全体“水手”劈波斩浪,一路高歌。
  2003年,时年43岁的刘钧成为锦港的新总裁。为了锦港,刘钧倾心尽力,倾注了全部心血。
  多少个不眠之夜,刘钧灯下谋划锦港的发展和未来;多少次,他南下北上,开辟市场,寻找货源;多少回煤炭堆场前,他的身影与员工难分彼此;为了解装卸工放假人手不足之急,刘钧连续3天扛起化肥袋,当起装卸工;为了为锦州招商引资,他六去上海,几次虚脱在飞机上……
  风风火火,风尘仆仆。
  穿与员工一样的蓝色工作服,在食堂吃与员工一样的饭菜,也与众多的球迷一样是NBA的拥趸。
  生产营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运作、内部管理他“站得高看得远”,员工的“一枝一叶”他更关情。
  这几年,刘钧和他的经营班子凭借出类拔萃的不俗业绩,赢得了股东的信任,赢得了各级领导的首肯,赢得了同行的尊崇,更赢得了员工的爱戴。
  睿智超前拼命的经营团队带出了一支过硬能干的员工队伍。
  在锦港,不论是技术人员,还是普通职工,个个顶楞。
  对此,刘钧深有感触:我的部属,干啥啥行,而且人才济济,土专家、土工程师比比皆是。“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我能行!”这样的话语对锦港人来说,司空见惯,家常便饭。
  “没问题!”港埠公司流动机械部员工杨伟腿上有病,但当一些棘手的紧急故障需要这位老将出马时,他脱口而出总是这三个字,而且手到病除。
  “保证完成任务!”子夜时分,忙碌了一整天的港埠公司流动机械部员工黄振斌和邢旺,在接到车辆出现故障需马上驰援的电话时,出语铿锵,干得麻利。
  “我能行!”轮舶公司彭力伟不信邪,从3个坏马达入手精心维修,颠覆了进口配件必须由老外修的不成文惯例。
  刘景利,锦州港技术设备部经理。这个从技术员干起的“点子大王”从2006年至今,先后参与技术改造30项,仅2008年他就带领员工进行设备改造9项,为企业节约成本累计达300多万元。用废旧铲车改造的“清扫王”在锦港大显身手,原来10个人一天干的活,现在半天就解决了。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而且每年节省的费用就过百万。
  没有豪言,没有壮语,平平常常,普普通通,锦港人的爱岗敬业可见一斑。
  今年元月,最低气温降到零下20℃,可在锦州港的前沿码头,涌动着特别能战斗的锦港人的身影。
  零下20℃的低温对港埠公司船舶作业部的作业指导员来说无疑是个严峻考验。船舶作业指导员每天的工作位置是甲板、舱口、码头,全部在室外工作。1月4日,风雪交加。在204B停靠着一艘“道恩”精矿船。不到半小时,作业指导员李振生接听电话的声音就明显发抖了,可他仍一直坚持了4个多小时,直到该舱作业结束。就这样,20天里,他们平均每天接船7.2艘次,单班最高作业23条船。
  1月2日至5日,筒仓公司的员工们不畏严寒、坚守岗位。杂作业队长姜勇先坚持在生产一线指挥抢卸粮车,安质员始终在现场检查车辆,技术部、维修部每天安排专人日夜坚守,管理员带领理货员在现场理货,巡检员认真检查每一台设备。3天共抢卸汽运、火运粮食4万多吨。
  说真话,办实事,走正道,做好人。刘钧始终以这12字准则要求员工。锦港员工也时时处处是这么做的。
  周桂林、郭永明、刘景利等典型就是锦港人爱岗敬业、一心朴实工作的典范和缩影。
  在锦港,人人“顶楞”,事事争先。
  在锦港,上上下下都“乐呵”,都“欢气”。
  在锦港,和气,和谐,和衷共济,蔚然成风。

  “助力锦州发展,锦港人义不容辞”

  在锦港的“亿吨大港,能源先行,产业互动,港城共荣”16字基本原则中,港城共荣赫然位列其中。
   锦港人的锦州情结溢于言表。
  “为锦州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出力使劲,锦港人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刘钧旗帜鲜明。
  “锦州港港字前面是锦州,港口发展要依托腹地经济、区域经济、临港经济发展而发展。锦州港必须融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去,承担责任和义务,当先锋打头阵做表率当龙头。”刘钧认识深刻。
  锦港人身体力行,且“行”得到家到位。
  一桩桩,一件件。25万吨油码头,西部海域开发,吸引中电投、华润、大唐等国字号“大腕”来锦投资。而元成玉米、东方集装箱落户锦州更是成为锦州港招商引资的佳话和典范。多年来,锦州港一直视振兴锦州经济为己任,为招商引资提供优势竞争力,成为海岸锦州建设的强大助推器。如今,锦州港已成为梧桐树,依港形成了地区煤炭物流中心、油品经销中心、粮食销售仓储中心和集装箱物流中心,拉动地区经济作用日渐明显。锦州港作为锦州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战略资源,在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建设海岸锦州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仅2003年至2009年7年间,锦州港共创造利润8.2亿元,上缴税金6.1亿元。港口的发展,对我市GDP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扩大就业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为锦州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市相关部门提供的信息:锦州港货物吞吐量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总产出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4和0.964,表明港口货物吞吐量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总产出之间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锦州港货物吞吐量每增加1万吨,则全市的增加值增加0.103亿元,总产出增加0.269亿元。2009年,锦州港向大连港集团定向增发A股股票,吸纳资金近20亿元,这在我市的招商引资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锦港做大做强之后,时刻不忘回馈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仅2003年至2009年7年间,锦港累计捐赠金额约500万元,衣物达13000余件。这就是不图名不图利的锦港人。

