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国际国内航运十大新闻

2010-1-9 11:4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国际航运十大新闻   航运大鳄马士基105年首现年度亏损
  航运业不景气导致班轮业老大马士基出现成立105年以来历史上第一次年度亏损——看似牢不可破的“马士基神话”,终在这个全球航运业史上最寒冷的“冬天”被打破。同样,2009年严峻的国际航运局势使其他各大航运企业也在劫难逃,各企业多以亏损告终。
  达飞轮船行政领导层重大改组
  运力过剩、运价低迷使诸多航运企业深陷财政囹圄、不能自拔,因此争取投资者的支持至关重要。为换取银行于2010年1月支付的5亿美元额外信贷,达飞轮船董事会主席雅克·沙迪辞职,公司随即宣布行政领导层进行重大改组。遭受同样命运的还有韩进海运、以星航运、赫伯罗特等。在金融危机面前,企业重组也许是唯一的选择。
  “哥本哈根会议”开启低碳航运之门
  12月7日-19日的哥本哈根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全球对节能减排的关注度之盛前所未有。虽然“哥本哈根会议”以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落幕,但全球节能减排之路远没有终结。对航运业而言,欧盟力推的海运业减排计划虽未达成实质协议,但绿色航运已经成为潮流,减排任务已成不可回避的现实。
  索马里海盗猖獗,联合国组织多国舰队护航
  商船频频被劫持,索马里海盗问题再次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为维护船舶安全,联合国组成多国舰队护航,中国海军首次出海护航。
  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集体“负增长”
  前三季度,北美、欧洲、亚洲的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均出现两位数的跌幅,全球港口笼罩在“负增长”的阴霾中。预计2009年全球主要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跌幅均在10%以上。
  5月份全球船舶订单“零”成交
  5月份全球船舶订单为零,创近7年以来最低水平。8月份,马士基集团宣布旗下奥登赛造船厂将不再接收新的造船订单,并在2012年2月最后一个订单完成之后关闭运营。专家预计,未来船市处境将更为坎坷艰难,船舶制造企业将面临转型挑战。
  集装箱船进入“超经济航速”时代
  据分析,若以燃油消耗衡量,14-15节的航速最具经济效益。因此金融危机下,多数集装箱班轮公司开始以14节左右的“超经济航速”运行,燃油成本大幅降低的同时,也缓解了运力过剩的窘境。14节,仅仅相当于目前一半左右的水平,或将成为未来的“标准航速”。
  亚洲国家对单壳油轮说“不”
  中国和韩国分别宣布2010年与2011年禁止单壳油轮入境——中国和韩国的相继承诺,无疑给市场发出了强烈信号,被单壳油轮誉为“乐土”的亚洲土壤已经开始“松动”,亚洲国家逐渐开始对单壳油轮“SAY NO”。尽管还将面临利益的驱动和时间的考验,但单壳油轮大限将至已是不争的事实。
  迪拜债务危机加剧全球港口投资困局
  迪拜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希望,在800亿美元的债务重压下化作黄粱一梦。迪拜债务危机令全球金融市场陷入窒息状态,更引发对于旗下迪拜港口前景的担忧。金融危机使得全球港口投资停滞,港口竞争格局面临重大变革。
  新《鹿特丹规则》呼之欲出
  9月23日,由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起草的《联合国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在荷兰鹿特丹获得了16个成员国的签署。这份一统天下、被业界称为《鹿特丹规则》的新国际海运公约,朝着生效实施的方向迈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
  国内航运十大新闻
  建国60年,航运业发展成绩显著
  建国60年,中国航运基本建立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水运市场体系。对内,海运发展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对外,海运开放程度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拓展了我国对外开放的领域和程度,树立了良好的海运大国形象,在世界海运界的地位显著提升。
  一系列产业振兴规划出台
  4月24日,《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6月9日,国务院发布《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一系列行业振兴规划的陆续出台,给重点行业在危机时期和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给今后我国航运市场带来深刻的影响。
  上海迈上“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新台阶
  3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至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式提上日程。随之而来的是软环境和硬环境等方面的不断突破和发展,上海距离真正意义的“国际航运中心”目标越来越近。
  集装箱班轮运价备案制在全国范围实施
  8月1日起,交通运输部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行集装箱班轮运价备案制。这一制度的实施,一路上有奖有罚,有成绩更有挑战。金融危机下,该制度的实施使航运企业重拾市场信心,维护了我国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国家力促内河航运发展快马加鞭
  12月12日,在武汉召开的“内河航运发展座谈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提出,要加快内河航运发展,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未来,我国内河航运建设必将快马加鞭。期间,政府如何为内河港口航运提供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内河航运如何克服弊端持续发展,仍是需要不断突破的难点。
  重庆航运物流发展进入“爆发”阶段
  重庆投资上百亿元建设“三基地四港区”规划已纳入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设立,对西部内陆地区极具带动和辐射作用,空港和水港联动模式将构建西部最大物流开放平台。重庆正执物流之翼成为业界新宠。
  中行大手笔授信800亿支持中海集团
  10月13日,中国银行给予中海集团800亿元人民币授信,银企合作再度升温。同年8月31日,农业银行向中远集团提供400亿元人民币的授信支持。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成了中国大型航运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安然度过的强大后盾之一。
  地中海航运独资船务公司在沪设立
  12月8日,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十多年后,地中海航运独资船务公司终于在上海设立。同样取得突破的远不止地中海航运,马士基码头在上海成立亚太区总部、马士基单证处理中心进驻成都,美国总统轮船全球服务中心入驻重庆,东进西迁之间,彰显航运巨头布局中国市场的野心。
  中远太平洋获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特许经营权
  10月1日,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正式启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2号及3号码头的特许经营权,为期35年。此举迈出了中国内地港口企业在国外获得港口特许经营权的第一步。
  新版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正式发布
  10月16日,新版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在上海航运交易所正式发布。这为加快开发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奠定了基础,同时意味着中国集装箱航线运价远期交易开发走出了关键一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