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灰“吹”来了什么警示?

2010-4-20 8:5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4月17日,在冰岛一处农场,农夫索拉林・奥拉夫松试图安抚他的马匹免受夹杂火山灰的乌云惊扰。冰岛南部火山日前再次喷发所产生的大量火山烟尘严重影响了欧洲地区的空中交通,导致多个国家机场关闭,大量航班被取消。新华社/路透 
  近几天,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上一座规模算不上“壮观”的火山喷发,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火山喷发在有“冰火之国”之称的冰岛并不罕见,此次火山喷发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出人意料的是,由于气流和天气原因,此次喷发后飘散的火山灰变成飞机“发动机杀手”,致使欧洲空中交通瘫痪了数日,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
  火山喷发的规模不大,引发的连锁反应却是不小。如何将此类突发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值得人们深思。
  未雨绸缪、建立早期预测预警机制,是应对火山灰灾害的首要措施。火山喷发的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是公认的,但火山灰的流向和规模完全可以预测和预警。人们看到,此次火山喷发后,早期预测和预警机制发挥了一定作用,避免了可能的航空事故。媒体报道称,冰岛官方当天中午就将火山灰飘向欧洲大陆的预测及时通知英国气象局,英国气象局火山灰咨询中心15分钟内就通过超级计算机算出火山灰流向模型,并及早向各航空公司发出预警,从而避免了民航班机“顶灰”飞行的风险。
  及时应对、科学安排替代性运输工具,有利于缓解因火山灰危机引发的航空“梗阻”。此次火山灰灾害让西欧几乎所有的机场关闭,成千上万旅客滞留机场,航空业每天的损失高达2亿美元。此外,空中交通的停摆严重影响欧洲对外贸易,而欧洲40%的外贸商品依靠空运,各国政府和物流业有些措手不及。今后在如何及时疏散旅客,科学调度铁路、公路以及其他替代性运输工具方面仍有待探索和总结经验。
古语说:“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火山灰灾害拓展了人们对火山喷发的认识,各种形式的思考评估有利于提高人们应对类似危机的能力。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日前指示3名高级官员“全面评估火山灰引发的状况对经济、特别是对航空业地影响”;欧盟27国交通部长将举行紧急视频会议,讨论应对措施,防止尚未从金融危机阴影中走出的欧洲经济“马失前蹄”;欧洲工业界、物流业和旅游业也在思考。 
  当然,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铁路和公路运输业乃至城市出租车在此次火山灰危机中受益匪浅,成为新的增长点。欧洲各大火车站出现少有的人潮,“欧洲之星”新增订票超过30%以上。
  火山灰的蔓延和扩散跨越国界,这呼唤更多的国际协调与合作。火山灰灾害爆发后,欧洲各国的气象部门、航空界和政府积极合作,展开种种测试,及时交流信息。人们注意到,2004年印尼海啸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建立了全球海啸预警机制。此后无论海地地震还是智利地震,成功的海啸预警挽救了众多生命和财产,避免了更大的灾难。可以预料,此次冰岛火山灰灾害,会让各国认识到火山灰全球和区域预警的重要性,火山灰预警机制有可能常态化。
  冰岛飘出的火山灰还没有“尘埃落定”,但人类如何应对类似事件的探索和思考,应该永不停息。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