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舞飞虹向天歌

2010-1-6 11:0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这个月以来,每天从早到晚,贵州省镇胜高速公路坝陵河大桥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周平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比“热线电话”还要热。也难怪,月底就是通车典礼,工程收尾工作、荷载实验、交工验收、领导视察、同行参观、媒体采访、通车典礼仪式报道方案的确定……各项事务一股脑地堆过来,真有他忙的。 
  在贵阳见到他,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他刚从一个会上赶回来,连中午饭都没顾上吃,就又要赶回大桥接受电视台的采访。作为曾多年在国外从事桥梁建设的“海归”人才,周平自嘲道:“这段时间有点找回在日本工作时的感觉了,快节奏、高效率,我现在真恨不得能使出‘分身术’来!” 
  坝陵河大桥作为“中国第一,世界第六”的大跨径钢桁加劲梁悬索桥,一举刷新了我国在高山峡谷区修建大跨径桥梁的主跨千米记录,不但成为贵州省的明星桥梁工程,放眼全国乃至世界,也堪称令人叹为观止的创举。如今,曾亲眼见证了它从设计图纸变成现实全过程的周平就坐在旁边,这么好的机会怎能放过?驱车前往坝陵河大桥的路上,在他接一通通电话的间隙,我们的采访就这样“见缝插针”地开始了。一座真实的坝陵河大桥,也是这样一点一点,慢慢铺展在我眼前,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令人震撼…… 
  设计初衷:要将天堑变通途 
  古往今来,桥梁建设者的眼睛里最容不得“天堑”二字,再难再险,也要将它变“通途”。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地区,高山峡谷众多,加之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公路建设条件极为恶劣,大规模开展高速公路建设以来,相当多的工程都面临了极为艰巨的困难,项目中需要设计大量的桥梁和隧道,桥隧比例最高可达到工程总量的80%。 
  就像和老对手交锋次数多了,自然摸透了对方的招数。贵州山多、桥多、隧道多,遇到的问题多,想出的对策也多。桥梁建设者在实践中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解决桥隧建造难题的办法。此次要克服如此巨大的环境困难,一桥飞架坝陵南北,将千米大峡谷跨于脚下,贵州当仁不让地吃下了这“第一只螃蟹”。 
  像家长谈到自己最优秀的孩子,说起即将通车的坝陵河大桥,周平平静的面容上难掩心中的自豪:“要在山区修建如此规模的悬索桥,不单是在国内,就是在世界上,也没有过这样的先例。这是世界级的挑战,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在这一领域内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事实上,在设计期间,坝陵河大桥并没有一门心思奔着这个“中国第一”的名号去争取。当时本着科学的严谨态度,设计者不仅对桥位进行了比选,还作了连续刚构桥、斜拉桥、悬索桥三种桥型备选方案。经过对多个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经济性进行综合比选,主跨为1088米的钢桁加劲梁悬索桥方案最终被选定。这一选,便成就了坝陵河大桥“中国钢桁加劲梁悬索桥跨度之最”的地位。 
  桥面吊机:自主创新显神通 
  方案选定了,安装却又成了一个突出的难题。通常,大跨径悬索桥的钢加劲梁安装可采用桥面吊机法、跨缆吊装法、缆索吊装法几种方案。由于大桥位于山区峡谷,河流浅、河面窄,不具备通航条件,依靠船舶运输起吊的跨缆吊装法就不适用了。而缆索吊装因吊装能力限制及成本考虑,一般多用于中、小跨径悬索桥,像坝陵河大桥这么大跨径,采用这种方案太不经济。这样一来,唯一的选择就是——桥面吊机法。桥面吊机应用于大跨径桥梁建设,在国内尚属首例,当时完全找不到任何现成经验来参考和借鉴。尽管如此,设计者们还是下定决心,接受这次挑战,说什么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采用桥面吊机法,首先得有设备,到哪去找桥面吊机呢?周平谈到,桥面吊机技术在日本发展得比较成熟,但日本高速公路大规模建设的高峰时期已经过了,没有那么多、那么大的桥要建,生产桥面吊机的厂商已经停产了。现在若要求对方复产,每台大概要花上1500万到2000万人民币,再加上运费,进口两台桥面吊机少说要3000万,成本实在太高。“最后,我们决定自己造!” 
