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两大航运组织合并意味着什么

2010-4-12 3:1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张华义
    近日,欧洲班轮事务协会(ELAA)与世界海运理事会(WSC)发布消息,世界上最大的两大航运组织于7月1日正式合并。
    记者了解到,ELAA成立于2003年,该协会成立之前,欧洲的航运与班轮业最大的民间组织是远东船公会(FEFC),属于欧洲工业革命时留下的产物。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FEFC越来越跟不上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步伐,后期还开始垄断市场与价格,因而受到付货人与竞争对手的猛烈抨击。在这种情况下,欧盟下属的竞争局(DGComp)为了制定一套在欧盟内的公平竞争原则,开始拿饱受诟病的FEFC开刀,与此同时还制定出一套新的竞争政策与原则,并限时限期要求欧洲班轮航商执行和遵守。在政府、航运公司、付货人等各方的“围攻”之下,最终FEFC宣布解散,从而诞生了E-LAA这个更适合现代航运发展的组织。WSC则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内,原来仅是班轮公司总裁们一个聚会和议论的松散型组织。随着该组织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后来占全球90%以上海贸集箱运量的29家班轮航商都加入了该组织,并开始通过“圆桌会议”的讨论方式,来关注海上安全、建立全球航运业环境标准等航运事务。
    中投顾问流通行业研究员黎雪荣告诉本报记者,一直以来,ELAA在航运业界是享有盛誉的,不过由于它的一些行为常常只考虑到船公司的利益,而损害到了它方利益,从而引发相关方面的不满。比如:ELAA一直希望船公司之间积极地交换市场数据和讯息,营造最新的班轮市场制度,改善彼此的经营环境。但它的这一举动仅对船公司有利,因此遭到欧洲付货人委员会(ESC)的强烈反对,认为这种行为是有意控制市场发展,进而榨压付货人权益,ESC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向欧盟委员会寻求协助加以阻止。再加上欧盟DGComp这支政府之手不断制定一些“苛刻”的制度,令该协会成员中的许多船公司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为了表示对欧盟DGComp的抗议,日本的三大航运巨头在过去1年半内陆续退出了协会。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航运业界开始期盼关闭ELAA,而此时WSC跳出来表示很乐意兼并该组织,各方通过在台北的一次会议讨论,最终作出合并两组织的决定。“总体来说,ELAA同WSC的合并,偷着乐的只有WSC。因为ELAA拥有庞大数据信息库,这些数据是帮助该会设立和定期公布欧洲贸易信息的。而WSC虽具有一定影响力作用,但没有充分的数据信息资料,也缺乏实际的研究能力。”业内人士指出,“不过合并后,WSC一下子成为全球航运组织的‘龙头老大’,往后的WSC将不仅仅是个虚拟议事论坛,由于拥有第一手航运数据信息,它还可以展开实际课题研究。”
    那么,这两大组织合并对我国航运业有哪些影响呢?黎雪荣研究员向记者介绍,这两个组织对我国航运企业的经营具有一定的影响力。ELAA主要编制并发布一些运量与运价方面的数据。这些数据都是由其成员船公司以保密的方式提供的。它目前的会员几乎包含所有行走欧洲航线的二十多家班轮公司,当中包括我国的中海集运、中远集运、东方海外、长荣海运等。同时,我国许多的大型班轮航商也是WSC的成员。一直以来ELAA对我国航运企业的欧亚航线起到的作用最大,特别是在运价与服务条件方面。“两大组织的合并是否能起到1+1大于2的效果,虽然尚存在不少质疑,但同样也存在一定的机遇,或许会给我国航运业带来积极的影响,通过这一机遇进一步提高我国航运业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我国航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黎雪荣说:“尽管目前中国已经是集装箱港口吞吐量世界第一大国、集装箱海运量世界第一大国、集装箱制造量世界第一大国,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国际标准是由中国领衔制定的。在我国积极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大环境下,提高我国在航运标准等方面的话语权势在必行。上海浦东国际金融航运双中心研究中心发布了‘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指数(GSCI)’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推出的一个表征全球航运市场景气度的综合指数——上海航运指数,其意图同样是通过自己的指数逐步增强我国航运界在全球航运市场的话语权。下一步,我国航运企业应该转变经营观念,充分利用现有国际航运组织的同时,加强国内航运企业的强强联合,在做大做强企业本身的同时,为我国航运业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