  现代管理与人文关怀相得益彰

  “在锦港,用不着我具体管人管事,一切都用制度用规章说话。”刘钧这样说。
  但同时,刘钧让“以人为本”在锦港变得实实在在,变得让员工看得见摸得着。
  在锦港,现代管理与人文关怀相得益彰。
  在锦港,制度越来越“硬”:已经实现了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幅度适度化、生产指令单一化、设施设备专业化、资源整合社会化、经济效应最大化。
  在锦港,人文关怀越来越“软”:前后同动、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分外浓厚;不让老实人吃亏在锦港不是一句空话。那些品德好、作风正、素质高、有激情、能干事的年轻人得到了提拔重用。
  2009年,锦港内部管理工作以规范、创新、民生为基调,努力使各管理制度更规范,使各个工作环节更顺畅,使各项成本费用再降低,着手质量管理体系升级换版工作,使锦港质量管理体系更符合实际,更具有适用性、指导性和操作性;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创造和谐用人环境,进一步规范薪酬管理等。随着锦州港港口规模快速发展,从2009年第四季度至2010年,锦港将分阶段建立和完善公司管理体系。积极探索“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以及风险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等先进的思想和理念,从而在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增加锦州港品牌价值,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上再上台阶。 
  我们算是掉“福堆”了。农民工发自肺腑。在锦港,有农民工公寓,农民工享受免费住宿服务、免费洗衣服务,免费洗浴,免费坐通勤车。在锦港,农民工吃饭还有补贴。有专为农民工开办的图书阅览室、电视房,棋类、球类活动中心。
  近年来,锦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推进“民生工程”。仅2009年公司共投入资金约800万元,对关系到员工切身利益的生产生活条件进行改善。投入120万元新购两辆通勤车,同时投入60万元为现有通勤车进行安装空调的改造,为员工创造舒适乘车环境;投入5万元对筒仓现场办的房屋进行扩建,并解决了房屋的上下水问题和保暖问题;投入40万元改造前沿餐厅,为一线员工创造舒适就餐环境;投入6万元新建输油公司维修间;投入30万元建设流机和运输车辆停车场;投入300万元新建一座煤场库区生活综合楼;投入12万元,对公司文体设施进行了改善。
  员工切身体会到了什么叫以人为本,体验到了当家人对职工的那份爱那片情。
  如今的锦港,“同心、同力、同向”,“心齐、劲足、气顺”。

  梦牵亿吨大港

  早日建成亿吨大港,这是锦港人的梦想锦港人的企盼。
  为圆这个梦,锦港人矢志不渝,拼搏奋斗。  “超前规划,提前建设”。几年来,锦港投入20多亿元进行港口建设。
  向亿吨大港发起冲锋,锦港人“号角声声马蹄疾”。
  西部海域开发、航道浚深、209B、210B两个集装箱泊位……锦州港港口建设快马加鞭热火朝天好戏连台。
  今年,锦港总投资将达到20亿元,其中:续建新建14亿元,合资合作6亿元。进行以集装箱二期209B、210B泊位、15万吨级航道和西部海域开发工程为重点的3大类12个项目的建设,成为锦港历史上投入最大的一年。
  在锦州港西部海域,与中电投、华润等大型电力企业合作紧锣密鼓。2007年6月11日,“酣睡”的西部海域被锦港人奋进的脚步“惊醒”。假以时日,这个“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地将巍然屹立起我国北方又一个重要的吞吐煤炭“黑金”的泊位群,锦州港亿吨大港蓝图将最终在这里绘就。截至目前,锦州港西部海域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放眼望去,约7平方公里的围堰极其壮观。
  建港24年来,15万吨级以上的船舶在锦州港只能“望洋兴叹”。缘何?“水浅养不了大鱼”,深度不够。“水浅”成了锦港人的心病。“砸锅卖铁也要挖地三尺”。锦港人下定决心。2010年3月4日,锦州港15万吨级航道工程签约。从不足5万吨级的航道到5万吨级航道再到10万吨级航道,锦港船舶进出港能力实现了“三级跳”。待2011年底工程竣工后,锦州港进港航道将长达31公里,宽220米,水深-17.9米。15万吨级船舶“巨无霸”可在锦州港“闲庭信步”。 
  2009年10月15日,锦州港粮食现代物流项目一期续建工程开工,10月23日,中储粮北方物流有限公司锦州港新建仓容项目钢筋混凝土立筒仓建设紧随其后。随着筒仓“花开两朵”,锦州港将形成庞大的筒仓群落,仓容能力达35万吨,年可中转粮食500万吨。
  从0到2000万吨,锦港人用了18年时间。从2000万吨到5000万吨,锦港人用了不足5年。从5000万吨到亿吨,用几年?人们更多的是期盼。人们相信锦港人定会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
  “豁出我这100多斤,再干他几年,建成亿吨大港。到那时,我就梦想成真,无怨无悔啦。”
  说这话时,刘钧眼里噙着泪花,脸上写满自信。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