  自主研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没有详细资料、没有设计图纸、甚至连件成型的样品都没有,简直是在凭空想象一件一无所知的事物,其中艰难可想而知。可是,就凭着这一股子不服输的“钻”劲儿,坝陵河大桥的建设者们硬是凭着几张照片,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用于悬索桥架设的桥面吊机。 
  “只要把原理搞清楚,我们国家生产机械设备的能力还是没得说的!研发过程比较顺利,总共算下来,一台也就400万,再加上我们自主研发的运梁小车,设备费用共在1000万左右,成本控制得非常好!”时过境迁,周平的嘴角带着满意的笑,对那些绞尽脑汁的日日夜夜,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坝陵河大桥是我国首次在大跨径悬索桥上使用全自动、全旋转的桥面吊机,从桥塔两侧向跨中架设平面结构的钢桁架及钢桥面板。其架设成套技术的研究及成功实施对今后西部山区更多的同类型桥梁的架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成果,亦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大桥架设:谁驭神龙过天涯 
  大桥所在的坝陵河大峡谷运输条件不好,没有大江大河,不像国内箱梁施工一样,可以先把整个节段弄好,直接垂直起吊架设。因此,以钢桁结构作为首选形式,这种结构可散件运输,利用引道或引桥现场拼装,节省施工场地。坝陵河大桥的构件都是由厂家加工好,到工地现场进行拼装。这样对厂家加工精度的要求比较高,否则到了现场拼不上。为此,坝陵河大桥先采取工厂立体试拼装,根据大桥钢桁梁总体结构构造特点及跨中合龙架设方案,在工厂预先分节间、节段进行试装,再拆散运到工地正式使用。 
  “ 大桥合龙的时候, 往往会有误差,精度没那么准确,很多大桥都要在合龙段临时调整、改变尺寸,甚至现场进行加工。但是我们通过桥面吊机控制过程、工厂立体试拼装、桥面板现场三加一拼装,在拼装过程中就把误差尽量处理掉了,实现了自然合龙,没有额外的加长、减短,也没有过多使用外力,就达到了严丝合缝。这么大的桥,这么高的高空,误差控制到这么好,应该说还是很不容易的!”周平淡淡地说。 
  提到架设的具体过程,光想想就会让人觉得惊心动魄,在距地面370米高的大峡谷上空,用桥面吊机和运梁小车把这钢筋铁骨的大家伙一截一截地连起来,固定住,每一步都要谨小慎微,没有点真功夫肯定不行! 
  周平说:“大桥从桥塔的两端往中间对称进行架设的整个过程,我们预先都会采用计算机模拟计算。架设的过程有点像波浪,时下时上,有很多变化。我们要通过计算把最不利的参数都取出来,反映到相应的设计准备上,以加大安全系数。” 
  笑过四铰:一举成名动天下 
   
  为了解决钢桁梁的施工应力问题,坝陵河大桥采用桥面吊机有铰逐次钢结法架设。带铰是日本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技术,国内这是首次采用。铰能很好地释放钢桁梁的施工应力,但是带了铰以后很麻烦,架设过程和平时的流水作业就不一样了,需要额外花时间处理它,闭合也要增加时间,另外运梁小车顺利过铰也是个问题。日本就曾因岛桥设了两处铰,前车之鉴,而后在大鸣门桥架设方案论证时,以“设铰处抗风稳定性差、折角处设备转移不便、铰部桥面板需后安装及铰处需作特殊处理”为由,而采用无铰逐次固结法。 
  “日本人就是怕麻烦,觉得这个办法太难操作,所以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修桥的时候就不设铰了,他们解决施工应力的办法是把钢桁梁全部加粗。这样做优点是方便,施工很顺畅,但要大大增加投资。” 
  为节省成本,坝陵河大桥钢桁梁安装过程中共设了4处铰,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而且4处过铰设施都是利用现场材料自行加工,经过总重62吨的运梁车反复运行表明,结构简单、安全、实用,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赞扬。 
  周平面带微笑,不无得意地说:“日本岛桥带两个铰都觉得是大麻烦,我们四铰,可以说遇到了双倍于他们的麻烦。但我们有创新,结果工期和不设铰差不了多少,没太多耽搁。我们把日本人觉得很难做的事情做得很巧妙,初步估计,节省了至少一两千万的成本!” 
