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才和总书记一起审议 建议巩固提升郑州枢纽地位

2010-3-13 0:4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郑州作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和作用,增强经济发展的保障和服务能力 
  ●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把郑州建设成为国际物流中心 
  ●实现发展模式由生产型向生产消费并重转变,切实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构建复合型城市 
  中原网北京讯 3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河南代表团,与代表们共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市长赵建才,针对郑州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中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提出了自己的四点建议。 
  赵建才说,总书记一直对河南的建设与发展非常关心,近年来多次到河南视察、调研工作,看望基层群众,对河南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明确要求河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促进中部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走在中部地区前列,饱含了总书记对河南工作的关心和对中原人民的厚爱。 
  建议一 
  首先,他建议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郑州作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和作用,增强经济发展的保障和服务能力。 
  赵建才说,郑州地处中部之中,承东启西,连南贯北,位于国家规划的“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是我国铁路、公路、航空、电信、邮政、管道运输的中枢,在辐射和带动区域交通发展、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优化运输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南省区域内铁路密度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均居全国第一,郑州机场是国家八大枢纽机场之一。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编制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时,突出和强化郑州枢纽地位,发挥其铁路港、公路港、航空港、信息港‘四位一体’的综合枢纽作用,在区域规划和土地利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对郑州枢纽建设的支持力度。”赵建才说。 
  同时,他还建议国家加快交通体制改革,实现海铁联运、公铁联运,推进国家干线铁路与地方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民用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融合,构建统一完整的交通体系。 
  建议二 
  第二个建议是,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把郑州建设成为国际物流中心。 
  赵建才说,河南最大的优势在于区位和交通,郑州有亚洲规模最大的列车编组站、中国最大的零担货物中转站,郑州机场是4E级的国际机场,有全国第一家粮食期货交易市场,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均从郑州通过;是全国重要的商贸中心和连接东中西部的商品集散中心,是《国家物流调整和振兴规划》中确定的全国物流节点城市,河南省编制了郑州国际物流中心战略规划,通过发挥比较优势,构建大交通、带动大物流、形成大产业、推动大服务。 
  “建议国家支持郑州加快建设国家内陆地区‘无水港’,构建区域大通关模式,实现大通关再提速,推进跨区域口岸合作,实现内陆地区与沿海港口的无缝对接,并把郑州列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建议三 
  第三个建议是,实现发展模式由生产型向生产消费并重转变,切实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他说,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扩大消费的重点应该在农村,在继续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的基础上,把农村住房建设作为扩大农村消费的载体,建议国家对农民新建住房给予补贴,积极推进建筑材料下乡,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同时,建议国家有关部委支持地方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发展农村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金融下乡的政策支持体系,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制约问题,促进农村消费。完善相关政策,逐步增加农民的土地增值收益和农产品在流通领域的资本收益,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内需。 
  建议四 
  最后,赵建才提出应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构建复合型城市。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新机制和集约节约发展的新途径,提出了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严格按照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集聚区规划,启动了郑汴新区的规划和建设,按照功能、产业、生态、空间、体制复合的新型城市模式,建设产城融合、城乡一体、三产协调、组团发展的新型城市,优化空间结构,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实现人口向城镇和农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集聚区集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我建议国家加快改革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特别是尽快取消中小城市入户限制。”赵建才说。 
  同时,他认为,深化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创新土地经营权流转方式,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工作,这样更有利于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和合理流动,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