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钢材出口“谨慎乐观”

2010-2-7 0:2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王亚彬王京
    目前我国钢材出口逐渐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出现了恢复性增长,2009年12月份的钢材出口量更是创下全年最高值。那么,在新的一年,我国钢材出口是否还会延续这种增长态势呢?
    上海米蓝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段治白对此认为,2010年中国钢材出口的增长之路绝非一片坦途。“2010年上半年,出口可能是一个稳定上升的过程,但下半年不确定因素太多,使得出口面临很大挑战。”他认为,中国出口的快速增加,虽能缓解国内市场的产能压力,但仍面临着部分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缓慢、贸易保护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阻碍。
国外需求:复苏缓慢
    众所周知,外需复苏是促使出口的最根本动力。2009年国内钢材出口显著下跌,主要是由于当时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导致出口难度大大增加。因此,外需是否能够复苏及复苏的程度,将直接决定2010年我国钢材出口的增长程度。
    2009年第四季度以来,国内钢材出口的恢复性增长,主要是因为世界经济已逐渐“解冻”引发国际市场钢材需求增加,同时又由于中国钢材价格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以及实际增产能力主要在中国,因此,中国钢材出口出现了回升。
    对于2010年的出口形势,段治白认为,随着国际经济的缓慢复苏,全球贸易量和投资呈现恢复性增长,这将对2010年中国钢铁出口产生积极的影响,2010年形势将总体好于2009年。
    不过令人担忧的是,尽管2009年第四季度以来到现在,出口有所回升,但与2008年同期相比,出口量还是降低了不少。段治白表示,这说明目前我国钢材出口阻力仍然很大。从当前来看,“外需的复苏仍然缓慢”。
    段治白谈到,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比较脆弱,“未来世界经济复苏仍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依然风险重重,而且这个周期比一般人想象的要长很多。欧美市场第二季度不排除有陷入第二次触底的可能”。
    对于国际经济复苏缓慢的原因,段治白分析,这是因为,第一,本轮世界经济复苏是建立在一系列刺激政策的基础上,带动需求增长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主要国家以减少进口的方式实现的经济增长导致的是“无就业的复苏”;工业生产恢复较慢,世界经济的真正复苏尚待时日。第二,近期外需恢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际市场回补库存,并不代表世界经济的真正强劲复苏。第三,国际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消费理念,长期依靠借债消费的模式不可持续。
    因此,外需的复苏程度将成为影响2010年钢铁行业需求和盈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内外价差:波动加剧
    除外需的影响外,国内外价差也是促使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
    2009年四季度以来随着国际钢价的回升, 国内钢材出口的价格优势再度显现,国内出口形势出现了好转。
    2009年出口降幅曾高达60%~80%的一些大钢厂,目前已经接收到大量国外订单,足以保持到2010年二三月份。“但2010年3月份后,随着钢材价格的上涨,出口有可能受到抑制。”段治白说,因为国内钢材价格的持续上涨,与国际钢材价格的弱势调整会形成鲜明对比,出口压力将再次显现。
    他认为,2010年行情大涨大落的情况不会发生,国内钢价会在合理区间上下波动,这将使国内外价差发生微妙变化。
    就国内而言,来自于成本增加的强大推力很可能推动钢厂出厂价大幅上涨。
    从各界对2010年国内通胀压力的猜测来看,“2010年行业处于成本推动型的市场环境中,大宗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的可能性很大。”
    现在不管是矿石还是焦炭、废钢、燃油、电力、物流,价格一直在上涨。特别是从2009年10月底到12月份,包括2010年1月份,钢材生产成本逐步提升,对我国的钢铁企业生产压力逐步增大。新一年内,预计人民币也可能出现一定幅度升值。为了弥补汇率损失,也需要中国出口钢材适当提价。
