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国萃委员收费公路政策促进高速公路建设发展

2010-3-12 13:0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全国政协委员苏国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收费公路政策使我国公路交通面貌发生巨变。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是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必要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总量不足、服务能力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提升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25年前,我国出台了以‘贷款修路、收费还贷’为主要指导思想的收费公路政策。实践证明,这项政策打破了过去单纯依靠政府财政和车辆规费收入发展公路的体制束缚,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和私营企业进入公路建设领域,逐步形成了“国家投资、地方集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的公路建设投融资模式,极大地加快了我国公路交通发展步伐。 
  苏国萃表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82.8万公里,建成约6.5万公里高速公路。目前,95%的高速公路、61%的一级公路、42%的二级公路都是依靠收费公路政策建设的。与1984年比较,我国公路总里程和公路网密度提高了3倍,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占路网总里程比重提高了8.6个百分点,高速公路里程规模从零发展到世界第二位。同时,总长约3.5万公里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已经基本建成贯通,一批施工难度大、科技含量高、具有世界先进桥隧建设技术水平的特大桥梁和特长隧道相继建成通车。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收费公路是通过政策创新缓解资金约束、快速改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状况的成功范例。 
  今天,人们可以驾车通过设施完备、绿化优美的高速公路走廊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无论从我国大陆东部江苏连云港到西部新疆霍尔果斯(4280公里),还是从北端的“鸡冠”处黑龙江同江到南端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5700公里),都仅需要五十个小时左右。 
  回溯20世纪80年代,我国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只有约2万公里,近40%的公路是简易的等外公路,近30%的公路晴通雨阻。以北京至天津塘沽港口的103国道为例,虽经几次改扩建提升为二级公路,但由于交通量快速增长,经常出现严重交通堵塞现象,年交通事故超过1000起,汽车正常行驶完这段166公里长的公路需要6个多小时。当时我国的公路基础设施水平尚不如邻国印度,与发达国家比较更是天壤之别。但时至今日,我们每个人都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公路发展成果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和对经济发展、人民出行、农村致富的促进作用。 
  苏国萃说,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收费公路政策。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具有整体性和网络性,建设投资巨大,而且需要长期的管理和维护。其固有的社会公益性基础设施功能决定了政府投资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苏国萃说,“通过收费权的特许经营,以市场化的融资手段,吸收社会资本投资公路建设,弥补政府投资能力不足,是政府鼓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收费公路已具相当规模,特别是高速公路有相当高的比例是收费公路,收费公路通行费收入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公路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就我国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现状而言,国家高速公路网有48%的路段在建或尚未开工建设;国道中三级以下公路(含三级)里程约占国道总里程的21%,省道中这一比例则达到39%;国省干线中还有3万多公里的公路为沙石路面;国道中11%的路段仍处于拥挤状态。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将面临提高通达深度、扩大通行能力、加强养护管理、改善服务质量的多重压力。这都需要有巨大的资金保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有条件下,综合研究表明,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收费公路政策仍是我国筹集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主要渠道和保障交通行业健康发展的重大政策。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