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再迈进 拦路虎须铲除

2010-3-22 1:5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枭冬
“1月7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末,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7619万辆。如果按照中国人口数量13亿人,4个人组成1个家庭的标准计算,目前,中国平均4.3个家庭便拥有一辆汽车。毫无疑问,中国目前已经进入汽车社会。”在谈及如今中国汽车消费现状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如此表示。
    按罗磊所言,今年年初预计全年产销突破1500万辆的目标几乎笃定实现,而他从厂家方面了解的信息还不止这些。据透露,国内车企对今年市场很有信心,其产销目标合计起来已达1734万辆,如果年内真的成功达到这一数字,也就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今年新车增幅将达27%。汽车市场的前景如此乐观,车企车商的信心又如此坚定,这对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注定是一大利好。
    不过,在刚刚胜利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来自汽车界的代表委员却没有因此“迷失”方向。在他们的议案提案以及表达的观点中,我们可以读到和听到未雨绸缪的谨慎与再接再厉的冷静。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所认为的,在走向汽车社会的进程中,面对能源、环境、交通等方面的挑战,尽早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做好应对汽车社会到来的各项准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在此,我们也通过两会汽车代表委员的“发声”,管窥当下汽车业再发展道路上将会遇到的三只拦路猛虎。
“次油品”惹人忧愁
汽车要走低碳路,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趋势,所以,提高汽车排放标准也是无法回避的。但今年1月1日计划针对国内重卡实施国IV标准的计划至今尚未启动,这就使得很多业内人士猜测,其与油品质量难以过关不无关系。而关于油品的升级问题也因此成为了关注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总裁陈虹,便在“关于油品质量与汽车节能减排标准同步提升的建议”中提出,油品质量一直低于汽车排放标准要求的现象已在我国延续多年,满足排放要求的油品不能同步地向市场供应,更已影响到我国节能环保总体战略的顺利实施。
    陈虹建议,由国务院牵头,统筹协调、综合平衡汽车产品排放标准和油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油品质量标准的实施应早于同级汽车排放标准的实施。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在“对国产车用汽柴油品质的提高建议”中则直言,我国车用燃油质量很差,已严重阻碍了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与世界接轨的速度。石油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严重拖了国家后腿。柴油轿车在欧洲所占比例接近50%,但因中国柴油质量极差,其市场比例甚至不到0.1%,且每年将多消耗2000多万吨石油。
    故而,曾庆洪认为,实施燃料油无铅化和大幅度的降低燃料中硫含量是必须尽快进行的一项重大工程。他建议,国家今后采用强制性标准要求,国内石化炼油企业必须按国际惯例,在汽车排放标准实施前一年,供应符合排放要求的车用标准油品,同时加紧制定与国际技术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接轨的油品质量强制性标准;对于制定行业技术标准的单位,要和行业中的企业脱钩。
零部件技术缺口
    近来风靡全球汽车市场的一个词儿就是召回。丰田召回事件之后,人们再次感悟到汽车零部件,对于整车、甚至是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力就表示,在汽车产业“十二五”规划中,应明确支持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具体方法,则可从“大力支持发动机技术研发和骨干企业发展壮大”两方面着手。
    谢力强调,目前,发动机行业需要国家在发动机材料技术、发动机电控系统技术、基础零部件制造技术等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尤其是发动机电控系统,是发动机行业的关键技术,也是传统能源发动机满足节能环保标准升级需求的关键所在。
    同时,谢力提议,国家不止要加强共性技术的研发,还要支持骨干企业的发展,增强骨干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他认为,国家应鼓励通过资源整合,打造上规模的零部件骨干企业。
    另外,“再制造”对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很有意义。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大开建议,国家要加强对再制造的支持力度,包括舆论上、政策上,使一些废物能够变废为宝,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党委书记晏平也认为,零部件再制造业有巨大市场空间。他提议,在下一个五年规划中,大力支持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为再制造清除法规上的障碍。
服务业相对滞后
    在今年的3·15当天,有关机构发表统计结果,称中国汽车投诉正在持续增加。这并不令人吃惊,因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消费环境的成熟,消费者对汽车服务的要求有所提高也是必然的。
    曾庆洪就在“关于加强多部委合作、大力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的建议”中指出,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他表示,当前汽车企业利润过于集中在制造环节,因此迫切需要发展汽车消费信贷、售后维修、保险和相关的衍生服务,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针对目前汽车服务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曾庆洪建议:建立和健全汽车维修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汽车维修准入门槛,并强化监管执行力度;为做好现代汽车服务,必须做好汽车保险服务,发改委与保监会等部委应共同协商出台关于支持和促进汽车与汽车保险共同良性发展的相关措施,这将推动汽车和保险两个产业实现共赢。
    而对汽车消费信贷,曾庆洪还特别做了一个“关于对汽车金融公司承办自主品牌及新能源汽车贷款贴息的建议”。他在议案中期待,国家对购买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同时通过汽车金融公司贷款的购买者,提供全部或部分利息补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