    因此,2010年中国钢材出口价格会出现一定的上涨。这样就使得国内外价差缩小,从而减弱企业出口动力。
    不过,从中长期看,国际钢价也有上升空间。随着国际钢价的上升,内地钢铁出口有望回稳。
贸易摩擦:有增无减
    尽管全球经济复苏将带动出口量的上升,但不断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还是给我国钢材的出口蒙上了一层阴影。2010年1月初,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金属丝网托盘征收43%到289%的反倾销关税,拉开了中美新一年贸易摩擦的序幕。
    对此,段治白指出,目前我国钢铁产品频遭反倾销,已成为贸易摩擦的“重灾区”,2010年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仍会十分严峻。“目前,美国市场几乎进不去,欧洲市场也不稳定。”
    对于我国钢铁产品出口频遭反倾销的原因,段治白认为,一是我国部分钢铁产品的价格确实偏低且出口基数很大,这给各进口国展开反倾销调查提供了口实。二是世界经济复苏形势未明,各国利益集团频频向政府施压,促成了各国反倾销行动的开展。此外,欧美贸易保护主义的跟风效应也往往会进一步恶化我国钢材产品的贸易环境。
    虽然贸易摩擦频发,但对于2010年国内钢材的出口形势,段治白还是表示了一定的乐观态度。他说,目前中国钢材的主要目的地并不是美国和欧洲,而是包括印度、中东在内的亚洲市场以及南美洲等新兴市场。受益于国际需求的整体回升和出口目的地的逐步多元化,2010年国内钢材出口的复苏势头难挡。
    出口目的地的逐步多元化,一方面有利于稳定我国出口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带动我国区域发展机会,如东盟自贸区对广西、云南等区域发展。
    不过,对于2010年钢材出口是否能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他表示谨慎乐观。
    因为,在一些新兴市场如东南亚,中国钢铁产品仍然卖不上价,价格高了这些地区接受不了。如果钢厂出口价格继续上调,很可能会丧失这部分市场。此时,“钢厂的出口价格是否合理就显得尤为关键。”
缓解内压:有心无力
    目前过剩的产能已对国内造成很大的压力,使企业纷纷对2010年的出口寄予厚望。“2010年产能过剩的老问题会继续扩大,但靠出口消化过剩产能的做法绝对行不通。”段治白说,我们需要从全球市场角度、以经济全球化的眼光来看待中国钢铁行业面临的形势。2010年将是国内钢铁产能集中释放的一年,钢材产量将持续增加,但是出口形势并不会出现大的好转,且受国际经济复苏程度、贸易摩擦等不可控因素的制约,2010年的钢材出口仍然难当大任,预计未来会有大量的资源需要依靠国内市场来消费。段治白提醒,依靠出口消化国内产能的前景并不乐观,由此带来的供需风险需谨慎。
    他说,2009年钢材需求主要来自内地市场,预期2010年仍会维持这种趋势。因为,“内需的恢复明显好于外需”。2010年国内“铁公基”建设项目继续增加、城镇化推进、家电下乡等政策进一步落实到位,必将带动钢材需求的增加。
    在内需继续增长、出口部分复苏的背景下,2010年钢铁供需将由供大于求向供求平衡转变。但这种供需平衡的基础是不牢固的,库存大部分在贸易商手中并没有得到消化。此外,钢厂减产通常不彻底,产能充分释放,会加剧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
调整思路:应对挑战
    尽管2010年的出口工作面临种种挑战,但“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开拓国际市场,仍然是我国钢铁企业的重中之重。
    对此,段治白建议,当前国内企业应该调整出口策略,要以外部需求回升为契机,实行出口地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实行出口效益精细化战略,通过增值服务来进一步提高出口工作水平。
    面对2010年较为复杂的市场局面,他提醒企业,一定要坚持“两条腿”走路,要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灵活地调整出口和内销比例,从而保持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段治白 现任上海市工商联钢贸商会副会长、上海市工商联钢贸商会国际商会会长,上海米蓝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米蓝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国际贸易集团公司,以进出口各类钢铁材料为主。在各类冷热轧板材、镀锌卷板和钢坯等供货上拥有稳定渠道,供应厂家遍布乌克兰、俄罗斯、印度、巴西、日本等国家。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