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港口首启铁水联运新模式

2010-3-14 16:1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三月的武汉乍暖还寒,细雪纷飞,而阳逻港却在热闹和繁荣中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日前,阳逻港与中铁集装箱武汉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开展集装箱铁水联运业务。届时,武汉新港水水联运、公水联运、铁水联运的水上立体航运网络将正式形成,阳逻港将由内河航运中转港一跃成为中 
西部地区的出海口。 
  阳逻港是我国首个启用铁水联运模式的内陆港口。由此,武汉新港的辐射区域将沿铁路延伸至河南、重庆、四川、陕西等地。据预测,到2025年左右,有超过200万标箱的外贸货物将从中西部内陆地区抵达阳逻港中转集散,由万吨级货轮直送东南亚,或经江海直达由上海出口运往欧美。 
  此次航运、铁路强强联手,必将使阳逻港成为内河运输的领航者。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投资兴建阳逻港铁路集装箱中转站场,年内实现铁路直接入港,两年后与建设中的江北铁路相连,和京广、京九两大铁路动脉对接。 
  据阳逻港国际集装箱转运公司总经理谢炳木介绍,过去阳逻港以水水联运和公水联运为主,分别受时间长和成本高制约,其货源腹地被限制在以湖北为主的200公里范围内,很难吸引西部货源。铁水联运模式的建立将突破这一瓶颈,使长江出海大通道向内陆敞开。 
  业内人士计算,以成都为例,一个标箱由铁路运至上海,运输成本为3000元,而凭借阳逻港铁水联运模式在武汉中转,成本仅为1000元,节约三分之二以上,时间仅多两天。 
  过去,受长江上游航运条件的制约,内陆地区货物出口不畅,武汉这一昔日声名远扬的内河航运之都也日渐冷清。近年来,湖北省出台多项规划,建设“亿吨大港,千万标箱”的航运中心。地处新港核心区的阳逻港,依靠多元化立体运输模式的优势,将引导武汉这一物流“航母”迎风启航。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