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一体化推进城市化——通辽主城区城中村、城边村调查

2010-2-20 21:1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一体化进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优势互补的有效途径,也是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重要举措。2007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通辽主城区5个街道(镇)的40个城中村、城边村,率先加快推进一体化进程,以此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以城带乡、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三年来,各项工作强力推进,主城区和城中村、城边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统筹城乡,协调推进,一体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城中村、城边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中村三次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17:31:52调整到2009年的11:44:45,劳动力在二三产业就业比重由2006年的74%提高到2009年的80%;城边村三次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46:32:22调整到2009年的22:45:33,劳动力在二三产业就业比重由2006年的53%提高到2009年的70%。5个街道(镇)财政收入均突破1000万元,实现3年翻一番;城中村、城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5200元、4600元分别增加到2009年的8000元和7600元;基本公共设施实现对接,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发生新变化,一体化思想深入人心。在推进一体化进程中,广大干部群众从更新观念入手,不断深化对自身优势的认识,破除求稳怕变的保守思想,消除了转市民前的重重顾虑,逐步树立起四种新理念。一是树立统筹发展的新理念。按照一体化的要求,统筹谋划主城区城中村、城边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均衡、和谐、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树立工业化带动一体化的新理念。把加快发展工业作为重中之重,发挥工业的龙头作用,以工业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动人口向城市集聚,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农牧业产业化和现代化。三是树立以地生财的新理念。充分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以土地引项目、引资金,搞好土地经营,盘活土地资产,把土地资源用好、用活、用到极限,通过发展工业、商贸服务业等二三产业,提高土地的附加值和产出效益。四是树立共建共享“双赢”的新理念。城中村、城边村立足优势,围绕城市兴产业,立足服务求突破,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着力发展二三产业和高效设施农业,加快了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依托城市兴产业,农民摇身变“老板”。城中村、城边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引进和建设能够吸纳农民转移就业、增强集体经济实力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和商贸流通等服务业企业。目前,城中村、城边村工业企业已达到312家,增加150家,个体工商户达到2200家。二三产业总产值达到17亿元,吸纳农民就业2.5万人,初步形成了与城市密切衔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体系,呈现出许多新亮点。一是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辽河镇通过建立工业园区,新增中小型加工企业44家,年产值达到2.4亿元,实现税收400多万元,解决农民就业1200多人,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极。河西街道二号村占地200亩的工业小区,引进小型加工企业58家,不仅每年增加集体收入近50万元、

    税收100万元,而且使本村500多名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30多户农民变成了商店、饭店、修理铺的“小老板”。二是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迅速崛起。目前,城中村、城边村已建成了建材、玉米、煤炭、农资、农机、农产品批发、汽贸等七大类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年可实现交易额30多亿元,实现税收1500万元以上,带动就业5000人。如建国街道扩建了白音太来果菜批发市场,新建了通辽五金建材城、金港物流园区,正在规划建设小百货批发市场,三年内将形成一个完整的商贸物流体系。其中投资1.8亿元,建设占地280亩的五金建材城,可入驻商户300户,全部运营后,年可实现交易额10亿元、税收700万元,带动3000人就业。三是涌现了一批专业村和专业户。河西街道三家子村依托毗邻建材市场的优势,有近200名农民从事机动车运输、50多人从事畜力车运输,80多户农民进入城市或在本村开办个体工商企业,40多户农民进入城市购买了住宅楼,村民张子顺进城后从搓澡工做起,经过拼搏努力,现已在市内开起了洗浴中心,当上了小老板,每年都能有十几万元的进账;辽河镇兴隆村针对市民对农村传统食品的需求,有45户农民创办酸菜、豆腐、煎饼等手工作坊;红星街道前双社区形成了100多人的服务居民装修的刮大白队伍等等。城中村、城边村现已形成了以传统和特色手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各类专业村12个,2000多名农民通过办项目、搞服务实现了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年人均创收1万元以上,并呈现出“一村一品”的发展态势。