  桥面吊机法最终不负众望,出色完成了架设任务,节段安装速度最快达到4.5天,平均8天,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快的,而且安装精度较高。 
  隧道锚:在“蜂窝煤”间穿行 
  坝陵河大桥西岸锚碇最终确定采用隧道锚这种结构形式时,西岸项目总工程师覃忠没有预料到,自己的施工队伍竟然“一个不小心”又为坝陵河大桥创造了一项“世界第一”。 
  隧道锚分左、右两个隧洞,上方为关岭Ⅰ号连拱隧道,隧道锚顶部距关岭Ⅰ号连拱隧道底部最小距离仅12.4米,后锚室左、右隧洞最小净距7米,锚洞轴线倾斜度45度,底面倾角达52度,是典型的大断面、小间距、陡倾角的隧道锚,规模世界第一。 
  但“世界第一”可不是那么容易做的,坝陵河大桥西岸隧道锚洞山体地质复杂多变,岩体破碎,节理、溶洞发育。隧洞开挖倾角大、断面大,隧洞出渣及支护要求高。“上面是连拱隧道的洞,下面是隧道锚的洞。当时由于时间比较紧,上面也在开挖,下面也在开挖,加上连拱隧道中隔墙先开了小洞,最高峰同时有五个洞在挖,群洞效应,挖得跟蜂窝煤一样!山体基本被掏空,很不稳定,随时可能塌方!” 
  在隧洞开挖过程中,施工单位创新施工手段,在围岩破碎夹泥、溶洞发育等不利的地质条件下,强化质量和安全管理,积极采取加强洞身支护,不断优化完善爆破、开挖工艺,成功完成了世界规模第一的隧道锚开挖及浇筑。 
  最高主塔:安得倚天抽宝剑 
  坝陵河大桥拥有全国高原地区最高的大桥主塔——201.3米,在外省,修这么高的主塔一般都使用河砂(河砂经长期河水冲刷,比较光滑,作为混凝土的砂材料,垂直泵送对管子的摩擦小,比较顺畅)配制混凝土。贵州缺乏河砂资源,用的话只能到外省去采购,这两个塔建下来成本就要高出几百万。为节约成本,加快进度,施工单位决定大胆使用人工机制砂来配制混凝土。机制砂也叫山砂,棱角比较多,作为砂石摩擦力比较大,泵送难度很大。“当时我们心里也没底,有点‘逼上梁山’的意思,完全当是挑战,只管硬着头皮试试看。我们先搞了几百组配合比,然后把管子一直铺上去,垂直高度大概150米,进行泵送实验,结果成功了,我们一下就有信心了。通过换算,150米可以上,200米应该也没有问题,就这样放手去搞,顺利完成了主塔施工。贵州桥比较多,坝陵河大桥这次成功了,以后其他高墩大桥就都有信心了!”周平兴奋地说。 
  坝陵河大桥就这样一举解决了向高塔输送人工机制砂混凝土的难题,为山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范本。仅此一项,每立方砂石就可节省200多元。目前,该项技术已在贵州省内其他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广泛运用。 
  气动翼板:给梦想插上翅膀 
  坝陵河大桥地处山区,而山区的地形特点决定了大峡谷的风变化比较大,不像平原和海洋上的风那么规则。山区高空紊流多,整个大桥,从东岸到西岸,各个位置,各个方向,风力都可能不一样,为了提高桥梁颤振稳定性,建设者们决定为坝陵河大桥装上“翅膀”——设计和研发了桥面开槽和气动翼板组合的新型气动控制措施。 
  “我们有意疏导风向一个方向走,像一把巨大的梳子,让风顺利过去,保证风力在大桥所在的位置尽量变得有规则。另外它具有翅膀一样的造型,对桁架架构也起到一个平衡的作用。” 
  坝陵河大桥桥面开槽和气动翼板组合的新型气动控制措施,成功解决了大桥颤振失稳的技术难题,该组合抗风措施在国内外大跨径悬索桥上也属首次采用,气动翼板新颖、独特的造型也在外观上为大桥增色不少。 
  飞艇牵引法:先导索的一次浪漫飞行 
