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能否击碎供应链魔咒?

2010-4-12 3:0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曹亚慧
    在产业链时代的市场竞争中,谁控制了流通,就占据了产业主导;谁控制了供应链,谁就控制了全产业。中国豆业已经 “沦陷”,国外粮种公司基本上掌控了中国豆业主权。 《中国经济周刊》调查显示,中国豆业最大的也是最后的 “堡垒”黑龙江省已被进口转基因大豆 “攻陷”。
    从大豆命运,我们看到了中国农业的一个缩影。中国的农业是脆弱的,更多的人开始担心中国的粮食会不会重蹈中国大豆产业 “沦陷”的命运?虽然,在2007年我国出台了《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但至今相关粮食流通和粮食物流的深化落实政策尚不清晰。政策的滞后,也让外资粮食流通巨头得以混水杀入。危机已经在整个中国农业蔓延。
    这不是危言耸听。粮食供给关系国家兴亡。聚焦世界粮食格局,粮食流通是中国狙击外资掌控中国粮食市场的最关键一环。如今, “四大粮商”的触角已经从大豆供应链伸向中国农作物生产链的各个环节。由于外资的进入,目前我国整个粮食流通格局也在变化中潜伏着危机。怎样杜绝外资进一步控制粮食产业并扼住中国粮食流通的脉搏?
    随着粮食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如何建立连接产区与销区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粮食物流体系,对于国家有效调控粮食市场、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有关专家表示,目前,我国现有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水平低下,直接导致产销衔接不畅,运输成本增加,无法保证重点企业粮食的运输,给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市场价格都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首先要发起对国内大豆产业的拯救。从种植、贸易、加工、信息、科研、物流甚至资本市场等多方面入手扶持国内大豆产业,减少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多管齐下让国产大豆从国际粮商控制的阴影中 “突围”。在科研上加大投入,攻克转基因技术的专利壁垒,利用资本市场来夺取大豆的定价权。
    此外,也要对粮食产业加强监控,把国内中粮集团、中储粮这类粮食贸易加工企业重点培育起来,以对国际粮商形成抗衡之势,在打响大豆贸易 “反击战”的同时组建水稻、小麦等粮食战争 “预备役”。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