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规划建设纪实

2010-1-7 18:5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超前谋划 高效建设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规划建设纪实
  李波
  总有一些事物的发展挑战人们的固有观念,这一次是北部湾经济区。
  在碧波万顷的钦州湾海面上,面积2.5平方公里的钦州保税港区盛装而出。
  在邕城那马,一个西南最大的“无水港”——南宁保税物流中心拔地而起。
  硝烟散去,沉寂多年的凭祥友谊关附近,中国-东盟合作新平台——凭祥综合保税区呼之欲出。
  北海出口加工区,亮相多年后终于迎来了新的保税物流功能。
  仅仅一年多时间,从南到北、由海而陆,5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就在北部湾经济区如网状铺开,构成了北部湾经济区功能强大的保税物流体系,形成了广西扩大对外开放、带动周边发展的新格局,揭开了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新版图。
  当时间倒流,我们看到了北部湾人求索的背影:
  保税物流体系由一个后发展地区在全国第一次提出,并在如此短时间、如此大规模地成功规划建设,在国内绝无仅有。
  这是北部湾的开放合作促开发建设的血脉在流淌,是北部湾区域内协调发展创造整体优势的理念在谋划,是作为后发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在开拓。
   理念就是生产力
  善于谋事才能成事。
  由于没有功能完善的保税区域,长期以来,广西外向型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物流成本高企,效率低下,广西乃至西南的出口货物舍近求远,2005年,广西50%以上的进出口集装箱货物流向珠三角港口,西南超过六成的集装箱货物不选择广西北部湾港口出海。
  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之初,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陈武就深感急需一个开放合作的平台来引燃经济区的开发建设热潮。
  2006年11月8日和12月26日,自治区政府有关领导两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建立北部湾经济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有关问题,决定统筹协调建设以南宁为中心辐射沿海、沿边的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发挥南宁作为“一轴两翼”通道枢纽中心的地位。此后,自治区北部湾办公室和南宁市组织编制的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基地规划提出规划建设南宁保税物流中心。
  2007年,全国政协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合作调研组到经济区考察,自治区北部湾办公室提出了请求国家支持经济区加快开放开发的8点建议,申请在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和凭祥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自治区北部湾办公室走遍沿海一线、深入南宁那马和凭祥友谊关现场充分调研,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在全国政协的又一次专题调研中,向调研组提出了打破常规的建议并被采纳。海关总署主要领导实地调研并表示海关总署明确支持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设立保税物流体系,由此形成主导性意见,对后来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关于设立5个特殊监管区的规划起了决定性作用。
  经济区每一个保税区域建设之前,自治区北部湾办公室都建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指导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具体建设方案的编制,保障体系顺利的建设,健康发展。仅南宁保税物流中心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就共召开了10次规划编制协调会。
  突破困境见精神
  一年多的规划建设中,有运筹帷幄的淡定,也不乏柳暗花明的转机。
  在申请设立过程中,就遇到了发展观念的“交锋”。有一次,在请求支持设立5个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汇报现场,有人提出,北部湾经济区的外经贸水平不高,进出口量不大,缺乏同时发展这么多保税区域特别是设立保税港区的条件。
  自治区有关领导回应:广西北部湾长期处于落后的西部,发展水平上不能与东部沿海地区简单类比,而它作为后发展地区,国家的大力支持,正是其加快发展,提高水平的必要条件。铮铮话语,可谓一语中的。
  凭祥综合保税区在孕育中也经历了一波三折。
  当时,钦州等保税区域已经获批,凭祥综合保税区却久未见突破。自治区有关领导带队到北京与有关部门沟通,一再汇报陈情,并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对保税区的选址作出调整,既符合了国家规定,又不增加开发成本。
  保税区规划评审报批,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提出选址要贴边等更高要求。自治区北部湾办公室与崇左市和规划编制单位深入现场一再调研,反复研究,并争取多个部门的支持,对边检卡口进行调整,对各项查验设施优化整合,终于拿出了可行的方案报审通过,使保税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同时开展这么大的基础建设,面临着社会资本进入积极性不高、建设资金不足的严重制约。自治区北部湾办从有限的资金中,想方设法挤出资金重点支持保税区域建设,充分发挥资金“杠杆”作用,引导了各种资金参与建设。经济区重点产业发展资金设立以来,分别为钦州保税港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5.4267亿元和5000万元,分别有效拉动33亿元和10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
  统筹推进争速度
  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申建曾一度陷入停顿,自治区北部湾办主动对接国家有关层面,及时了解审批即将关闸的信息,当即通报并督促有关方面加快申报。有关方面连夜准备,迅速赴京对接,才赶上了批准的“末班车”。
  在钦州保税港区规划时,自治区北部湾办先行一步,支持6000万元,组织修建了连接钦州港-犀牛角公路到保税港区选址地的进港路——保税港区2号路,为后来的加速建设铺设了快车道。
  钦州保税港区建设指挥协调小组对保税港区管委会向南宁海关承诺整改完成的14大项33个待解问题进行细化分析,逐项落实责任,明确要求一定要在12月15日之前全部整改完成,并对每一项的具体完成日期作出规定。
  统揽每个工作的全过程,做足工作提前量,及时掌握动态,步步为营地软协调,实现一项项的硬落实,这就是北部湾经济区管委会办公室工作作风。
  在自治区北部湾管委会副主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瑞贤主持召开迎检倒计时动员会后,钦州市主要领导深入现场,解难攻关,举全市之力投入建设。南宁市主要领导多次到现场调研,及时充实建设力量,全力加快建设。
  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的主要领导亲自驻守项目建设现场、驻地办公,拍板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带领建设者日夜施工,为迎检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在临近验收的最后两天,为保万无一失,自治区北部湾办的领导会同保税港区管委会和南宁海关领导,沿着验收组规定的路线每天检查两次。就在最后一天晚上,沿着围网的巡逻道查了5圈,先后发现了围网有六处损坏,督促承建者及时进行了修补,将风险化解在验收前夜。
  正是这种负责任和身先士卒的行为,展示了协调的软实力,使北部湾精神薪火相传,北部湾理念生根发芽,北部湾速度开花结果,确保钦州保税港区和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如期建成,两天内一次成功通过国务院11个部委的联合验收。
  国务院联合验收组感叹:“想不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规划建设的质量这么高,想不到这里的干部综合素质这么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