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羊城 收交通拥堵费应提上议事日程

2010-3-9 11:1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广州“堵城”之忧,与日俱增。今日,华南理工大学将举办“大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问题分析与对策国际研讨会”,邀请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香港以及国内的10名交通领域专家,为广州治堵“把脉问诊”,开出良方。    
  昨日,与会专家实地考察了中山大道BRT系统,并走访了广州市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和广州市智能交通管理指挥中心。 
  一早出门,专家们乘坐的大巴就在环市路遭遇了早高峰的“例牌”拥堵。“广州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BRT总体感觉很不错,但市区的交通的确还很塞。”在实地体验后,专家们有了切身的体会。    
  “广州是时候探讨收取交通拥堵费的问题了。”对于治堵高招,多位专家均提出,除了最大限度拓宽道路资源外,广州可以借鉴国外先行城市的经验和教训,再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收取交通拥堵费作出可行性的探讨。据悉,这个问题将成为今天研讨会的重要主题。    
  专家实地考察大巴被堵路上   
   昨天,前来参加“大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问题分析与对策国际研讨会”专家们,提前对广州的交通现状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昨日上午9时许,专家乘坐的大巴从东方宾馆出发,前往天河南二路的广州市交通信息指挥中心。谁知大巴进入环市路东行后没多久,过了电视台路段即遭遇了“例牌”的拥堵。    
  正值早高峰交通繁忙时段,环市路上车龙首尾相接,但有心急的车主见缝插针,不时在车龙中左穿右插,导致交通秩序更为混乱。来自英国的交通专家Hassett先生看到这个场面有点意外,他说,在伦敦车主们都会遵守道路交通规则,这种乱穿插现象不会出现。如果所有驾驶员都能自觉,相信广州的交通会有更大的好转。    
  据记者观察,昨日大巴沿环市路走走停停,平均时速无法超过10公里。过了天河立交进入天河路后交通才有好转。从电视台至动物园南门路段平时大约10分钟的车程,昨日考察团的大巴走了20来分钟。       
  进BRT站台体验普遍印象良好    
  在走访了广州市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后,专家们乘车进入中山大道BRT通道,抵达岗顶站后进入站台亲身体验。在听完工作人员的介绍后,专家们饶有兴趣地拿起相机,对着进站的BRT车辆一阵猛拍。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多位专家对BRT普遍印象良好。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交通专家李·穆尼克在岗顶站走完一趟后说:“广州BRT挺好,美国也需要BRT。”他认为,BRT不应该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专利,发达国家也要引进BRT,尽管美国有着发达的铁路线网和强大的运载能力,但毕竟无法实现城市内的短途对接。    
  华南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与物流技术研究所所长徐建闽教授表示,广州的首条BRT线路选在中山大道上,这条线路的容量已经非常饱和。“可以说,这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繁忙的BRT线路。就像一个人能挑100斤,结果让他挑了150斤甚至更多,其实这个容量已经相当于地铁的容量。”    
  CharlesKomanoff先生是一个能源经济学家和政策分析家。尽管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他对广州的印象非常深刻。“感觉广州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城市,但的确比较塞车,很多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路上。”CharlesKomanoff先生称,交通拥堵是很多大城市的通病,关键是如何寻找一种创新的解决方式。       
  专家认为有必要探讨收拥堵费    
  “越来越多的小汽车进入家庭,广州的交通堵塞严重,尽管交通部门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交通问题仍然很严重。”昨天,徐建闽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州市近几年花重本治堵,但中心城区的拥堵问题依然未能解决。    
  对于交通治理这个系统工程,徐建闽建议,在管理措施上应该“软硬兼施”。除了最大限度地拓宽道路资源外,可以采取限制上牌等措施对汽车总量加以控制,也可以借鉴国外部分先行城市的经验,在一定范围内试行单双号限行、收取交通拥堵费等软性措施解决资源分配问题。    
  据了解,收取交通拥堵费这一治堵手段,目前在国内各大城市中尚无先例。“其实,不少城市已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广州也是时候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了。”来自香港的交通专家施细时博士如是说。据悉,在今天举行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将重点针对“收取城市交通拥堵费”等话题进行探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