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并购偏爱能源矿产

2010-4-14 7:4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吉利以18亿美元的“彩礼”成功迎娶了沃尔沃公司,为这场中国最大的海外收购案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持着超过2.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国可用的资金似乎取之不尽、耗之不竭,促使中国企业寻求在海外收购资产的中国公司数量急剧增长。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面对近几十年来最为恶劣的全球商业环境,2009年中国经济实体依然以298宗的历史记录创下了跨境并购数量的新高。
    近日,在《经济学人》举行的“勇闯新天地:纵观中国的海外并购”论坛上,业内人士一致认为,缺少沟通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障碍,若想取得更多的海外并购,有必要调整思路,下调收购股权;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最大挑战仍然是缺乏管理技能。
青睐亚洲后院偏爱能源矿产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始终波澜不惊,直到2005年并购额才首次突破了100亿美元的大关。自此以后,中国明显加快了海外并购的步伐,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海外并购交易总额估计达到730亿美元,其中包括最终收购方为中国企业的所有并购交易。有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企业的并购额下降至426亿美元,但这是因为中国联通收购中国网通的香港业务,令2008年的并购额大幅度增加。
    中国迄今为止达成的并购交易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呢?《经济学人》对2004年至2009年11月进行研究,对已完成的172宗金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并购案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近半数的海外并购交易旨在满足国内对能源和自然资源持续增长的需求;其次是开拓新的海外市场、获得技术以及谋求潜在的资本收益。
    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更多地将收购目标锁定在作为其后院的亚洲,中国香港的金融服务业成为其收购重点。在亚洲以外的国家中,澳大利亚最受中国企业青睐,共达成35宗并购交易,占总量的18%(含取消的交易);其次是美国,中国企业完成并购交易16宗,占总数的8%。在并购金额方面,大部分中国投资流向澳大利亚,总计达到280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五分之一,而且并购交易 (含失败的收购)绝大多数集中在金属和采矿业(占总数的69%)。中国企业的十大并购目的地中,七个为发达国家,吸纳了交易总额中81%的资金;另有14%则流向哈萨克斯坦、南非和俄罗斯。
缺乏沟通有钱也买不到企业
    然而,中国企业的全球扩张依然危机四伏,步步暗藏陷阱。
    西方国家的投资审核机构,包括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以及加拿大和德国的相应监管机构都会对任何敏感的入境外国投资进行审查,无论其来自哪个国家。不过,与其他国家例如英国或法国的投资相比,对于来自中国的投资进行的审查确实更为详细彻底。外国对与中国政府有关联的企业条件反射般产生的不信任,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兼并收购组负责人徐翌成认为,外国普遍对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缺乏了解。在澳大利亚等国家参与并购的人士将这种不了解归咎于中国缺乏透明度和外国民众的无知。
    比如说,2009年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买入Lynas多数股权的计划。该项收购未获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批准,其表面理由是中国已经拥有了全球超过90%的稀土资源。然而据知情者透露,澳洲民众对中国投资本国资源的高度敏感,也是导致交易失败的背后原因之一。“失败的案例至少说明,中国企业在同外国政府官员以及民众的沟通方面做得远远不够,他们应当对其交易背后的经济逻辑做出解释,并证明驱动这些交易的是市场因素而非地缘政治因素。”徐翌成说。
海外投资软实力也很关键
    不过,中国公司对海外并购准备不充分。
    经济学人的调查显示:82%的中国高管认为,缺乏境外投资经验管理是中国公司海外收购面临的最大挑战;有39%的受访者表示已经在既定的地理市场中选定了感兴趣的并购目标公司。多数中国公司抵抗不住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诱人海外并购机会,未对并购目标进行认真研究,从而增加了并购风险。
    徐翌成对此解释道,海外并购要用实力说话,这里的实力是全方位的,包括财力、人才、经验、制度、文化等等,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样重要。目前主要的国际并购都是由大的跨国公司完成,对于中国,国有企业相对民营企业的实力更为突出。但同时,徐弈成认为,民营企业在经济中是最有活力的,一旦看到机会,他们就不会错过。
    3月28日,中国民营企业最大的海外汽车收购案即是例证。但徐翌成及多位专家均表示,吉利挑战大于机遇。现在中国是吉利的主要市场,吉利对沃尔沃的并购要从两条战线入手,一是要让沃尔沃在中国的份额提上去,与吉利协同,二是要发展沃尔沃在国外市场。徐翌成认为,2年内是否扭亏为赢很关键,很多成本是刚性的。埃森哲大中华区战略咨询部经理肯尼迪女士则认为人是最关键的因素,要尽快确定负责人,另外相关利益方应迅速统一行动,避免承担过多的运营风险。针对中国公司海外并购败多成少的现状,高伟绅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何思砥建议应从多方面做好充分准备。首先要提前展开在法律和监管领域的调查,中国公司往往低估了包括工会、养老金、反垄断、知识产权等等在美国和欧洲的重要性;随后,需要对他国的经济、政治形势进行全面了解。凡涉及国家安全或较敏感的资产,都要预先沟通、审查,对他国法律的了解也非常重要。其次,中国企业可以考虑少数股权而非全面并购,可以通过设立合资企业或建立联盟来完成交易,这样可以避免引起公众和监管者的不安。
    何思砥建议,加强对团队成员语言技能、文化背景、并购经验的培训非常重要。谈判小组和未来的管理团队要具有良好的语言和文化技能,而且有专业顾问,作以专门指导。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