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台移动式岸基船用供电系统落户上海港

2010-4-12 2:5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张华义
    近日,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港集团)、武汉港迪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港迪集团)、上海海事大学等联合研制的移动式岸基船用供电系统在上海外高桥二期集装箱码头投入试运行。这是世界上第一套能够为停泊在码头不同泊位的大型集装箱班轮提供移动式岸基电源的装备。从此以后,这些大型船舶到达上海港后即可关闭船上的柴油发电机,由岸上提供电源。这种既节能又环保的供电系统,为上海港打造“绿色港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标志着我国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取得实质性进展。
    上海港是当今世界货物吞吐量最大的国际港口,随着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步伐的加快,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各国船舶停靠上海港。据了解,目前平均每天停靠上海港的大型船舶就有169艘,小船更是不计其数,这些船舶在为我国航运及经济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的同时,也为上海港带来了高排放、高污染的现状。并且,这种情况越发严重,而这与上海港打造“绿色港口”是背道而驰的。据参与此项目研发的主要成员港迪集团生产政策研究室刘维斌主任介绍,港口城市由于停靠船舶燃烧重油(或柴油)产生的废气排放比其他城市平均多25%,上海港目前每天由于靠港大型船舶带来的有害物质排放达93.3吨、废气排放3.1万吨(含二氧化碳2499吨)。同时,船舶柴油机产生的过剩电能又不能储存,能源浪费极大。
    针对船舶靠港产生的有害物质和二氧化碳对港口所在地空气质量和气候产生的严重影响,世界各国港口纷纷寻求解决方案,但成效甚微。目前仅有美国洛杉矶港和长滩港采用了趸船式的供电装置,给少量集装箱班轮供电;瑞典哥德堡港和加拿大温哥华港采用了码头固定式的供电装置,给邮轮和滚装船供电。这些技术方案显然很难适用于日益繁忙的上海港的需要。
    科学发展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上海港在节能减排方面必须走创新之路,为此,上港集团在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联合港迪集团、上海海事大学、中海集团等单位开展了岸基船用供电系统的研究,针对中国港口电压和频率与船舶不相适应的状况,研发了大功率变频变压供电装置;针对中国码头泊位利用率高、停泊位置变化大的状况,把供电装置放入了标准的集装箱,移动便捷,实用性强;针对港口潮差变化,研发了专用柔性电缆卷筒。
    刘维斌主任告诉本报记者,移动式岸基船用变频变压电源装备研制与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其生态效益备受国际国内环境组织、政府部门关注。记者了解到,根据目前测算,成果若推广应用至上海港所有到港的大型船舶,每年将减少有害物质排放3.38万吨、减少废气1000多万吨(二氧化碳91.24万吨),节约36.6万吨标准煤,社会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据刘主任介绍,相关项目前期研制工作2008年已经开始,2009年1月开始进入科研攻关关键阶段,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最终圆满完成了整套项目的研制工作,相关技术标准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据了解,该项目是继上海港集装箱龙门吊“油改电”后推出的又一项节能减排关键装备,首套装备投入试运行后,上海港将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创新技术,寻找港口与船公司的合作模式,寻找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争取更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3月22日试行现场,停泊在外高桥二期码头的中海集运“新福州轮”一改往日的模样,关闭了柴油发电机,用上了岸电,不仅杜绝了黑烟,而且降低了船上的噪音,得到了船员的一致好评。据相关人士介绍,试运行当天天气状况并没预测中的好,但运行效果却超过了设计要求。
    移动式岸基船用供电系统的应用是一场港口行业减少船舶污染排放、节能环保技术的革命。这意味着上海港在积极贯彻国家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道路上迈出了扎实的一步。“在‘低碳’成为未来生活的主题之时,相信我国的港口会越来越“低碳”,更相信我们的大自然会变得更加美丽动人,希望我们的相关政府部门、港口、船公司等联手把此项技术进行更大规模的推广。”刘主任激动地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