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

2010-3-14 15:4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重庆民营经济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恰好是民营经济全面实现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重庆民营经济科学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传统意义的体量扩张与发展增长,而是面临着未来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理性选择,面临着如何科学发展的艰难选择。本文对此谈点个人看法: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重庆民营经济战略转型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沿用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策略,走外延式发展路径;二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新型战略性业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选择一:紧紧抓住经济转稳向好的时机,沿用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策略,抓住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发展主业,扩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组织产能衔接,运用现有生产技术和传统工艺,或者用较小投入模仿专利技术组织规模生产中低端产品,以规模效益换取市场效益,以数量产品换取质量产品,以价格差异换取利润差异,走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大批量快周转的外延式发展路径。
选择二:紧紧抓住经济转稳向好的时机,分析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和市场结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现状,将经济恢复期作为战略转型期,研究制定阶段性发展规划和可持续健康发展策略,改造传统工艺流程,改革生产组织方式,改组营销组织架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培育新型战略性业态,以集约发展方式代替传统经营方式,以科技创新思维代替“小富即安”思维,以国际经济视野代替小农经济视野,走科技含量高、适用领域宽、市场前景好的内涵式发展路径。
应该说,两种发展模式都有其合理性和现实性,都蕴含着发展的内动力和基本的市场取向。所不同的是,两种发展路径分别代表和体现出不同发展理念和思维。
第一种选择具有典型的传统民营经济发展特征,符合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在当前情况下容易被吸纳采用。同时,见效快、成本低、可操作性较强,只要宏观经济政策能够保持持续跟进状态,民营经济能够迅速转危为安,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但不利的是,具有典型的战术或战役动作特征,容易错失战略转型良机,丢失战略竞争的制高点,将经济发展的暂时优势转化为长期的发展劣势。
第二种选择包含了科学发展的合理内核,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特征。任何经济形态在发展中都不会处于一种永远占据主动的地位,调整变革是经济发展永恒的动力和源泉。根据科技水平发展、市场供需变化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企业只有不断推出主导科技发展趋势和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技术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巩固生存发展的基础,才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和广阔的远景市场。虽然调整发展的战略决策,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等战略性动作,难以在短期内见到成效,但是从长远来看,是一项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后劲和实力,占领未来经济科技高地的基础性工作。
目前,我们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期的缓慢恢复性阶段,应该说,恢复经济不管是国有经济还是民营经济基本上都是处于同等的起跑线。民营经济对市场信号更敏锐,对经济趋向更敏感,对经济政策更敏捷,对经济运作更睿智。在当前经济复苏期间,既要抓好恢复性增长,更要抓好战略性转型;既要抓好传统主业,更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只有这样,重庆民营经济才能在这轮经济复苏大潮中,拼智慧、拼思路、拼速度,在未来发展中积蓄实力,增强后劲,抢占先机,拔得头筹,真正推动民营经济上台阶、上水平、上效益,走上科学发展的康庄大道。
后金融危机时期,恰好是重庆民营经济实现战略转型的极好机会
笔者认为,后金融危机时期恰好是重庆民营经济实现战略转型的极好机会。重庆民营经济通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持续发展的条件,占重庆经济“半壁江山”。但是,从经济结构看,带有较强的传统经济特征;从经济总量看,与京津沪川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从经济布局看,带有零乱散的痕迹;从经济形态看,缺乏支撑中长期持续发展的新型战略增长极;从经济趋向看,发展路径和模式还有待探寻。因此,笔者认为,重庆应该紧紧抓住后金融危机时期全国各地和国有经济都在抓恢复性增长的时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其基本原则:一是着眼科学发展。注重统筹协调短期与长期、内涵与外延、投入与产出、创新与模仿、收益与能耗、经济与社会、国际与国内等各种关联性生产要素的均衡性,确保民营经济发展的质量与品质。二是转变发展方式。针对不同的民营经济体进行发展定位,健全完善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组织架构和营销运营机制,选择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科技创新型、质量品牌型的发展道路。三是提升科技含量。针对不同行业科技进步趋势和理论创新实践,把握业内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研发运用趋势,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培育民族品牌。四是培育战略业态。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需求,实施总体均衡式发展战略和局部非对称式发展策略,培育发展和做大做强新型战略产业,形成阶梯型经济增长极。五是增强发展后劲。坚持“不争论”,不统一发展模式,不计较暂时得失,允许和鼓励多种发展模式运行探索,允许和鼓励运用好国际国内经济社会政治资源,推动民营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集群化、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后劲。
重庆民营经济科学发展应着力于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集群发展
笔者提出后金融危机时期重庆民营经济科学发展的基本对策:
提升传统产业。重庆民营经济三大传统产业,即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配件生产供应业、房地产开发及建筑建材供应业、餐饮酒店服务业,构成重庆民营经济框架重要支撑。在未来重庆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中,未来10年内这些产业仍将坚挺不衰。但是,从民营经济自身发展规律看,必须通过技术结构的调整,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如,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配件生产供应业,应着力开展新兴动能和电动车充电站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及混合动能汽车、电动汽车销售系统建设。建筑建材业应该在节能环保材料和能源综合开发方面有所突破,在太阳能利用、隔热保温材料、集中供热、供冷、供电、供水和循环水利用方面进行集成优化,进行智能化家庭建设试点,提升建筑建材行业的技术含量。
培育新兴产业。民营经济能否在未来10—20年继续成为重庆经济新的大功率引擎,关键在于民营经济能否培育和壮大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和节能减排要求的日趋明晰,培育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新型战略性产业,已经成为民营经济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是微型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多种形式服务于民营经济的微型金融机构,专门从事融资担保、风险投资、评估咨询、信托贷款、市场融资、风险担保等专业性微型金融业务,开辟民营经济发展新型业态。
二是新能源新材料。实施扬长避短战略,避开国有经济主要研发领域和重点项目,在材料配套、设施配套、工艺配套、网点配套、销售配套等方面进行战略协作,以时间换空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惠并存、互利双赢。
三是生物医药业。目前重庆民营经济体系中生物医药板块体量不大,对民营经济的整体带动和战略支撑作用目前尚未显现,但从国家确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看,应该是未来国家重点产业政策支持的方向。同时,重庆具有发展生物医药和精微检查器械的基础平台,具有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
四是电子商务业。重庆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崛起,为保税港区建设和现代服务业的物流网、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主导产业智能集成和系统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各种生产要素网络运营提供了空间交换平台,未来电子商务也应该具有比较宽阔的发展空间。
五是现代服务业。构建充满活力、适应市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规范发展消费服务、金融服务、外包服务、科研服务、商务服务、租赁服务、咨询服务、农业服务、社会服务、信息服务10类增长性新兴业态。
六是内河航运业。大力发展黄金水道作用,发展船舶建造和港口水系物流业,打造中国版的密西西比河航运业。
七是环保产业。低碳减排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合理运用碳减排指标进行碳当量交易,筹措环保技术升级资金,发展清洁技术和减排技术,推动民营经济率先进入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道路。
推动集群发展。要引导民营经济实现新的突破,就必须树立全球经济视野和多元化、集约化、集群化的战略发展思路。当前,重点要在产业基础较好、行业集中度较高、骨干企业凝聚能力较强的建材业、餐饮业、零售业、装备制造业、汽车摩托车业、现代物流业等行业进行1+1>2的集群发展模式探索。鼓励上市龙头企业链接整合产业关联企业,积极通过参股、合资、并购、重组等形式发展混合经济模式,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科学发展要求的新型管理架构。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