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公路运输管理处处长:建设两大枢纽迎接“零换乘”时代

2010-3-22 14:5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春运中,南京公路客运总计发运旅客307.19万人次,接近总发运量的50%,显示了其在综合客运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作为都市人重要的出行特别是中短途出行方式,公路客运有着班线众多、四通八达、购票方便等优势,接下来运管部门还将如何进一步提高出行便捷度和舒适度?记者就此采访了南京市公路运输管理处李东庆处长。 
  硬件建设:“零换乘”枢纽为出行加速 
  目前南京市区共有7大汽车客运站,但临近地铁站的仅有中华门客运站一家,而规模最大、发运旅客也最多的中央门长途汽车站不仅不通地铁,与火车站也有一段距离。背着大包小包的外地中转乘客下了火车还得四处打听,转公交搭出租,才能赶到汽车站。不过这种换乘不便的局面明年就将有所改观,通过站点布局的优化配置和枢纽场站的建设,“零换乘”的时代即将到来。 
  李东庆介绍说,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着力推进汽车客运南站工程进度,已打下50多根桩。今年小红山客运站工程也将正式动工。这两个一级客运站建筑面积均超过3万平方米,“目前的规划方案是到2011年年底,两个客运站全部建成,一批班线和大量的乘客将向两大场站集中。比如汽车南站的设计方案,到2015年日发运旅客可达2万人,2020年将达到4万人。”作为铁路、公路、地铁合三为一的综合枢纽,两大场站将让乘客真正实现“零换乘”。其中南站将有地铁一号线南延线、三号线、六号线、机场轻轨,并有京沪高铁等四大铁路线集结。小红山客运站与南京火车站北站房相连,不仅现有的地铁一号线红山动物园站预留了两个入口,今后三号线、六号线也将经过。 
  同时,这两大客运站的外围道路也比较畅通,班车可以避免市区堵车之苦,一路“高速”直奔目的地。 
  软件建设:试点开发电子客票 
  除了客运设施的兴建外,运管部门在客运班线设置、客票销售网点和信息服务完善等方面也将有不少新动作,力求让旅客出行更方便。 
  在线路方面,运管部门将在南京周边50公里范围内,推进长三角毗邻地区城际公交。“在去年开通市区到溧水城际公交的基础上,今年我们计划再开通两条新线,分别到马鞍山和句容。 
  与点对点的长途班线不同,城际公交的特点是沿途设有多个站点,便于居民就近乘车。而且我们还计划在城际公交上推行城际公交IC卡刷卡乘车。”李东庆表示。此外,还将探索优化禄口机场、各类学校、工业园区、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等客运班车运营组织方式,加大校区、园区、商务等客运专线发展力度,择机开通禄口机场至南京周边1小时都市圈客运班线。 
  在完善客票销售服务方面,今年还将在浦口等大学城设置6台ATM自助式客运售票机。 
  此外,运管部门还将率先开发公路客运电子客票。李东庆解释说,目前乘客在网上订购了汽车票后,还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到售票网点换成纸质车票,市民反映不够方便,今后电子客票系统开通了,市民可以象坐飞机一样,在乘车前凭身份证到车站直接换票乘车。这样的电子客票系统将会在小红山和汽车南站的售票系统建设中试点配套安装。 
  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运政服务能力 
  今年运管部门还将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运政服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加强行业管理。 
  “我们将加强行业文化建设。推广应用《南京客运站务人员行为规范》、《南京市交通运政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南京长途客运驾驶员行为规范》;进一步深化文明客运‘点线网’建设,树立品牌。并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的实事。”同时,细化研究长途客运行业的公众满意度测评操作办法,加快信誉评价机制建设,进一步提升南京道路运输行业整体竞争力。 
  而在运政队伍建设方面,将加强对干部、党员和执法人员的各种教育培训,严格执行运政执法程序和行为标准,着手将运政稽查支队和运政服务中心努力打造成在国内同行中有影响力的“交通行政执法示范点”。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