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贸商的“建材下乡”之忧

2010-3-29 4:1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蔡放
    来自安徽巢湖的吴永庆(化名),至今仍然保留着浓厚的乡音。经过多年打拼,吴永庆已经是安徽合肥市一家销售建筑类钢材的经销公司董事长,公司年销售钢材在20万吨左右,主要面向安徽省内。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深谙当地市场的民营企业家,当闻之即将出台的“建材下乡”时,却并不为之所动。“现在农村建房好多还是在用地条钢”,在乡村老家生活了十几年,对农村市场有着深切体会的吴永庆告诉现代物流报记者,目前在安徽当地的农村钢材市场,大量充斥着来自河南等地的地条钢,像他这样来自正规钢厂的产品代理商,很难进入农村市场。
充满低质钢的农村市场
“建材下乡,当地农村钢材消费量肯定放大”,但吴永庆却表示,对农村钢材市场的整治并没有信心,认为当地政府难以解决此问题,自己也不会在建材下乡中获得什么利润。在他看来,虽然近几年安徽当地清查比较严格,已经很少有地条钢生产厂,但是这些地条钢生产厂只是“被赶走而非取缔”,大部分转移到河南、山东等地区,这些地区生产出来的不达标钢材仍然会回流到安徽当地农村,吴永庆甚至与不少这样的厂家和商家相识。
    合肥钢联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明分析,一些地处农村地区的小钢厂,很多没有生产许可证,也没有增值税发票,有利润就生产,查得严就停产,临时雇佣的工人也都是农村廉价劳动力,运到周边的农村市场也只有100元的路费成本。而农民自建房对于钢材质量要求也不高,主要是看重价格,也不要发票。因此,一般的正规产品销售商很难与之竞争。根据王建明的了解,目前这种小钢厂生产的不合格钢材要占到安徽农村市场的近80%,这也让他很难对建材下乡抱有信心。
    对于安徽当地不合格钢材产品达到80%,安徽省金属材料流通协会秘书长魏建勇对此承认是有可能的。魏建勇表示,农民自用建筑钢材是哪个便宜买哪个,而在安徽当地,只要有人买,外地的钢材就能够运进来的,也不存在地区封锁的问题。◆(下转A3版
◆上接A1版)
对建材下乡的普遍看淡
    同样的鱼龙混杂局面在全国也很普遍,记者同时询问了钢材生产大省河北、河南等地的多家钢材贸易商,他们均表示由于农村市场存在过多低质钢,对于在渠道上直接下乡有多种顾虑,至多会采用一级总代理的形式,而对于建材下乡的适用产品方面,也不会为此专门准备。
    对于建材下乡同时会带动的能源、水利系统等农村公共设施所用钢材,河北省石家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钢贸商表示,别说农村建筑用钢,就是在城市里,很多项目包括高层建筑也会用到小钢厂生产的低质钢材。魏建勇也认为,即使是农村的公共基建,也有可能是用低档次钢,因为到了包工头一层,情况就很难说了。
    而记者从炼钢厂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其也没有对即将到来的建材下乡采取提前的行动。如以江西、湖南为重点市场的江西萍钢,其产品在当地农村市场有较大影响力,但记者从其总部和代理商公司了解到,虽然产品同时面向城市和农村,但萍钢也没有因为建材下乡,而为农村市场开发新产品,市场渠道也只是一级总代理的形式。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孟国强向记者坦言,目前即将出台的建材下乡的确存在以上的问题,一是大企业下不去,农村的物流渠道不畅,大企业在意的是用量比较大的工程用钢,不容易满足农村一家一户的需求。二是因为价格高,农村居民盖房不愿用特别优质的钢材,所以经常有地条钢存在,安全性比较差。
    但是,孟国强强调,如果建材下乡扩大了农民的钢材需求,就不能让其成为引发落后产能、低质钢材反弹的原因,相反,建材下乡的目的恰恰是为了鼓励和引导农民买好的建材、优质的钢材。
    因此,孟国强认为,目前的钢铁产业链条上的企业也要将目光放远,将来中国的经济热点一定在农村,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企业一定能够获取巨大的利益,因此应当有先机意识,而不能过于受制于眼前是否能获得利益。
农村市场或有可待
    一种观点认为,一旦建材下乡实施,安徽这样的地区将会较大幅度唤起农村市场的钢材需求。
    华泰证券钢铁行业研究员印晓明表示,建材下乡如果实施,建设力度最大的应该是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这些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东部沿海富裕省份由于农村自建房已经成一定规模,后续乏力,而西部经济落后省份则相对缺乏足够的配套能力。
    从数字上看建材下乡对钢铁行业的实际拉动。我的钢铁网副总裁贾良群的调研报告显示,自2005年以来,中国农村新建房屋总体呈现加快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长速度近8%,由于建材下乡政策会拉动一批没有建房计划的农民建房。因此,估算因建材下乡政策拉动农民建房在原有基础上净增长10%~15%还是很有可能的。
    贾良群分析,如果按照2009年的农村建房基数,那么建材下乡政策至少可带动农村新建房屋施工面积每年净增加0.99亿~1.48亿平方米。折合成农村的钢材消费,预计这项政策在2010年拉动钢材消费年度增长300万~400万吨左右是可能的。3年内总计拉动新增900万~1200万吨建筑钢材消费的可能性很大。
    另一个或许出现的转机是农民对钢材质量的要求。农民的自住房应该建成什么样?中国联合商务网首席分析师马忠普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他告诉记者,不久前其去山东考察,看到当地农村在改革开放之后,很多农民翻盖了新房,但由于建的时间比较早,很多还是旧的格局模式,这和小康社会差距比较大。所以解决农民的住房问题,要考虑到土地问题、住房条件、农村生产需要等问题,所以农村也应该提倡建造适应小康社会的小楼房。
    显然,这样一来将提高农民自建房的用钢要求,对于一些正规钢厂产品来说,也将获得更多的机会。“如果能够把地条钢赶走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在农村直接设立销售点。”吴永庆对记者表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