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统筹城乡实践 建设现代田园新区

2010-3-9 1:1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书记杨羽 
  市委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是对我市6年多来统筹城乡发展实践的提升和完善。着眼长远,新都区要按照市委的战略部署,建设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着力当前,要紧紧抓住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机遇,积极实施追赶跨越创新发展,丰富发展内涵、瞄准高端产业、夯实发展保障,努力把新都建设成为产业强区、文化名区、宜居新区。
  丰富发展内涵
  致力构建“三种形态”
  新都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历史人文独具特色,经过近年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实力、城乡形态具备城市组团与生态田园良性发展的坚实基础。新都有条件、也应该在成都经济圈尤其是成德绵经济带发挥独特的枢纽作用,积极构建成都经济圈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和现代农业的重要功能区,努力实施产业结构由低端向高端的转变,实现跨越、创新发展。
  致力构建“高端低碳、产业联动”的经济形态。建设知识经济集聚区、创意经济引领区、低碳经济先导区,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和科技研发等高端服务业,大力建设西部机电装备高端制造研发基地,大力建设现代生态高效农业基地。
  致力构建“现代田园、城乡繁荣”的空间形态。以新都“两河两湖两山一带”为生态基础,以重要交通设施通道为发展轴线,组团式构建城镇群,建设特色农村新型社区,构建新型城乡空间形态。
  致力构建“公正和谐、文明幸福”的社会形态。强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和谐新区。
  瞄准高端产业
  规划建设“三大板块”
  通过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打造成德绵产业核心枢纽,努力使新都成为成德绵经济带的高端产业聚集中心,成德绵文化走廊重要板块,新型城乡形态的实践范例。重点规划建设“一城一区一走廊”功能板块。
  建设“北欧知识城”,打造现代服务业高端。以成德快速路及地铁一号线延长线为轴线,以大丰、斑竹园 及新繁为城镇组团核心,加强与欧盟尤其是北欧国家合作,发展知识经济产业,建设现代商务、创意设计和全球家具建材CBD,形成总部经济、现代物流和知识产业聚集中心。
  建设“西部音乐文化走廊”,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高端。以蜀龙路为轴线,以新都城区和198区域为核心,以文化产业为特色,深化历史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创新,发展音乐创作和演艺、文化创意及配套、音乐产业创作总部,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相生的文化旅游,成为西部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
  建设“西部机电装备制造工业区”,打造机电装备制造产业高端。依托物流中心及货运交通体系,以新—青工业连片发展区为核心,大力加强机电装备制造业及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主业高端化、精密化、专业化,推动食品医药及包装、汽车机械电子等特色产业升级,建成成德绵经济带新兴产业基地。
  夯实发展保障
  不断强化“五个坚定不移”
  坚持不懈地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应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将新都建设成为组团式、现代化、生态型的田园新区。
  坚定不移地实施科学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在定位和提升区域功能、构建新型城乡形态、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以现代田园城市为目标完善各项规划,并坚定不移地实施。
  坚定不移地更新理念,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方式,实现集约节约高效发展。以“西部第一、全国一流”为标准,充分挖掘、打造、提升和发挥成本洼地、价值高地的比较优势,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招大引强,扶优扶强,实现龙头项目质量的全面提升。
  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入推进城乡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市场化改革,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加强民主法制,打造提升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发展环境。积极融入和推动区域一体化,做优做强新都承担的成德绵一体化发展功能。
  坚定不移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历史形成的物流通道的作用,以轨道交通为主,优化道路干线和公共交通,打造航空、铁路、公路互换互补交通及物流运输体系,构建西部最大公路物流港和物流集散中心。
  坚定不移地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要求和主导产业、高端产业发展需要,致力于建设高层次高素质的干部和人才队伍。
  狠抓当前任务
  扎实推进“五个着力”
  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大进步,积极推进追赶跨越创新发展,打造产业强区、文化名区、宜居新区。
  着力“夯基础”,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轨道交通突破、公共交通跨越、道路干线优化,加快成绵乐城际铁路建设和地铁1、3号线延伸规划;加快客运枢纽站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多元公交体系,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转换,增加公交班线,拓展公共交通网络。大力推进水、电、气等保障性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上水平”,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一是做优新型工业,强化技术创新。高标准引进和培育主业突出、具备核心带动作用的高端企业。二是做强现代服务业,抢占知识经济产业集聚发展的制高点。加速198项目和新城区文化、商务产业配套项目建设,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和相关产业配套。三是提升现代农业。加快实施“一带两走廊三园区四基地”规划,深化农产品深加工、科学技术、市场、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和一三产业互动机制。
  着力“促和谐”,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研究生态田园城市组团规划,优化调整城镇结构。旧城优化功能,新城加快配套;明确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项目,推动特色鲜明的组团式城镇群形成,加快特色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全力抓好就业、保障、教育、卫生等民生建设,加强平安新都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着力“添动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统筹推进农村四大基础工程,激活城乡资源,激发群众活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市级片区试点,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农民增收方式转变和农民实际收入提高。大力推进开放合作,加强对外交流,建立成德绵经济带区域协作机制,促进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以“西部第一、全国一流”为标准招大引强。
  着力“抓保证”,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和党的建设。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适应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需要,大规模培训干部。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干部选用与考核评价办法,鲜明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建立健全科学灵活的人才培养、使用、集聚长效机制,尤其要围绕主导产业、高端产业发展优化人才配置、强化人才激励。切实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积极构建作风建设的常态、长效机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深化体制改革,落实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