  大桥要横跨峡谷两岸,就不得不面临一个牵引先导索的问题。采用什么方式更好呢?谈到这个话题,周平的眼睛里满是光彩,兴致勃勃的,像一个童心未泯的大孩子:“开始我们去西堠门大桥学习,那边有一位老专家,参与了几座大型悬索桥的建设,在这方面,架设和管理经验很丰富。西堠门大桥采用的是直升飞机,但是他并没有向我推荐直升飞机,他说‘你们最好搞一个比较有新意的,比如热气球’。我们就在网上搜,查阅资料,查热气球的功能、用途、承载力,同时也对飞艇做了一些了解。另外,我们还请施工单位提一些建议,他们甚至考虑过用风筝,而四渡河大桥推荐我们像他们一样,也用火箭……” 
  既要解决问题,又要形式新颖,富创意和纪念意义,经过对坝陵河大桥桥位处地理、水文、气象、电力等影响因素的充分论证,最终决定采用飞艇牵引法(全称为QS-700遥控氦气飞艇张力架线先导索牵引法),该方法施工工艺具有安全、高效、准确、环保、经济等特点,目前在世界上悬索桥先导索的架设中尚属首次应用。 
  于是,坝陵河大桥的先导索在飞艇的牵引下,做了一次浪漫的空中飞行,这也为以创新著称的坝陵河大桥锦上添花地涂了一抹亮色。 
  深谷长桥:最是坝陵好风景 
  谈话间, 车已经驶出了鸡公背隧道,眼前豁然开朗,仿佛置身于童话国度,笼罩着薄雾的群山层峦叠翠,一片葱茏,一条朱红色的长桥仿若横空出世一般,穿云破雾,横亘在大峡谷的两端,这就是我们一路上一直谈到的坝陵河大桥。尽管之前已看过无数的资料图片,可是当亲临其境,那种发自内心的赞叹与震撼是无法言喻的。就像看特效丰富的美国大片:窝在电视机前看DVD碟片和走进电影院面对大银幕,感受怎会一样?简直是天壤之别! 
  下午四五点钟,并没有晴明时碧空白云的画面,但是那微微晦暗的天色,更衬托得坝陵河大桥深沉而厚重,无言中不动声色地凸显出巨大的力度与美感。多么明亮的红色,多么夭矫的长龙,我们伟大的桥梁建设者们在这天堑之间,做了件多么神奇而浪漫的事儿啊! 
  采访暂时中断,我们都没有说话,想着不久后这里将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一派繁闹喧嚣的景象,我觉得兴奋,也觉得幸运,在通车前夕,这一刻,有幸静静陪伴一座大桥的静默与美好,我仿佛听见了大桥畅快的呼吸。 
  值得一提的是,大桥将旅游功能的观光电梯和通道纳入桥梁结构设计中,在贵州桥梁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将来游客可以从两岸的桥墩乘坐电梯上到桥面行进参观,俯瞰坝陵河周围的宜人景色。 
  坝陵河大桥处在黄果树大瀑布景区内,东接壮美的黄果树大瀑布,西临三国索马古道、南毗神秘的红岩天书,北靠滴水滩三级瀑布,得天独厚,风景独好。 
  大桥通车后,从黄果树到关岭仅需要十分钟的时间,从贵阳到昆明可节约40分钟左右。对于促进黄果树风景区成为贵州旅游龙头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到那时,大桥本身也将成为又一道举世瞩目的风景。 
  制胜三宝:梅花香自苦寒来 
  赞叹之余,我忍不住想知道:日本修建同样类型的大桥,需要9年到10年的时间,而坝陵河大桥在运输和施工条件都很差的山区,仅用了4年多时间就做到了,秘诀究竟是什么?对此,指挥部总结出狠抓工期、科研先行、技术创新三大法宝。 
  “我们工期比较紧,各环节对工期要求比较严,能够通过倒班实现24小时作业的,我们都不放弃。比如挖桩基,我们情况比较特殊,是采用人工开挖,东岸为了加快工期,特意搭设了棚子和防雨工作平台,不但保证实现24小时作业,甚至保证雨天等恶劣气候也不间断作业;大桥桥面环氧沥青加速养生也是24小时作业;主塔施工采用两班倒,甚至中间穿插三班倒……只要没有安全隐患,没有不利因素,我们都适当延长工作时间,抢进度。” 
