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港口功能服务东北经济

2010-4-16 1:0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年3月,世界现代航运史上编制发布的首份国际航运中心指数——“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指数”在上海浦东新区发布。我国有10个港口进入全球前50强,大连港排名第18位。在入围的中国港口中,大连港仅次于香港、上海、天津,位列第四。 
  “这项竞争力评价指数客观公正地反映了全球港口现状,并引导了航运中心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对大连港正在进行的以提升功能为主的港口战略调整给予了肯定”。大连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邢良忠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邢良忠说,这项评价指标透露了“国际第四代港口”这样一个概念,与之相对应的指标是航运能级、航运服务和航运生态。这些全新的指标概念,与一代和二代港口有着本质区别。近年来,大连港正在进行着较大规模的战略调整,调整的基本思路,正是按照第四代港口的发展模式,全面提升港口功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的需要。
  长期以来,社会对港口的评价体系局限于吞吐量和集装箱量。这种观念导致了对港口的认知一直停留在第一代即中转港口这一层面,许多港口也将提升吞吐量作为港口的工作重点,严重影响了港口的战略发展方向。当今时代,国际间的港口竞争,早已上升到功能竞争这一层面,第四代港口的概念由此产生。
  作为物流链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港口功能的延伸应该是面向陆、海的延伸,满足客户对及时准确、无货差无损耗和低成本的综合要求,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物流链。为进一步满足客户对低交易成本的需求,未来港口所提供的服务不能局限于物流服务,还要提高港口综合功能,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融合在一起,为客户提供多种功能服务。在提升港口功能方面,大连港做了许多努力。比如,已在东北地区投资建设内地集装箱集疏运网络,打造和完善环渤海内支线等等,提升港口功能。大连港在这方面的投入已大大超过了提高吞吐量的投入。此次评价用“航运中心竞争力”作为指标考核,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对港口和航运中心的传统评价模式,更重要的是这个新的指标体系明确了港口建设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发展方向,明确了第四代港口所应具有的基本功能。
  邢良忠说,要清醒地认识到此次公布的指数评价不仅是对港口的评价,更是对城市的评价。航运中心是对城市功能的定位。这次评价指标中大连能够榜上有名,城市所提供的贡献要比港口提供的贡献大。我们应该看到港口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应当承担的责任。要用城市功能来提高港口功能,最终达到港口与城市共同发展。
  邢良忠由衷地说:“此次评价也使大连港看到了自身的差距”。评价指标中透露了航运能级、航运服务和航运生态等标准。其中航运能级应包括吞吐量和港口对物流资源的整合能力。目前大连港正在对辽宁沿海港口进行整合。将来要将实体组合港和虚拟组合港相结合,实现以大连港为中心,周边港口功能的最佳配置。同时要使这种合作不仅体现在同一腹地港口间,还要体现在不同腹地港口间,体现在与国外友好港口间的合作。这种合作体现了港口对资源整合的能力,而要实现这样的能力,大连港还有很大差距;航运生态提到的“低碳智网”,是把港口建设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对港口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低碳”与“智网”有机结合才是最完美的航运中心。
  邢良忠最后表示,作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港口,大连港能否承担起这一重任,未来三五年港口战略的实施是关键。大连港地处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就是要将自身发展与老工业基地发展融为一体,以航运中心建设来支撑和服务老工业基地建设。大连港选择了与以往不同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确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更符合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对航运中心和港口的发展需要。我们相信,当大连港作为第四代国际大港初具规模之时,必将是东北地区全面振兴之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