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等不起慢不得

2010-3-24 4:4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对河南来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等不起、慢不得,是一项势在必行、时不我待、迫在眉睫、志在必得的战略性任务”。面对采访,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维宁连连抛出四字短句,藉此表达自己此刻最为真实的内心想法。 

  记者了解到,去年河南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正确把握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从提升经济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促进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出发,确立了建设产业集聚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的战略思路,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成效。 


张维宁比较看重的,还是他们先后编制实施的装备制造、汽车、生物、电子信息等一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他们还适时制定政策,推进了产业集聚区建设,集中支持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打出后,不但全省的优势产业竞争力得到了增强,精深加工产品比重明显提高,规模以上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18.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幅3.9个百分点,通过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比如文化产业,张维宁介绍,其增加值增速已经高出了生产总值的增速。此外,旅游总收入增长24.7%。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02%;COD、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79%和6.68%,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 
  话锋一转,张维宁把话题引向了中原大地今后的发展道路。他说,河南将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决策,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安排部署,把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作为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着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突破性进展。
  首先,就是着力壮大战略支撑产业。张维宁表示,要强力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推动集约集聚、产业融合和战略合作。大力发展战略支撑产业,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协调发展,促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端优势产业群,引领带动全省产业升级;提升重点企业现代制造、系统集成和服务增值能力,集中支持整机成套装备、智能电网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动力装备率先突破,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抓好郑州百万辆汽车基地建设,提高关键零部件集聚配套能力,推动轻型商务车、大型客车、经济型轿车、专用车规模化发展;提高原材料产业链高端产品比重,构筑原材料产业新优势;强化原料基地、现代物流、优势品牌在促进消费类产品集聚发展中的作用,推进产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提高冷链食品、基地型深加工食品、品牌服装、中高档面料和现代家居用品竞争力。
  在“固本”的基础上,其次就是“育新”。“世界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稍纵即逝,我们要很好地把握住。”张维宁表示,要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生物、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为重点,选择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吸纳就业多、经济效益好的领域,强化技术支撑,突出市场培育,加大产业链前端产品研发和后端推广应用支持力度,争取在节能环保、新型电池、创新药物、非金属功能材料等产业化上实现突破。张维宁说,他们还要“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突破关键技术,推动整车、电池及关键零部件全面发展”。
  第三,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实施4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促进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金融四大行业加快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实施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规划,推动航空综合保税区、“无水港”等一批重大物流工程建设,做优做强冷链、粮食、钢铁、医药、邮政等专业物流。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加快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重点抓好10大文化产业园区和50个文化旅游重大项目。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加强少林寺、龙门石窟、小浪底、红旗渠等旅游精品景区建设,深入推进与港中旅等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推动景区资源整合。大力发展金融业,组建一批农商行,支持城商行跨区经营,推动组建省级股份制商业银行,推动设立节能环保、新能源、文化等产业投资基金,争取郑交所推出期货新品种,探索建立碳交易平台。
  “当然,做好这些工作,还必须切实提升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采访中张维宁强调了坚持自主创新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的思路,旨在全面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全面推动产业升级。他分析道,河南应当重点抓好兆瓦级风力发电成套装备等一批自主创新专项,推动建立新能源汽车、盾构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产业集聚区创新平台建设,新建一批省级企业研发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争创一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加强郑州、洛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启动实施省级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产业集聚区试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政府资金支持机制,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从而逐步拓宽科技成果转化融资渠道。
  张维宁表示,要坚持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提高产业集聚区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创新政策和管理机制,理顺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考评体系,在财政、税收、电价、用地、环境容量等方面对产业集聚区实行激励政策,增强其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产业集聚区投融资、中小企业担保、土地开发整理等机制,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强产业集聚区配套服务功能。
  采访行将结束,张维宁还把“积极优化企业结构”的思路对记者凸显了出来。他说,必须深入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支持优势企业加快并购步伐,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在煤炭化工、铝工业、钢铁、装备制造、粮食、旅游等优势行业实施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实施转型升级重点企业发展规划,支持其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现代管理上发挥引领作用。此外,还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引导中小企业围绕龙头企业集聚发展,发展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努力解决融资难问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