  “同时,我们的理念是科研工作先行,很多事都是提前谋划、提前准备、提前安排。先预测到下一步会有哪些技术难点,从科研的角度进行攻关,提前想到对策,才去实施。建这么大一座桥,我们不敢打无准备之仗!”透过眼镜片,周平的双眸闪着坚定的光。 
  此外,创新也是坝陵河大桥项目建设的一个制胜法宝,在修建过程中,随着一个个技术创新的使用,创造了许多桥梁建设的新纪录。据不完全统计,在大桥的土建工程和上部结构安装环节,技术创新就达13处之多。这些创新为大桥解决了实际问题,也节省了大量时间。 
  “慢慢地,我们从学习者变成了被学习对象。”周平告诉记者,在桥梁修建的过程中,曾邀请一批日本专家进行技术指导,随着工程深入,这批专家却慢慢从“老师”变成了“学生”,反过来学习坝陵河大桥的技术。 
  参建的日本长大公司桥梁专家称:世界上虽然有更大跨度的桥梁,但中国的工程师们能在这样险恶的地理环境下,修建如此高难度的桥梁,在世界上堪称首次,能参与这项世界性的工程,是他们的骄傲。 
  建设者的网恋:心酸的浪漫 
  网络时代,键盘轻敲,鼠标一点,就能轻轻松松谈一场恋爱,爱浪漫的年轻人常梦想着在网络上邂逅一位知心伴侣,轰轰烈烈地爱一次。到了坝陵河大桥才知道,“网恋”在这里很流行,一半以上的桥面铺装技术人员都是通过网络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别误会,他们“网恋”既不是为了浪漫,也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因为别无他法,若说浪漫,也只是“心酸的浪漫”。 
  坝陵河大桥施工单位的一位负责人苦笑着告诉记者:“大桥一建就是四年多,我们这里的大龄青年们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到异性,唯一的恋爱渠道就是网络。我们这很多人都是‘网恋’结婚的,还有很多人已经谈成了,马上要谈婚论嫁了,因为大桥工程紧、任务重,连回去领证结婚的时间都没有,一直拖着!” 
  可以想象,坝陵河大桥的成功,是千千万万桥梁建设者的心血结晶,大桥的雄壮与美丽,创新与成就,都承载了建设者们的心血和汗水,欢喜与辛酸。其间的餐风露宿,顶风冒雨自不必赘言,单是那种长年离家,与世隔绝的孤独,就非常人可以忍受。 
  “很长时间回不了家,家里的事根本顾不上,有的人最长半年没进过家门,就算回去了,待得时间也不长!不怕你们笑话,我们这里35岁以上的同志,离婚率很高。长年累月不着家,也见不着人影,换做是谁也受不了!”说到这里,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在他的目光里一闪即逝,但是很快被一种炽热的真诚取代,“马上要通车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要知道咱们坝陵河大桥了。 
  想想看,这么伟大的一座桥里,能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在,那些酸甜苦辣都算不了啥,心里觉得骄傲,觉得值!”听着他的话,再看看眼前无言的坝陵河大桥,突然让人觉得脚下的桥好漫长、好沉重、好坚实。 
  熊指挥长的心愿:故乡处处飞彩桥 
  动身来坝陵河大桥之前,就计划着能采访一下熊世龙指挥长,不巧那天他去贵阳开会了,归期未定。我心里遗憾着与他缘悭一面,不能一睹这位73岁的老桥梁工程师的风采,不能听他亲口说说坝陵河大桥的故事。 
  当我问指挥部的同志,坝陵河大桥建设过程中的感人事迹时,除了施工单位的艰苦,大家提到最多的就是熊指挥长。大家都说:“熊指挥长那么大的年纪,退休后本可以享享清福,但为了咱们坝陵河大桥,他还是毅然‘出山’,挑起了这副重担。70多岁的老人家,跟大伙一道摸爬滚打,真的很感人!” 
