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第一集装箱运输品牌“中海集运”

2010-3-12 14:5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聚焦中国第一集装箱运输品牌“中海集运”。

    在过去的2009年中,无论是中国的整体经济,还是作为经济有机个体的中国企业都以傲然的成绩令世界侧目。在国际航运业,全球危机的行业低迷没有令中国企业失去方向,他们以乘风破浪、迎难而上的勇气,在风起云涌的国际市场中依然稳步前行,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海集运)就是中国航运企业中一朵这样的奇葩。

    中海集运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中国集装箱运输公司,成立短短10余年,运载能力已位列全球前10、中国第一,是中国最主要的航运商之一,占据着中国港口集装箱航运业主导地位。拥有一支现代化、大型化、快速化、年轻化,竞争力强的船队,加上交货快、效率高、成本低的竞争优势,中海集运先后开辟出中国各港至日本、韩国、东南亚、澳大利亚、欧洲 (地中海)、美洲、西非、波斯湾等80多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形成了紧密的网络运输格局,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国际航运主干线领导者的位置。

    在国际航运业务持续增长的同时,中海集运国内沿海内贸线及外贸内支线同步迅猛发展,沿海内贸干支线贯通中国南北,所涉及的内陆点多达40个,集装箱吞吐量内贸市场占有率逾50%,部分港口占有率高达80%至90%。作为中国集装箱航运企业的中坚力量,中海集运的快速发展浓缩了建国60年来中国航运产业的巨大成就。

    纵观品牌的发展历程,中海集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成长奇迹:从起初的只有5艘小船2140TEU总箱位、总资产8.5亿元的小型船公司,到如今成为拥有大型化船150余艘、超过48万TEU总箱位船队的国际班轮上市公司。中海集运用短短的13年走过了世界上主要航运公司30多年走过的路程,实现了从国内到近洋、到远洋的 “三级跳”,内贸航线覆盖全国主要港口,外贸航线遍及世界主要港口,中海集运已成为中国港口集装箱航运业的领军者。

    三足鼎立夯实品牌根基作为我国航运业的领军者,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班轮品牌,中海集运深知:

    卓越的品牌竞争力是品牌生存发展的根基。为实现 “百年中海”的目标,中海集运积极调整舰队结构、开展航线布局、加强成本管理,“船队、航线、成本”更成为其品牌培育竞争力的核心。

    船队的建设关乎航运企业的生存,面对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中海集运自始至终都没有忽视船队的建设,为力争打造世界一流的班轮船队,中海集运的运力在2007年已位居全球班轮公司前列。根据Axsmarine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7月1日,中海集运经营集装箱船舶(包括自有船舶和租赁船舶)152艘,运载能力为428752TEU,在全球班轮公司中排名第6,在中国班轮公司中位居第一。

    由于近期航运市场复苏缓慢,中海集运及时根据市场情况,有步骤、有计划的升级,并逐步退租和拆解一些老旧船舶,从而进一步降低船队单箱成本和平均船龄,提高服务的竞争优势,满足主干航线和区域支线网络对船队结构的需要。目前,中海集运拥有的4000TEU以上大型船舶运力占总运力的80%以上,平均船龄远小于全球行业平均水平。未来几年,将有8条13300TEU和4700TEU的船舶交付。随着新造船舶的陆续交付,2012年中海集运的整体运力将控制在60万TEU左右。

    除此之外,中海集运运用各种策略性经营方式,有效地降低了船舶运营的固定和可变成本:在船舶建造方面,凭借对市场走势的精确判断,以低成本订购、租赁了大量新船,在确保了足够运力的基础上,把握了行业复苏的机会;在船舶运营方面,通过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挖掘节约成本的潜力,降低船舶的运营成本。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在不同航线间调配运力,采用干线捎带内支线、内外贸同船运输、冷箱干用等方式,充分运用航线运力,避免了单一航线波动带来的影响,提高了运营效率。

    在航线建设方面,中海集运运营的国际航线和国内航线已经覆盖全球贸易主要区域,先后开辟了中国各主要港口至日本、韩国、东南亚、南亚、澳大利亚、欧洲(地中海)、美洲、西非、波斯湾等数十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和国内沿海内贸线以及外贸内支线。通过全球化的航线布局,中海集运已进入世界航运品牌前列。

