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两地将加强跨境交通合作

2010-4-13 12:4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4月7日,广东省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简称《协议》),跨界基础设施被摆在合作领域的首位,粤港两地交通领域合作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快粤港跨境交通建设,全力推进深圳东部过境高速公路、广深沿江高速公路、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等项目的建设,并力争到2014年实现粤港交通跨境“一卡通”。 
  加快建设跨界高速公路    
  《协议》提出,加快跨境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促进区域人员、货物、信息、资金等要素往来流通便利,形成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国际航空枢纽、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构建现代流通经济圈。    
  根据《协议》,粤港两地将加快建设跨界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及配套工程,形成“无缝衔接”、换乘便利的陆路网。其中,跨界高速公路包括港珠澳大桥、深圳东部过境高速公路、广深沿江高速公路等项目。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港珠澳大桥是京港澳国家高速公路南端横跨珠江口两岸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中桥隧主体工程总长约35.578公里(其中香港界内5.976公里),预计2016年年底建成通车。深圳东部过境高速公路是深圳市干线公路网规划“七横十三纵”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预计将于今年动工建设,2013年建成通车。广深沿江高速公路位于珠江口东岸,路线全长约89.48公里。目前全线已动工建设,其中广州黄埔至东莞虎门威远段2010年建成,东莞威远至长安段力争2011年建成,深圳段2012年建成。 
  建设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    
  在航运方面,《协议》提出:建设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支持和鼓励粤港企业在开辟粤港跨境客、货运水路航线(包括邮轮航线)方面加强合作,促进兼具旅游、客货运输、邮轮运输等功能的水路运输网的形成。    
  截至2009年年底,广东省共有港澳跨境运输船舶1470艘,184万载重吨,平均吨位1250吨;已开通东莞虎门、深圳蛇口、深圳福永、中山、珠海等口岸至香港国际机场的水路客运快线,实现粤港两地“海空联运”,为世界各地的旅客来往粤港两地提供安全、快捷、高效、优质的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旅客出行和商务往来。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鼓励粤港澳港航企业做精做强,开辟更多水路客运、货运航线,促进兼具旅游、客货运输、邮轮运输等功能的水路运输服务。今年广东将积极开展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等港口与香港邮轮的挂港合作,促进粤港邮轮航线的发展。 
  粤港港口优势互补   
   在港口方面,《协议》提出:形成以香港为国际航运中心,深圳港、广州港为枢纽港,其他港口为支线港和喂给港的大珠三角港口群;完善大珠三角港口群功能,形成优势互补的港口体系。    
  据悉,在港口合作发展方面,粤港双方早已迈出坚实的步伐。自2002年4月1日起我国取消港口公用码头的中方控股要求后,包括和记黄埔在内的港资港航企业积极投资广东省的码头建设。港资的注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广东港口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而且还带来了先进的集装箱码头管理理念、方法和管理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码头的运作效率,提升了港口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当前,广东依托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了以深圳港、广州港为集装箱干线港,珠海港、虎门港、惠州港、江门港等为集装箱支线港,其他港口为喂给港的分层次港口发展格局。 
  推动粤港交通智能卡互认互通    
  《协议》提出:推动交通、物流等跨境“一卡通”,推进香港“八达通”卡与广东交通卡互通使用,纳入珠江三角洲交通“一卡通”规划加以推动。    
  目前,推进香港“八达通”卡与广东交通卡互通使用已经纳入广东省“公交一卡通”的有关方案。该方案的中远期(2012年至2014年)目标是,有步骤地将一卡通技术推广到全省各市,应用于公交、地铁、出租车和城际轨道交通、道路客运及轮渡等所有公共交通工具,并扩展到路桥通行费缴纳以及便利店、超市、停车场等公共服务领域,最终实现粤港澳地区交通智能卡的互认及结算。    
  据悉,深圳市近期重点研究与香港实现互联互通,率先在2012年至2014年实现深港两地的互联互通。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