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10年打造滨海宜居城市 湄洲湾港口将成主枢纽港

2010-3-2 11:4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记者昨日获悉,莆田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湄洲湾港口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以2008年为规划基年,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2010—2015年为近期发展重点,力争2012年达到“宜居预警城市”目标、2015年达到“较宜居城市”目标、2020年达到“滨海宜居城市”目标。 
  湄洲湾港口将成海西主枢纽港 
  《规划纲要》指出,至2012年,湄洲湾港口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临港产业蓄势待发,莆田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100亿元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万元,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力争突破100亿元,基本实现“宜居预警城市”目标。 
  至2015年,服务海峡两岸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基本形成,湄洲湾北岸临港产业初具规模。莆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00亿元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万元以上,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接近东部地区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力争突破150亿元,达到“较宜居城市”目标。 
  至2020年,湄洲湾港口成为海峡西岸港口群的主枢纽港,环湄洲湾北岸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产业群和能源产业群,兴化湾南岸临港工业初步形成,基本形成“大港口、大交通、大配套、大产业、大腹地”的发展格局,实现“滨海宜居城市”目标。 
  莆田将打造湄洲湾港口城市近期“一核双翼双基地”、远期“双核双翼双基地”的发展格局,即核心区域———湄洲湾北岸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南翼———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西南翼———仙游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服务基地———中部现代商务集聚区,绿色生态基地———北部生态农业示范区,未来核心区域———兴化湾南岸经济开发区。 
  允许台商投资石化冶金等产业 
  《规划纲要》指出,莆田将全力推进湄洲湾北岸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强与台湾相关行业协会、重点企业的沟通联系,允许台商以独资或控股方式投资石化、冶金、船舶等产业,促成台湾重化工业向湄洲湾地区转移,使莆田成为闽台产业深度对接集中区。 
  莆田还将围绕国家级仙游台湾创业园、两岸“姐妹乡村”对接平台、(涵江)海峡两岸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等平台建设,在拓展台湾创业园加快建设莆台山地绿色旅游经济合作示范区的同时,依托南日岛独特的海洋资源优势,规划建设莆台海洋蓝色旅游经济合作示范区。 
  鼓励台商投资参与湄洲湾北岸临港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罗屿铁矿石转运基地、国投湄洲湾煤炭中转基地、盘屿石油储运基地建设,促进莆田成为海西现代物流中心。 
  《规划纲要》指出,莆田将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改造提升鞋服、食品、电子、工艺美术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优势产业,扶持造纸、石化、光电、新材料、新能源和精密机械、大型装备制造等现代技术资金密集型新兴产业,形成LNG、林浆纸、石化、冶金、装备制造等3~5个集中度大、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 
  打造各县区之间半小时交通经济圈 
  “莆田将建设以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为骨架的陆路交通运输通道,2012年前建成环湄洲湾北岸高等级快速通道网络,使莆田成为东南沿海区域性交通枢纽。”《规划纲要》指出,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按照“每年开工一条高速路,努力构建‘二纵二横’高速网”要求,促进莆田大范围绕城高速公路网的形成,打造各县区之间“半小时交通经济圈”。 
  普通公路建设方面,按照“二纵二横”干线公路及六条疏港公路为主骨架的目标,争取2015年完成第一纵(省道S201线莆田市境内路段)建设;2012年内建成第一横(省道S202线莆田市境内路段)建设,完善和提高第二纵(国道G324线)和第二横(省道S306线莆田境内路段)。 
  构建妈祖文化大观园 
  另外,莆田将发挥“妈祖信俗”的品牌效应,建立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图书馆,争取将湄洲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规划范围和功能定位拓展到妈祖城等区域,打造妈祖文化产业园。莆田还将以妈祖祖庙为核心,推进妈祖城、湄洲妈祖源流馆、世界妈祖信俗博物院、天妃故里遗址公园、妈祖文化体育公园等文化工程建设,努力构建妈祖文化大观园。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