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确立“十二五”发展目标:产能规模6000万吨

2010-3-22 1:2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特约记者 白方
    近日,从国家有关部门获悉:武钢集团上报的“十二五”发展目标,一个产能规模达到6000万吨的钢铁集团呼之欲出。
    规划称,武钢集团钢铁主业规模将达到6000万吨以上,其中:武钢本部1800万~2000万吨、鄂钢500万吨、广西钢铁防城港钢铁基地1000万吨以上、广西钢铁柳州钢铁公司800万~1000万吨、昆钢股份800万~1000万吨、巴西钢厂500万吨。
    武钢本部和防城港钢铁基地定位于成为国际一流的钢铁生产基地。其他企业定位于发展成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有一定竞争力国内一流钢铁企业。到2015年,钢铁主业收入达到3000亿元以上,成为世界500强中有较强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具有较强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进入世界钢铁行业前6名,中国钢铁行业前3名。
    钢铁相关产业收入达到1300亿元以上,占集团整体收入的30%以上,职工收入在“十二五”期间要比“十一五”翻一番。
    武钢还报告了“十一五”转变发展方式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十一五”以来,武钢按照国家钢铁产业政策要求,研究制定并积极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中西南发展战略,以超常规的思路、超常规的举措和超常规的作风,全面推进第三次创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显著增强,生产经营与改革发展取得突出成就。
    武钢实施中西南战略,先后与鄂钢、柳钢、昆钢股份实施了战略重组,组建了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防城港钢铁项目获准开展前期工作。武钢已具备年产钢近4000万吨的生产能力,积极推进由内陆向沿海战略转移。“十一五”期间,武钢青山本部共安排投资482.8亿元,主体装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双高”产品比例由2004年的54%提高到82%以上。冷轧硅钢片产能达到2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汽车板依靠自主研发,产量由2004年的几百吨增加到2009年的163万吨,实现整车供料;船用钢、桥梁钢、管线钢、帘线钢等保持国内领先地位。硅钢片、汽车板和高性能结构钢三大基地基本形成。2008年,“取向硅钢技术自主创新及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武钢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硅钢片和船板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产品实物质量和美誉度大幅提高。武钢被国家命名为创新型企业。
    武钢“走出去”战略取得突破,资源保障能力极大加强。2009年,武钢以较低价格获得危机前用高昂代价也难以企及的矿石资源,权益资源量预计达到30亿吨。截至目前,加拿大CLM项目实现投资浮盈11亿元人民币,巴西MMX项目实现投资浮盈25亿元人民币。与巴西EBX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矿石资源并在巴西建设钢铁厂。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