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的模式切换
2010-4-14 6:4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直销社区:美丽的蓝图,无言的结局
关于农产品销售上的创新,笔者曾经采访过多种模式,其中印象特别深的是一种“社区农业”模式。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模式如今已基本停止试点。
这种模式由郊区一家企业创意,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扶持,主要概念就是:由市区居民直接点菜,郊区产地在6小时内送到社区,它使买菜变得“比订牛奶还要新鲜、贴心”,同时也解决了几百家郊区农民合作社的销售难题。这种新兴配送模式,绕过了进场费较高的超市、大卖场,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关注和期待。
分析起来,该模式有不少创新点。这家企业曾在静安区玉佛城小区试点一段时间,企业每过一段时间在社区设摊销售,并发放宣传资料和点菜单,之后接受居民订菜。一些居民发现,送上门的蔬菜格外新鲜,青菜、芹菜等都是水灵灵的,且还“随身”携带了《农残检测报告》,安全可靠。据了解,这些农产品虽然来自100多家合作社,但都被纳入了标准化生产模式,全程监控农产品品质,最后还经过规范化的分拣、包装,并打出统一品牌。该模式由于取消了中间流通环节,不必进入收费门槛较高的大卖场,因而可以把利润“让”给农民和市民:在采购农产品时,给予合作社的价格至少要高于市场批发价10%,新鲜、体面的农产品送到社区后,售价却比超市低10%―15%左右。
在该模式大张旗鼓推进阶段,市区曾有近百家大型社区签约准备加入其配送网络。但很快,操作中的种种具体难题出现,该模式原本规划好的美好蓝图便没了下文。
最先浮出水面的,是社区的进场费问题。在与众多社区洽谈入驻事宜时,大多数的小区物业公司表示每天都要收取三五百元进场费。这让探索者一筹莫展:每个小区一天能有上千元销售额就算不错了,利润不会超过300元,还要用来支付物流、人力等各项开支,如果物业公司每天都要“砍”去三五百元,那么他们只能一直亏本下去。
还有一些深层次因素。相关知情人士表示,首先是居民的购买习惯跟不上,许多人还是习惯在菜场里挑挑拣拣,尝了新鲜后就放弃了点菜;其次,居民会产生许多个性化需求,而农产品和产地在品种和季节上同时还有许多不确定性,衔接环节一时无法做到供需完全匹配;第三,这种模式强调新鲜、直送,对物流时效的要求非常高,由于配送量难以达到一定规模,仅物流配送网络的成本压力和操作难度,就足以压垮这一模式。
几重探索:尝试过之后,才知有多难
还有一些知名企业,也作过类似的创新探索。但目前看来,其中不少模式都通过实践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作一些修改,或者寻找其他出路。
光明食品集团旗下的都市菜园,曾经打造了一种安插在菜场里的“品牌直销专卖店”。这种方式更为大胆,直接面对菜场里的小商小贩,以品牌农产品来与散装廉价蔬菜竞争。它倚仗的,是星辉蔬菜的几万亩自有基地和光明集团旗下的10多个品牌500多种优质产品。据了解,星辉早就建立起全国第一个蔬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它原来只做蔬菜出口,专门把高品质的无公害蔬菜输送到日本等国,近年开始做起了内销;专卖店引入的品牌,有“中国名牌农产品”海丰大米,还有光明乳制品、爱森冷却肉、冠生园蜂制品、小白领鸽等。专卖店里虽然都是品牌产品,走的却是“平价”路线,比如无土栽培豆苗每500克仅比一般摊位贵了1元,青菜每500克也只贵了两三角。
