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广州应收取拥堵费治理交通拥堵

2010-3-10 15:3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昨日,由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大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问题分析与对策国际研讨会”在广州举行,11位来自海内外的交通专家为广州治堵把脉开方。在研讨会上,不管是洋专家还是本土学者,都力主广州应该超前探讨收取拥堵费问题。更有广州市政协委员发言指出,开车进入拥堵区就应该留下“买路钱”,表示将提交提案建议广州开征交通拥堵费。当前,广州拥堵是不是到了非下这味“猛药”不可的地步?多位专家对此认为,广州马上实施拥堵收费并不现实,毕竟时机还不成熟。     
  天河主干道高峰期接近瘫痪     
  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与物流技术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近年来尽管广州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道路交通建设,但仍然不能实现交通设施供应能力与交通需求的基本平衡,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交通量已达到饱和或超饱和状态,高峰期内车辆行驶速度缓慢、交通秩序混乱、交通堵塞严重。     
  据调查,至2009年11月底,广州全市汽车保有量达到133万辆,平均每日上牌接近600辆,今年汽车新上牌总数预计超过20万辆。而交通基础设施供应则增速有限,2009年多数道路工程处在施工阶段,相对集中的迎亚运工程进一步削弱了道路网络的容量;公交运力基本没有增加,导致公交在与小汽车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广州市区道路拥堵时空范围不断扩大,进城道路潮汐现象严重,环城高速公路以内的主城区到处塞车。高峰时段天河中心区几乎所有主干道车速都低于20公里/小时,干道车速仅15.9公里/小时,较2007年(33.4公里/小时)下降47.6%,基本接近瘫痪。     
  北京为何不收拥堵费?     
  北京为什么实行单双号和按车牌尾号限行,而不实行拥堵收费?对此问题,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表示,奥运会期间,北京实行单双号限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违章开车的比例非常低。所以在奥运后社会各界都希望北京的交通能保持奥运期间的顺畅,包括市民和政府。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调研和网上征集民意,短期内在全社会形成这样的共识:要在发展公共交通的同时,有节制地使用小汽车。     
  他认为,利用行政手段进行尾号限行,既有优点也有不足,而实施拥堵收费也是一样。“我觉得通过技术手段和经济杠杆来调节小汽车的使用需求也是很好的方法。北京也很关注这方面,希望能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与会专家:可避免道路资源过度使用     
  华南理工大学智能所所长徐建闽在研讨会上表示,“收取交通拥堵费,我认为在中国的城市是迟早要实施的,只是看哪个城市首先破冰。”     
  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对于拥堵收费基本形成共识,普遍认为在“公交优先”发展的前提下,实施拥堵收费可避免道路资源过度使用,通过经济手段的调节来缓解拥堵痼疾。全世界最早实行拥堵收费的新加坡,在实施该措施后车速提高20%,总交通量降幅达13%。而英国伦敦,实施拥堵收费第一年后,道路拥堵下降30%,车速提高超过20%。     
  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发言:“建议广州开征交通拥堵费,开车进入拥堵区就应该留下‘买路钱’”。在即将召开的广州“两会”上,他将提交相关提案,建议亚运会开幕当天在老城区或天河特定范围内同步实施拥堵收费。     
  车主网友:拥堵费感觉像重复收费    
   广州目前是否已到这个“坎”,非收取拥堵费不可?徐建闽认为,广州目前还未达到这个程度,近几年内实施拥堵收费的时机还不成熟。“我们现在只是学术研究,有其超前性。至于能不能实施要靠政府部门来决策。”     
  到底哪个城市会第一个“吃螃蟹”?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系主任杨晓光表示,那要看谁先“病入膏肓”,最需要拥堵收费这剂猛药。各个城市的发展阶段不同,针对交通拥堵可以用十八般武艺来解决。比如上海市区的停车费是一小时10块钱,车主们宁愿打车也不愿自驾车到市区,这就缓解了市区的交通。     
  尽管收取拥堵费还停留在学术研讨的层面上,但听闻消息的网友和车主反对声一片,几乎呈现“一边倒”的局面。去年刚买了新车的杨先生说,“我们买车交了税费,在市内跑要买年票,上了高速还要交通行费,交通拥堵费感觉就像是重复收费。”还有网友指出,国外经验不可一味照搬,而且国外先进城市中收取拥堵费的也是少数。网友“唐生”认为,发达的公共交通是限制私家车膨胀的最主要途径,而广州市有关部门在地铁规划中“失策”,四号线变成观光线,三号线长期只有3节车厢,五号线不经过人口稠密的中山大道,使得地铁没有很好地疏导市中心拥堵区域的交通需求。    
  不过,也有极少数网友支持收取拥堵费。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