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积极推进大连滨海公路沿线的开发建设

2010-2-2 15:4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大连沿海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潜力,是全域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长856.2公里的大连滨海公路建成通车,进一步拓展了黄渤海沿岸地区的发展空间,孕育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把大连海滨公路沿线建设成产业带、旅游带、绿化带,对于贯彻落实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打造滨海产业带      
  打造大连滨海公路沿线产业带,对于贯彻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我市沿海地区的港口口岸、对外开放、人才高地和产业基础优势,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并向腹地延伸,进一步增强大连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有着重大意义。大连滨海公路的贯通,激活了大批沉寂多年的资源,正在或即将改变现有的发展格局,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新契机,也带来了盲目发展、浪费资源的隐患。因此,打造滨海产业带,重中之重是抓紧编制综合性的大连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科学安排沿海地区产业布局,指导沿海地区的有序开发开放。要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在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的同时,重点抓好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布局。要大力整合港口资源,加强沿海港口布局的宏观调控,制止盲目建港,形成以大连港为中心,布局合理的组合港口群和临港产业带。要积极推进集约发展,打破行政区划制约,以滨海公路为纽带,依托资源和产业基础,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要统筹城乡协调互动,加强滨海公路沿线中小城镇组群建设,增强对产业发展的综合支撑能力和服务功能,促进产业化与城镇化相互拉动,推动全域城市化发展进程。      
  重点开发旅游经济区,建设滨海旅游带      
  我市拥有1900多公里绵长曲折的滨海岸线,蕴藏着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滨海旅游是大连旅游业最大、最核心的比较优势,开发建设大连滨海旅游经济带,对于带动沿海地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拉动城乡就业创业,增加当地群众收入,成为惠民富民的“民心工程”,都具有重要意义。应抓紧制定滨海旅游经济带发展规划,并纳入全市“十二五”规划体系,明确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建设重点、开发顺序。继续加强滨海公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善交通导示、停车场、服务区、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形成高水平的滨海旅游交通服务环境。要着眼开发建设旅游经济区,选择2~3处资源禀赋较好、交通便利、有一定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区域,作为发展滨海旅游经济带的新平台和突破口,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管理,探索建立实现产业聚集、扩大对外开放、提升综合实力的体制机制新模式。要积极引进大型旅游项目,提升产业档次,完善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条,把旅游经济区打造成旅游产业集聚区和先导区。      
  加大滨海公路绿化投入,形成滨海绿化带    
  大连滨海公路为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给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压力。沿滨海公路大规模建设绿化带,把滨海公路打造成森林大道,不仅是沿海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滨海产业带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区位优势;有利于繁荣沿线农林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丰富沿线旅游景观,促进滨海旅游带建设。因此,要加大对滨海公路绿化带建设的投入,各级政府要将绿化工程建设经费列入预算;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多渠道募集绿化建设资金;还可采取共建、捐建、冠名等多种形式,组织动员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参与滨海公路绿化带建设。要以大规模、高标准、多功能的原则建设滨海公路绿化带。将滨海公路两侧绿化带,以及沿线交叉道路、园区村屯、河流荒山等,全部纳入这一生态绿化建设体系。要树立自然森林型栽植绿化理念,实行高大乔木为主体,亚乔木和灌木为辅助的绿化模式,最大限度增加滨海公路周边森林资源总量。要以滨海公路绿化带为轴线,建设苗圃、花卉和果品基地,促进沿线地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要体现“与海为邻”的绿色文化主题,建设景观带、休憩区、观景台等,使人工造林与自然景观有机融合,使绿色滨海公路和滨海景观大道本身就成为特色鲜明的滨海旅游产品。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