最初,都市菜园提出的目标是,未来三年内打造300到500家专卖店,之后最高峰时也确实开出了150家店。但很快,有关负责人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门店几乎都不盈利。笔者最近了解到,专卖店的数量精选调整到了80家左右,且退居到了都市菜园营销农产品的多种途径之一,如今的都市菜园,还将产品打入到了超市卖场,同时开拓食堂餐饮、电子商务、团购礼品等销售渠道。
品牌直销专卖店最大的难点,就是与低端的菜场“面对面”竞争。这样一来,专卖店实在没什么优势,因为去菜场购物的人群对品牌认可度并不高,而是更习惯挑挑拣拣的买菜方式,对“低价”要求高。低价竞争,必然带来品牌专卖店的长期亏本。当然,如今都市菜园已进行了抢救,由直营全部转为承包经营,消灭了所有亏损门店。但是,品牌直销专卖店的局限性,仍然难以扭转。
对于眼下越来越红火的宅配送模式,许多业内人士也表示不乐观。虽然许多年轻人表示,只要打电话或上网预订,“宅配送”服务品牌就可以送菜上门,不仅确保产品安全和新鲜,还能结合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进行营养指导,这样既省时又贴心,何乐而不为?即使菜价贵一点,也可以接受。但对于宅配企业来说,由于人们接受度要逐渐培育,目前市场规模还相对较小,所以他们的物流成本压力普遍较大。如本市大型农产品网上订购平台“菜管家”,目前几乎每送一单都是亏本,只有达到每天上千份的规模才能保本。
被看好模式:还需经受实践的考验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宅配送”模式引入之初,大家都以为这是国外的成功经验,但在国外生活过较长时间的人们会发现,其实国外的宅配送服务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繁荣,人们最习惯和最喜欢的还是去附近超市选购农副产品。在日本,一个地区主要有一两个大型批发市场,若干个生鲜超市合理分布在大小居民区附近,人们买菜只能去生鲜超市。
在上海,新出现的大卖场“店中店”,似乎承担了日本生鲜超市的职能。比如“都市菜园”和“城市超市”,经过探索实践后,不约而同地把最主要精力放到了“进驻大卖场”上,直接在大卖场中开出专柜打自己的品牌。对他们来说,大卖场的人流量非常大,只要有好的产品就不愁“客源”问题。这种“店中店”模式,与原来的“成为大卖场供货商”并不是同一概念,而是一种博弈之后的选择。
设立“店中店”,不再把产品直接“卖断”给大卖场,而由农业品牌直接进行终端经营。他们必须支付销售额10%的扣率,但有了自己的定价权,可以实现优质优价,而不必按照大卖场惯例进行低价竞争;同时,“店中店”自主权增加,可以根据季节变化有什么卖什么,保证产品更新鲜,品种更丰富,对市民也更有吸引力。如此,农业企业一方面可以借助超市的超高人气带动销量,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品牌效应获得更大的利润。对于大卖场来说,“店中店”也当然比“零费率”更有吸引力,这样不仅可通过生鲜产品拉升人气,还有了销售额10%的扣率,且不再由自己承担较高损耗。
被看好的,还有“田头超市”这种新型模式。目前,浦东新区和奉贤区都已推出了一大批“田头超市”,吸引市民直接到特色农产品基地去现场采购,这样既新鲜又能确保正宗,而农民又省去了运输、仓储、进卖场等环节,可以大幅降低成本,让利于消费者。去年一年,奉贤区就建成16家“田头超市”,销售农产品1亿多元;而长江隧桥开通后崇明地产农产品“卖空”的案例,也说明了地产市场的潜力之大。
但浦东新区农产品产销联合会秘书长张敬明表示,“田头超市”要想获得长足发展,首先要与特色农产品基地结合起来,让市民有渴望要购买当地某一种正宗农产品,比如8424西瓜、南汇水蜜桃等;其次还要注意与市区超市有不同,它是有季节性的,需要跟着特色产品的成熟期走;另外,“田头超市”并不是孤立的,而要依托便捷的交通网络、休闲旅游的腹地,周边得有景点、停车场、饭店等配套。一般来说,产地休闲旅游蓬勃兴起,才可能带来“田头超市”的较高人气。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