    (三)城市拉动和辐射作用充分显现,都市农业快速发展。城中村、城边村围绕城市需求,攀高结贵龙头企业,不断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以高水平设施农业为主的都市农业。目前已形成了六大产业基地。一是果菜基地。面向市民需求,以蔬菜、水果为主的设施农业面积发展到23000亩,日光温室达到7500座,大棚6000座,其中500亩以上的设施农业园区15个,有近7000多农民投身发展设施农业,户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并呈现出在布局上规模发展、在品种上名优特新、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经营一体化的新特点。如红星街道建成了2030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国街道建设了3060亩的设施农业产业带,大兴社区建成了500亩的温室葡萄园,魏家窝堡村建设了105亩、年栽培150万棒的食用菌小区等。二是番茄基地。泰尔诺食品公司通过订单的形式,统一提供种子、化肥、技术指导,带动辽河镇7000多户农民种植番茄2.3万亩,与种植玉米相比每亩增收500元。三是奶牛基地。在蒙牛乳业公司的带动下,城中村、城边村奶牛养殖稳步发展,目前养殖奶牛户达到1100多户,奶牛存栏达6900多头,每头奶牛年收入稳定在5000元以上。四是养鹅基地。依托蒙鹅公司带动,城中村、城边村大力发展白鹅规模养殖,2009年白鹅饲养量超过15万只,为农民增收近450万元。五是鲜花基地。建国街道五家子社区引进资金1000万元,集中流转土地100亩,建设现代温室花卉示范园,亩效益突破10万元,不仅填补了我市花卉种植基地的空白,而且还吸纳50多名当地农民就业。六是观光农业基地。红星街道建设了占地1300亩的高新农业示范园区,新建温室300座,智能温室2800平米,配备了蔬菜加工、保鲜、配送中心,农民种植的蔬菜、水果,当天就可进入超市,并开办了都市农庄、八旗大院、农家院等项目,带动1100名农民从事蔬菜种植及服务业,初步形成了集休闲采摘、餐饮娱乐、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都市观光农业。

    (四)村屯改造与产业发展同谋划,城中村、城边村面貌焕然一新。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资开发相结合、改造住房与解决就业相结合,全面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目前,18个城中村已有10个村启动了改造工程。红星街道刘屯社区、北园子社区、辽河镇韩家村、兴隆村共4个城中村完成整体改造工程,1540户农民入住楼房,同时开发建设了临街商品楼、农贸市场等,安置就业1000人。红星街道刘屯社区由集体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自主开发,村民购房低于市场价格300元,还给每口人赠送5平米。同时,开发建设了120户商品房低价出租给本村农民创业就业。辽河镇杜家村在改造中建设了占地28000平米的商业一条街,入驻饭店、干洗店、理发店等商户92户,户均年实现收入5万元以上。兴隆村统一建了农民公寓,家家户户住上了设施配套、美观漂亮的新楼房,还集中建设了能容纳40户的手工作坊区、128个摊位的农贸市场,满足了农民多行业就业的需求。通过自主开发改造,不仅使城中村得到了改造,农民住上了楼房,而且为农民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使农民变成真正意义的市民。

    22个城边村借助推进一体化的政策机遇,着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城边村农民住房砖瓦化率已由三年前的85%提高到现在的98%以上,城边村农民人居环境上了一个新台阶。

    (五)主城区的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基础设施实现对接。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重点突破抓对接,逐步提高上水平的原则,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面加快道路交通、电力、给排水、环卫等设施的对接,初步形成了城乡贯通、功能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体系。一是道路对接。市、区、镇、村四级共投资4000多万元,新修油路18条、17.8万平米、3.2万延长米,水泥路16条、8.2万平米、1.86万延长米,砖路76条、12.9万平方米、3.9万延长米,构建起了城乡互通、内外衔接的公路网,大大缩短了与城市的空间距离,加速了城乡间的互动交流融合。二是公交对接。新增12条公交线路,贯穿18个村,40个城中村、城边村均实现了通公交,农民只需花2元钱,就可以到主城区任何一个地方,大大方便了群众出行。三是电力设施对接。城中村、城边村与城市实现了用电同网同价,农民用电价格每度降低0.218元,每年可为农民减少电费开支400多万元。四是给排水对接。投资500万元,解决了5个村安全饮水和污水排放问题,使所有城中村、城边村全部用上了自来水。五是环卫设施对接。投资400万元,新建公厕28座、垃圾转运站13座,促进了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改善。六是信息网络对接。城中村、城边村电话入户率达到了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了50%以上,宽带入户率达到了10%以上。