  次日中午,在指挥部素朴的小食堂里就餐,七八个人热热闹闹地围着一个电热锅,简单地炖着些白菜、豆腐干,配着白米饭、红辣椒吃得不亦乐乎。一圈人中,我一眼看见一对满头银发却精神矍铄的老夫妇,一脸慈祥,笑盈盈地和大伙坐在一块,不时把头凑在一起低声耳语着些什么,相视会心一笑。在寒冬的建设指挥部里,这样一幅相濡以沫的场景,让人觉得心里格外温暖。旁边的同志告诉我:“这位就是咱们熊指挥长,今天上午回来了,旁边的是他夫人,今天恰好过来看望他!”我心里暗暗激动,到底让我见着了。 
  吃过饭,在熊指挥长的办公室里,谈起坝陵河大桥取得的成绩,老工程师显得有些动情:“坝陵河大桥的建成,是我工程生涯中的‘句号’,古稀之年,能与中青年同志一起,奋战1400多个日日夜夜,使这座具有贵州里程碑意义的大桥,横卧在坝陵河大峡谷上,受到南来北往人们的赞许,我感到自豪;看到大桥建设这个大熔炉中,磨炼出一批人才,锻炼出一批队伍,我感到欣慰;大桥建设过程,是贵州桥梁建设管理和建桥技术的提高过程,大桥高质、安全地建成,标志着贵州桥梁建设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提高了贵州交通建设的知名度,我感到骄傲。” 
  说到这里, 熊指挥长的目光变得深远,仿佛在透过岁月的烟尘,回望自己几十年的大桥生涯,他说:“贵州是我的第二故乡,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大半辈子,晚年我仍愿留在乌蒙山区,苗岭峡谷,让我常看看参建的座座桥梁和隧道,与家人茶余饭后,漫谈往事,也是天伦之乐。看着亲手建造的桥梁为社会出力, 为人们造福,看到满意的“句号工程”,我知足了!愿祖国桥梁建设人才辈出,让千姿百态的桥梁,点缀在山山水水之间。”老人一番肺腑之言,令人动容之余,心中不禁涌起深深的敬意。 
  坝陵长歌:书写在天堑间的诗 
  坝陵河大桥,是贵阳到昆明最便捷的通道,这条纽带北连通江达海的重庆经济圈,南可接东盟、东南亚的自由贸易区,对资源丰富的贵州经济发展前景是不言而喻的,也圆了当地民众多年的梦想。 
  2005年,大桥动工还不到一年,当地民众在还未见过大桥庐山真面目的情况下,就自发立碑,刻上布依族民歌赞美大桥,可见他们是多么迫切地需要这样一座通往幸福的桥。 
  随着通车日期的逐步临近,坝陵河大桥在世界各地也名声鹊起,就连美国《时代》周刊也对这座“中国第一跨”进行了专题报道。 
  在采访即将结束之际, 周平介绍说,通车信息以往在电视上一般都只作为新闻简单报道一下,这一次,贵州电视台要对大桥通车仪式做现场直播,这种报道形式是一次新鲜的尝试。届时,现场会设直播间,请桥梁专家讲解坝陵河大桥的具体情况,让公众对这项伟大的工程有更深入的了解。月底,全国各地30余家电视媒体就要齐聚贵州,把这次通车典礼搞成一个桥梁界的盛典。 
  是啊,为什么不呢?体坛、文艺的盛事都可以做现场直播,造桥铺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为什么不让更多人知道呢?我在心里暗暗期待这场属于公路人,属于桥梁建设者的盛事。 
  回去的汽车上,望着越来越远的坝陵河大桥红色的身影,想起了周平的一首诗:“恋桥一世,爱桥一生,桥是咱一辈子挚爱的情人……”早就听说周平是个诗人,也只有对大桥有着深深爱恋的人,才会写下如此动情的诗句。 
  其实何止是周平,所有的桥梁建设者都应该是了不起的诗人吧,坝陵河大桥就是那横在山崖间的一首诗,一阙歌。要有何等浪漫的才情,怎样丰沛的诗意,才能在丛山峻岭之间,莽莽峡谷之上,横出这样一首火红色的诗?他们做到了,把格律定格在跨度里,把诗句书写于天堑间,把诗意铭刻在空气中,十年,百年…… 
  坝陵峡谷变通途, 敢舞金虹向天歌。让所有来到这里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举目仰望,赞叹不已!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