    两面出击 把握战略机遇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拖累和中国对欧洲及美国的出口增量减速的影响,整个集装箱运输业的箱量及收入均有所下调。金融危机将全球的航运业推向了风口浪尖,当然中海集运也不例外。然而,中海集运以航线效益为导向,灵活切换航线运力及调动资源,积极调整市场布局,争取了亚太航线及内贸航线的更佳表现,极大保证了内外两个市场的协调发展,使整体业务发展最终保持稳定。

    根据金融危机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中海集运迅速地对国际航线布局作出调整,2009年中东航线的升级,正是源于其对市场具有前瞻性的精准把握:根据中东、南美地区受危机影响较小因而具备一定开拓力的市场情况,中海集运与达飞航运合作升级亚洲至中东和波斯湾地区的AMA航线,取得良好收益。

    在外贸市场不好的情况下,中海集运适时调整内外贸市场的运营份额,按国内及国际航线市场之间的需求变化,及时切换运力部署。同时扩大航线合作范围,增加航线服务覆盖,并继续深化海铁联运,扩大海铁联运范围,以深度开发长江流域作为未来发展重点。将内贸运输收入转变为公司支柱性的收入以及可以提升盈利能力的收入来源,保证了企业发展的现金流。

    不可否认,目前是集运行业的低迷时期。根据IMF最新公布的全球未来经济增长形势预测数据,包括欧美国家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放缓仅仅是2008年、2009年两年的短期情况,2010年以后全球经济增长将出现明显的复苏。

    不难预见,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在各船公司调整航线运力后,市场将进入新的平衡,只有如中海集运这样能够平衡内外市场,减缓市场震荡的品牌,才能够最终享用市场再次繁荣带来的盛宴。

    纵观中海集运13年的卓越成就以及其拥有对危机的高度免疫功力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核心力量?中国航运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并有所作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不可或缺。很久以来,中国的航运企业对于市场份额比较看中,但是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自己的品牌建设,这不仅影响了航运企业在制定航运规则以及运价的话语权,也经常不由自主地陷入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低层次竞争。而中海集运将自主品牌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写着中国航运史上的中国品牌发展奇迹。

    在当今社会,人才素质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企业家的个人品牌魅力和影响力也正在企业品牌塑造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一个成功企业的鲜明旗帜。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高瞻远瞩、深思熟虑的管理团队,而这其中,有人需要放眼四海,着眼未来;有人则需要脚踏实地,把握现在。中海集运这条航母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同样得益于这样一个 “舰长+舵手”的完美组合。

    舰长领航物流航母扬帆远行10余年坚持 “两个市场”、“独立自主”发展方向以及国际化物流航母的远景目标,中国海运总裁、中海集运董事长李绍德充分发挥了 “舰长”高屋建瓴的导向作用。历任上海海运局副局长、上海海运 (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海运副总裁、中国海运总裁、党组书记、中海集运董事长、中国船东协会副会长,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理事长等多个职务,成为中海集运领导班子中的灵魂人物。

    2007年,李绍德提出的 “精心组织精细管理培育精品航线”发展思路,将精品航线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服务网络;优化航线网络,严格控制多次中转,同时亦会透过提高航线准班率及舱位利用率,进一步改善服务并提升客户满意度;积极调整运力配置,按航线效益调整运力的投入,并按国内及国际航线市场之间的需求变化,及时切换运力部署。同时,他还提出了 “不结盟、多合作、走自己的路”的方针,引领中海集运加强与班轮公司、铁路运营商、码头运营商、银行等的合作,扩大航线合作范围,增加航线服务覆盖面,深化海铁联运,扩大多式联运范围,逐步向综合航运物流企业的转型。

    最初的坚持形成了中海集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和优异的经营业绩,同时也获得了国际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自2004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以来,中海集运的知名度和股票市值不断上升。2007年回归国内资本市场后,取得新的发展起点,并搭建了新的资本运作平台,支持业务持续发展。

    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拖累和中国对欧洲及美国的出口增量减速的影响,整个集装箱运输业的箱量及收入均有所下调。金融危机将全球的航运业推向了风口浪尖,中海集运也不例外。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李绍德提出中海集运未来的发展要以航线效益为导向,灵活切换航线运力及调动资源,争取亚太航线及内贸航线的更佳表现,同时透过严谨的成本控制措施,将急升的营运及燃油成本影响降至最低,使整体业务发展最终保持了稳定。