    (六)农民享受到了市民一样的待遇,消除了转市民的后顾之忧。全面落实“一转二有三不变”政策,城中村、城边村5.4万农民全部转为市民,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初步建立起多层次、广覆盖、可衔接的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农民利益,维护了社会稳定。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投资3000多万元,改扩建4所中小学;建成标准化卫生室40所,对80多名有证在岗乡村医生进行了补助;新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30个、文化活动广场23个,城中村农民基本享受到了与市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城边村农民在就学、就医、文体活动等方面的条件也有了显著改善。在社会保障方面,目前城中村、城边村的9700名失地农民中,已有7756人参加了养老保险,适龄农民每月领取300元左右的养老金;实行新农合与城镇医疗保险“双轨”并行,农民自主选择,自愿参保,有4.6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7706人参加了城镇医疗保险,初步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1050名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均享受到了城市低保待遇,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加大力度,创新举措,加快推进一体化步伐

    总的看,主城区城中村、城边村推进一体化工作进展顺利,发展势头强劲,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一是城乡差距依然很大。特别是城边村的农民收入、生活质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以及社会保障与城市居民相比,差距还很大。二是有的地方干部群众融入城市原动力不足。部分城中村、城边村二三产业发展比较缓慢,集体经济实力不强;玉米等传统作物在种植业结构中仍占较大比重,城边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农民转移就业的数量和质量与目标相比有一定差距。三是以城带乡的力度不够。一些龙头企业的带动力不足,“互利双赢”的理念还没有树立起来。部分村道路、排水、供暖、供气等基础设施还没有全部完成,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未能全面实现均衡发展,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还没有全面覆盖。四是镇变街道、村变社区,工作职能和方式方法没有及时转变。个别街区职能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在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一体化步伐。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各级干部要充分认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一体化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以城带乡、城乡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加快发展的理念,把推进一体化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当前,特别要加强宣传引导工作,激发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内在潜能,增强一体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着力发展二三产业和高效设施农业,为“一体化”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点在农村,关键是抓产业发展。城中村、城边村要继续坚持把着力点放在加快二三产业和高效设施农业发展上,充分利用好土地、劳动力等优势资源,进一步提高二三产业比重,增强二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彻底打破以传统大玉米为主的种植业结构,提升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层次和质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力求在产业集聚、人口集中、要素集约利用上实现新突破。

    (三)创新投资机制,推进基础设施的全面对接。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方式,配套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实现基础设施的整体协调与共建共享。城中村、城边村干部群众必须转变等靠要思想,增强工作主动性,加大投入,完善配套项目,强化管理服务,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全面对接。

    (四)进一步统筹社会事业,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把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全面落实对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事业的投入,加强学校、卫生院(室)、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设施建设,配强师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等队伍,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均等化,使农民享受到市民一样的就学、就医和文化生活。要健全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土地出让金必须优先保障失地农民的安置和社会保障,确保农民无后顾之忧。

    (五)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一体化的推进,有的镇村变成了街道和社区,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转变职能,切实担负起加快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职责。要着力抓好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更好地推进一体化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六)采取鼓励扶持措施,加快农民转市民步伐。通过引进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也可以探索政府赎买农民承包土地使用权等方式,鼓励支持农民土地流转,离土离乡,向城市转移。要制定有利于农民向城市稳定转移就业的优惠政策,妥善解决进城农民的户籍、住房、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问题,使农民转得出、留得住、生活水平有提高。 (市委政研室)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