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开放高地”渐崛起 重庆出口贸易显现巨大潜力

2010-4-20 4:2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年春节刚过,国内最“年轻”的综合保税区——外向型经济的关键性平台在重庆西永挂牌成立。   2006年以来,鉴于部分获批的加工贸易类保税区运行惨淡,中央政府几乎不再新批保税区。而西永综合保税区从申请到获批不过半年,且规模空前。西永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达到空前的10.3平方公里,远远超过此前设立的最大也不过三五平方公里的8个综合保税区。
  对此,外界多纳闷重庆“神通”何在。黄奇帆一语道破“玄机”:“重庆是先引来了’金凤凰’,然后量体筑’巢’。中央正是看到重庆出口加工贸易已显现出巨大的潜力,才格外厚爱。”
  这只“金凤凰”,就是引发重庆产业格局巨变的笔记本电脑项目。
  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沐华平说,到“十二五”末,重庆笔记本电脑产能可达8000万台,跃居亚洲最大的电脑制造基地,这个庞大的产业集群将产生超过5000亿元的销售值,并为重庆带来年均近1000亿美元的进出口额,一举改变重庆外贸依存度偏低,长期在百分之十几徘徊的尴尬局面。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外经所所长张燕生认为,重庆的实践为内陆地区如何对外开放,闯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那就是抢占新兴产业的未来市场,创新外向型经济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内陆开放”后,薄熙来于2008年7月的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指出,要力争用5年时间,将重庆建成我国内陆开放高地。
  重庆市社科院研究员李勇介绍,重庆正逐步形成以保税区、另类金融中心、全国性要素市场为主的大开放、大开发平台。
  目前,重庆已经拥有了内陆地区首个保税港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全国规划面积最大的综合保税区——西永综合保税区;建成了我国首家农村土地交易市场——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以及农畜产品交易所、药品交易所等;正在加紧建设包括各种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托公司、私募基金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等在内的“另类金融中心”。
  重庆还在大跨步“走出去”。去年9月,重庆组建了注册资本金达30亿元的对外经贸集团,这家集进出口贸易、对外工程承包、项目投资为一体的“巨轮”,已经成为重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综合平台,并先后促成重庆钢铁(601005,股吧)集团收购澳大利亚矿山,重庆粮油集团收购巴西土地等。
  强势打造,收获效果。去年,重庆实际利用外资40亿美元,同比增长45%,累计引进154家世界500强企业,引进外资总量位于中西部各省区市之首。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