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港出海、扩大开放 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2010-4-20 4:5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江苏发展要围绕‘六个着力推进’,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这为做好新形势下江苏工作指明了方向。” 淮安市委书记刘永忠告诉记者:“当前,就淮安而言,深入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必须立足实际,壮大优势,以特取胜,坚决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新的‘淮海战役’。” 
  刘永忠介绍说,淮安是一座历史古城、文化名城、生态水城、工业新城。近年来,淮安市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把淮安建成苏北重要中心城市这一发展定位,加快推进“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发展大流通、繁荣大文化、开发大旅游”五大建设,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GDP、人均GDP和财政总收入3项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特别是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标志淮安已进入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外向化互动并进的发展阶段。 
  “把淮安建成一个受人尊敬、令人向住的美丽富庶之地一直是全市540万人民努力的目标和共同的期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淮安要壮大现有产业和资源优势,努力构建具有淮安特色的产业体系。”刘永忠说,淮安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既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又有丰富的资源优势。经过多年发展,淮安已拥有各类工业企业1万多家,其中列统企业1630家,特钢、电子信息、盐化工新材料、机械、纺织、烟草食品、建材、新医药和新能源九大产业初具规模;地下蕴藏着岩盐、芒硝、凹凸棒土、石油、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我们将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方略不动摇,按照主导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高新化、优势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形成具有淮安特色的工业经济体系。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机械、纺织、烟草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一批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示范企业,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品,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围绕培植大产业目标,发展壮大盐化工新材料、IT、特钢三大千亿元主导产业,着重在提升产业层次和综合竞争力上下功夫,加快推进产业规模化发展。全力实施“542”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加快培育新材料、新能源、软件、现代物流、新医药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我们正在围绕发展盐化工新材料、凹土新材料,着力打造中国“新盐都”和“凹土产业研发基地”;大力发展核电、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以及天然气发电,加快推进盱眙核电和省国信集团燃气发电项目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将淮安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同时,坚持把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作为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现代商务商贸、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把淮安建成苏北地区重要的商贸商务中心、区域物流中心和全国重要旅游城市。 
  刘永忠指出:“当前对淮安发展来讲,一个重大机遇就是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淮安要壮大区位优势,抢抓用好沿海开发机遇,加快借港出海、扩大开放步伐。”“按照国际惯例,距海50公里以内为临海,100公里内称近海,统称沿海。淮安虽然不临海,但是距离连云港、盐城、南通三个沿海城市都很近,特别是距离连云港不足100公里。因此,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不仅是三个沿海城市的发展机遇,也是淮安发展的重大机遇,必将为淮安在更大空间、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利条件。我们将紧抓沿海开放这个重大战略机遇,用足用好省里出台的加快沿海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依托沿海,借港出海,扩大开放,引进更多地国际国内高端资源,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刘永忠说,淮安借港出海、扩大开放,主要是借助三个港:一是借连云港港,实现由“运河经济”向“海河经济”跨越。统筹规划淮安与连云港之间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重点加快建设盐河航道整治工程,开工建设宿淮铁路淮安段,加快完成连淮铁路项目前期工作,规划建设淮连一级公路,同时积极制定与上海、南通、盐城等沿海城市在铁路、高铁等方面的对接远景规划。二是借上海之“港”,在更高平台上参与国内外经济分工与合作。主动融入上海,全面接轨上海,充分利用上海世博会的机遇,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大力推动我市与上海在信息产业、盐化工、钢铁、现代物流、商贸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汲取资源要素,借梯登高,借“港”出海,加快发展步伐。三是借各类高端资源之“港”,借助外力形成“井喷”效应推动跨越发展。既借助连云港港、上海“港”等有形之港,又把一切信息、技术、人才、资本等发展资源的集中地都作为淮安走向世界要借的“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既注重资金、设备、项目的引进,又注重技术、人才、市场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与合作,通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集聚各种资源要素推动淮安跨越发展。 
  刘永忠告诉记者,近年来,淮安不断加大对台招商引资力度,壮大台资企业向淮安集聚优势,着力打造“南有昆山、北有淮安”台资集聚新高地,引进了一大批世界知名台资企业,有世界500强之一台湾鸿海集团投资22亿美元的富士康科技城,有世界IT行业100强之一台湾明基集团投资5亿美元的达方电子,还有台玻集团、旺旺食品等一大批知名台企投资淮安。目前,在淮台资企业达300多家,“一花引来百花开”的效应正在逐步显现,这为台资企业来淮投资加速形成产业集群和块状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去年,淮安还成功引进了台湾农民创业园,成为推动淮安现代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孵化园区。淮安将充分利用这一良好基础,全力主攻对台招商,坚持市县区联动、一二三产并举,积极吸引技术密集型、资源加工型台资企业落户我市,引进与淮安现有台资企业和优势产业相配套的项目,鼓励和引导在淮台资企业增资扩产、做大做强,争取终端产品制造、研发基地向淮安迁移,努力在利用台资上实现新的更大突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