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矿现货价再创新高 不利于中方谈判

2010-3-3 16:0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进口现货矿价节节攀升,2月26日达到142美元/吨,再创新高。在铁矿石谈判的关键时刻,此种形势明显对中方不利。   兰格钢铁3月1日消息,铁矿石谈判启动以来,进口现货矿价一路节节攀升,据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市场监测,由于印度政府于年前大幅上调铁矿石出口关税,其生产63.5%粉矿在年前一度达到137美元,而后在春节前夕回落到132美元,春节过后,价格再次高涨,在2月26日达到142美元,再创历史新高。至今仍在140美元左右徘徊。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分析师孙明表示,春节假期过后,进口矿价格呈现井喷式上涨,国际铁矿石长协谈判涨价基本成定局,国内铁矿石贸易商对进口铁矿石操作热情也被进一步带动起来,目前三大矿山热衷于灵活的定价机制,使得现货矿价格屡创新高。
  在铁矿石谈判的关键时刻,此种形势明显对中方不利。而宝钢大幅上调钢材出厂价引发国内钢企纷纷跟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铁矿石价格再度攀升,进一步加剧了中方的不利因素。
  幸亏国内钢材库存大幅上升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了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的压力。据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市场监测,截止2月22日,国内进口铁矿石港口库存总量为6,846万吨,较节前增加130万吨。截止2月26日国内钢材库存总量还在进一步增加中,全国29个主要城市建筑钢材库存总量为890.8万吨,周环比增加29.54%;热轧库存总量为621.98万吨,周环比增加18.46%;冷轧板卷库存总量为135.72万吨,周环比增长了8063%,中厚板库存总量为183.45万吨,周环比增长了22.24%。
  孙明分析,节后海运市场价格初步显现回调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现货价上涨带来的压力。据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市场监测,截至2月25日,BDI指数为2,711点,较同期下跌3点;巴西至中国海运费报至25.271美元,较同期下跌1.75美元,跌幅为6.48%;西澳至中国海运费为9.083美元,较同期小跌0.531美元,跌幅在5.52%。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在钢材市场需求并未启动的情况下,现货铁矿石价格被人为拉高,而目标直指正在进行的铁矿石谈判。历年铁矿石谈判前后,谈判双方总会经历一系列口水战、心理战,以及种种明争暗斗,推高铁矿石现货价格,推高海运费。2008年铁矿石谈判期间就曾发生过类似现象,彼时,金融危机风声正紧,业内普遍预测全球经济将遭受重创,但当时铁矿石现货价格在矿山方面炒作下不断上涨,直接导致长协谈判达成接近80%的涨幅,两个月后,金融危机全面爆发,铁矿石现货价格应声而下,国内钢铁业哀鸿遍野,直接导致2008年中国钢铁业全行业亏损局面。
  而国内一些专家、学者也执着迷恋于“三高”(高成本、高价格和高盈利)模式,认为铁矿石价格成本高可以带动钢材价格,进而为企业赚取更多的利润,甚至还有一些愚蠢的人认为,铁矿石成本完全可以通过钢材出口再次转移到国外去。殊不知,矿价和钢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矿价上涨带动钢价上涨,而钢价上涨发过来还会促发矿价的上涨,最后的利润全部流入矿山的腰包,而中国钢企和民众则承担了全部的风险和损失。从2003年中国钢企参与铁矿石谈判以来,三大矿山利润逐年翻番,而国内钢企长年盈利能力不足,国内钢铁业变作矿山赚取利润的工具。
  而2010年中国似乎正面临着这样的局面。目前,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元气还远未恢复,多个国家同时对中国钢铁业发起贸易战,国内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还在进一步恶化之中,居高不下的天量库存钢材正在逐渐吞噬着需求好转带来的利好局面。一位钢材期货分析师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铁矿石价格涨幅再超预期,在出口受制的情况下,国内钢企有可能再次重蹈2008年全行业亏损的覆辙。
  这位分析师的担心不无道理,在2010年国家严控信贷、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大环境下,国内各钢铁巨头纷纷扩充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执行困难重重,钢材库存节节攀升,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市场需求会不会消化掉这么大的产能和库存,铁矿石谈判结束后钢价是否会大幅滑落,一切都还是未知数,国内钢企和部分业内人盲目助长矿价上涨,无疑是十分危险。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