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潮而起写新篇 广西奋力打造"三基地一中心"

2010-1-6 23:4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北部湾潮起浪涌,“三基地一中心”建设如火如荼。为打造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北部湾畔的广西各市正迎潮而起,对接东盟,挥写区域合作新诗篇。

    面对多种机遇的降临,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强调,必须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专项规划,大力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项改革,努力探索创新管理模式。

    沿海,防城港为西南诸省走向东南亚提供了便捷的出海通道;沿边,防城港东兴市与越南最大的特区——芒街仅一河之隔。独特的区位优势,让防城港成了中国—东盟合作的前沿。

    “我们要打造中国—东盟合作第一城!”防城港市委书记禤沛钧表示,防城港正大力推进与东盟的合作,在港口物流、贸易往来、信息交流等方面进行全面对接。

    在东兴口岸,边民互市贸易新区建设热火朝天。东兴市委书记朱胜勇说,为抢抓自贸区带来的新机遇,东兴正重点推进“一桥、一港、两路、六区”十大项目建设,推动主导产业由以贸易型为主向以加工贸易型为主转变。

    新落成的南宁大桥犹如彩虹一般,横跨在碧波荡漾的邕江上,一头连着繁华的琅东城区,一头连着新兴的五象新区。南宁市市长助理、五象新区开发建设指挥部指挥长肖志钢说,目前,投资30.18亿元的广西体育中心一期已建成,南宁保税物流中心也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新区内约3900亩的总部基地将建成智能化、生态型的楼群组合,形成集办公、金融、展示、科研、信息交流于一体的企业总部集聚地。 

    “为促进与东盟合作,五象新区正加快金融街建设,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车荣福介绍,五象新区将建成中国—东盟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南宁新的行政、金融、信息、文体、商务中心。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华南投资促进中心主任邬剑波认为,这一定位把产业布局放到了国际环境中去考虑,表明南宁的目光已看得很远。

    作为中国通往东盟的门户城市和便捷的陆路通道,崇左市正以凭祥综合保税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和三大工业园区,打造好招商引资新平台。目前,总投资9.94亿元的凭祥综合保税区已开工建设,将于2011年3月竣工。弄怀、浦寨贸易区作为中方与越南对接的主要区域,正按照自由贸易区的规划设想重新进行改造,争取到2011年与凭祥综合保税区一期同时改造完成,使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

    “我们将在‘边’字上做文章,在开放上下功夫,在内联上求发展,打造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新兴城市。”崇左市委书记崔智友说。

    为抢抓合作机遇,玉林市大力实施“两个融入”战略:向东,融入珠三角,致力建设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向南,融入北部湾,大力发展临海、临港配套工业。同时,加快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促进桂台经贸合作;积极推进玉东新区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

    据玉林市委书记金湘军介绍,近几年,玉林已承接产业转移企业(项目)1000多个,投资额300多亿元。海螺、燕京、旺旺、新希望等相继落户并建成投产,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其中,承接电子产业转移企业80多家,投资额超过35亿元,电子产业正成为玉林的新兴产业。

    临海却看不见海,有港却港城不相连,这是钦州城市发展面临的“瓶颈”。如今,一座45平方公里的滨海新城将在海边崛起。钦州市委书记汤世保说,这是钦州朝着“东进南拓、向海发展”的方向,实施滨海、依山、拥江、入湖发展规划的重要标志,也是钦州依托临海工业及保税港区,打造沿海生产性服务中心的重要举措。

    为喜迎自贸区建成,在新年到来之际,北海铁山港区、北部湾体育中心和中国电子集团北海产业园正式开港、开工、开园。北海两天内连续开工建设六大项目,掀起了新一轮的北部湾建设高潮。

    北海市委书记王小东说,借助自贸区建成的东风,北海铁山港建设正快速推进。此次开港的铁山港西港区规划岸线长44300米,将规划建设0.2万吨至15万吨级泊位144个,其中深水泊位115个,设计港口通过能力3.85亿吨。该港区建成投入使用后,可促进能源、林浆纸、修造船等重大工业发展,为中国—东盟合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