    管理层的高瞻远瞩为中海集运赢得了业界的充分肯定,2007年4月,中海集运一举被英国权威刊物 《劳氏海运周刊》授予 “年度最佳班轮公司”等3项大奖,成为历史上首次同时获得3项殊荣的班轮公司。李绍德以 “立足班轮打造国际化物流航母”的气魄,书写出中国航运史上的品牌发展奇迹,并因此入选第16届国际海运名人堂。

    舵手指路品牌魅力节节高升然而,航空母舰能够扬帆远行,畅通无阻,除了舰长的高瞻远瞩,同样离不开舵手的运筹帷幄。在中海集运,如果说董事长李绍德是一位视野开阔的舰长,那经验丰富的舵手非董事总经理黄小文莫属。自 1997年加入中海集运,黄小文历任常务副总经理、执行董事、董事总经理兼执行董事、党委副书记等多项职务,拥有丰富的航运经营和管理经验。区别于一般的职业经理人,他同时拥有丰富的集装箱班轮运输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2000年,他的 “散货集装箱”发明获得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并获得香港新技术国际博览会金奖;2002年,其 “多用汽车集装箱”获得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无论是技术改进还是管理革新,都对中海集运的成长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长期以来,中国的航运企业都存在过分看重市场份额,而忽略品牌建设的行为,这不仅影响了航运企业制定航运规则以及运价的话语权,也容易让自己陷入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低层次竞争。在黄小文看来,中国航运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并有所作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不可或缺。近年来,全球航运企业并购层出不穷,航运市场风云变幻,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唯有强大的品牌才能支撑中海集运领航全球市场。

    从建立之时起,中海集运的高管层就致力于打造中海集运独特的竞争优势。在董事总经理黄小文的带领下,中海集运形成了强大的船队规模和年轻化、大型化的船队结构,拥有了覆盖全球的航线网络,并凭借全球化的销售网络和一体化的客户服务策略,取得了突出的揽货能力和领先的市场份额,尤其在内贸航运市场中,中海集运以40%的市场份额独占鳌头。随着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下,全球航运市场呈现出新发展态势,作为中海集运董事总经理,黄小文始终坚持将自主品牌视作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眼里,航运企业首先要能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并建立一个以客户货物运营标准、无损、优质抵达目的地的规范服务质量和流程规范体系,对涉及到船舶管理、调度、中转等方方面面都要制定严格的规范和标准,依靠竞争的管理体系达到精品服务水平,以此在客户脑海中留下品牌印记。

    在黄小文的品牌战略部署之下,中海集运的集装箱运输业务快速增长,并成功跻身全球十大班轮公司行列,成为以中国为基地的全球最大和增长最快的班轮公司之一。2008年12月14日,中海集运集装箱重箱运输首次突破1000万标箱,成为中海集运发展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新起点。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基于黄小文对卓越品质的坚持所带来的优势。其全球化的销售网络、一体化的客户服务、强大的船队规模、良好的船队结构以及精细的成本管理,为CSCL品牌在国际、国内客户中获得广泛的认可。近年来中海集运陆续被评为 “国际班轮运输资质信誉优良企业”;荣获 “30年中国品牌成就奖”和 “60年中国品牌形象奖”;摘得第六届中国货运业大奖最佳集装箱班轮公司———综合服务银奖、中国-欧洲/地中海航线金奖、中国-南美洲航线金奖、沿海运输金奖、中国-北美航线银奖、中国-非洲航线银奖、中国-中东/印巴航线银奖。2008亚太(投融资)华人经济年会中,黄小文荣获 “世界经济华人杰出创新人物奖”,组委会对其做出的突出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目前,中海集运已形成了一批忠诚度高、具有稳定箱量,并能为航线带来更大收益的优质客户群。CSCL品牌和服务得到了长虹、格力、海尔、海信等国内知名企业和 IKEA、PANASONIC、SUMSUNG、BENQ、HP等国际知名企业的广泛认可。以 “建设世界一流的集装箱航运物流企业”为企业愿景的中海集运,正在驶向国际化物流航母的道路上,乘风破浪,渐行渐远。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