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召回与“不召回”

2010-3-22 1:4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枭冬
    在丰田召回门余震不断之际,另一家日系车企——本田,也在日前于美国落入因刹车踏板问题酿造的召回怪圈之中。
    而在我们频频强调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完善召回制度之际,我们会发现,尽管2004年至今,国内已经召回汽车超过300万辆,但实际上,我们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面对召回风波,全国人大代表、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左延安便建议,一面制定汽车缺陷举证责任标准,以令司法判定有法可依;一面出台汽车质量责任险,以降低生产者、销售者的后顾之忧。
    同时,国内汽车召回环境方面,尽管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但调查仍显示,国内车企中,至今从未进行过召回的并非一家两家。据笔者所知,除一些主流乘用车生产企业外,大多商用车领域的生产企业,几与召回“绝缘”。对此,有人笑言:不召回意味着高品质,起码我们九成以上“不召回”企业的产品,目前都是安全的嘛!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笔者当然希望所有的车企都能推出至善至美的产品,但显而易见这是个难于实现的愿望。如今汽车产品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普及度也越来越广,在“不召回”的企业名单中,恐怕就有躲在里面故意不作为的吧!
    可这又是为什么呢?笔者猜想,一方面因为这些企业的产品确无大的质量问题,面对小打小闹的毛病,消费者忍了,企业也就不多问了;另一方面,国内的汽车召回制度让企业有机可乘。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就对笔者说过,中美对“问题”企业的处罚力度相差很大。在美国,召回情节严重者将会受到1500万美元,乃至上亿美元的处罚,负责人或面临15年牢狱之灾;而在中国,情节严重者则只会受到1万~3万元的罚款而已。
    面对如此低廉的违法成本,难免有企业会选择被罚而不去召回了。所以,我们不能埋怨一些企业频繁召回,如果他们真的站在消费者立场上去解决问题;我们也不能以为企业 “不召回”就该受到尊敬和表扬,因为惟有产品质量,才是检验这一问题的试金石。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