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发布数据:前两月出口仅次于广东江苏

2010-3-16 19:2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日前,杭州海关发布2月份浙江外贸进出口情况:今年前2个月,全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353亿美元,同比增长50.6%,外贸总量居全国第五位。其中,出口同比增长45.1%,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3.7个百分点,在外贸前10位省市中出口增速最快,出口值超越上海,居广东、江苏之后列全国第三位。

  日前,杭州海关发布2月份浙江外贸进出口情况:今年前2个月,全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353亿美元,同比增长50.6%,外贸总量居全国第五位。其中,出口同比增长45.1%,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3.7个百分点,在外贸前10位省市中出口增速最快,出口值超越上海,居广东、江苏之后列全国第三位。

   前2个月,外贸同比大幅增长,单月进、出口值再创历年同期新高。2月份,浙江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67亿美元,同比增长91.9%。其中出口119.4亿美元,同比增长1.2倍;进口47.6亿美元,同比增长48.8%。

  海关专家认为,前2个月浙江省外贸出口增势强劲主要得益于东盟贸易的快速增长和民企的全面回暖。今年1月1日起,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双方90%以上的商品实施零关税。这一利好政策为浙江企业开拓东盟市场带来发展机遇。东盟已经成为浙江第三大出口市场。前2个月,浙江对东盟出口13.99亿美元,同比增长65.2%,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0.1个百分点;自东盟进口9.39亿美元,同比增长95.7%,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9.6个百分点;自东盟进口的前三大商品是初级形状的塑料、农产品和集成电路。

  绍兴:纺织行业迎来暖春

  宝纺印染公司是去年绍兴县纺织企业的出口冠军,今年继续高歌猛进,前两个月出口均突破千万美元大关,同比增长140%。绍兴县经贸局经济运行科负责人表示,今年1月,绍兴县纺织品出口额达5.4亿美元,同比增长23.7%。

  统计显示,今年1月,绍兴县出口额超100万美元的纺织企业达120余家,与往年主要靠出口大户支撑形成反差的是,一批中小企业迅速在国际市场赢得生机。如华舍街道的金晟纺织品公司首月出口创汇近200万美元,同比增幅超1000%。在中国轻纺城,今年正月初八的市场开业率为87%,而去年只有73%。前两个月市场累计实现成交额分别同比增长17.3%和21%,增速明显快于去年同期的7.3%和2.7%。

  绍兴县相关部门提供的信息显示,绍兴县企业家信心指数已接近2007年以来最高峰,投资信心全面回升。绍兴县经贸局负责人说,目前已排摸到投资项目305个,总投资347.4亿元,其中投资达10亿元的5个项目中,有3个是纺织项目。

  义乌:首现缴纳国税

  超亿元企业

  义乌市国税局近日公布2009年度义乌国税纳税大户名单,其中国税收入超30万元的企业共有939户,实现国税收入18.15亿元,占义乌市全年国税收入的49.39%。其中义乌农村合作银行以13532万元高居榜首,成为义乌国税首家税收超亿元的企业。

  2009年度义乌市共有28家企业缴纳国税税额1000万元以上,比上一年增加5家,入库国税收入合计79109万元,同比增加10028万元,增长14.52%,占全市当年国税收入总额的21.53%。

  从上榜企业的产业分布情况看,义乌纳税大户仍然集中在第二产业,共有783户,占总户数的比重为83.4%;属于第三产业的企业有156户,占总户数的比重为16.60%。从行业集聚度来分析,在此次上榜的企业中,第二产业的纳税大户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工艺品、印刷、电力、医药制造等行业上。浙江梦娜袜业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税收收入以7624万元继续位居工业企业第一。第三产业上榜的企业分布及税收则主要集中在银行业、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业三大行业。其中房地产业受2007、2008年行业形势大幅波动的滞后影响,税收入库同比下降63.11%。

  温州:欲打造葡萄酒集散地

  温州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温州市进口葡萄酒302万美元,同比增长618.84%,成为主要进口商品之一。为此,温州海关将出台优惠政策,助力温州市打造葡萄酒集散地。

  近年来,饮用进口葡萄酒成为温州酒桌时尚,市场庞大并仍在扩张。一些在外的温州华侨看中葡萄酒市场商机,纷纷做起葡萄酒代理进口生意。据不完全统计,温州人在广州、上海、天津、深圳等地注册贸易公司,作为总部经营进口葡萄酒,贸易额居全国同行领先地位。

  目前,温州检验检疫部门已出台5项举措助力葡萄酒行业做大做强,如标签预审、企业分类管理、进口产品合格评定等。温州海关有关人士还介绍了温州市公共保税仓库的一些优惠政策,指出葡萄酒经营企业可以利用公共保税仓库的缓税、政府租金补贴等政策,来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舟山:做大做强海洋经济

  日前,中科院、浙江省政府与舟山市政府签订《关于共同推进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的合作协议》。三方约定,建立长期、稳定、务实、多赢的合作关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舟山海洋科技强市建设步伐,共同推进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

  根据协议,“十二五”期间,三方将共同推进“4321”工程目标的实施,即紧密围绕舟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开展40个以上重大转移转化项目合作,互派30名以上挂职人员,实现成果转化年新增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形成100亿元以上技术带动产值。

  据悉,此次合作主要内容是:围绕舟山市海洋资源和产业特点,积极依托中科院的研发优势,在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港口物流、新能源、资源环境等领域,以企业为重点,组织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或各种形式的协作攻关。中科院积极选择一批符合舟山市产业发展方向的科技成果,在舟山实施转移转化并实现规模产业化。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