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过热风险再现

2010-1-5 19:2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及国家统计局1月1日发布的2009年12月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6.6%,比上一月上升1.4个百分点。制造业PMI的连续强劲上升引起市场对于通货膨胀及出台紧缩性政策的担忧。 
  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是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12月的PMI创下自2008年4月份以来的新高,当时的中国经济处在过热时期。PMI指数自2005年开始以来,只有7个月份的数值超过56.6%(而且均不在12月份)。2008年11月经济最差的时候PMI最低水平只有38.8%。
  12月份数据在历史上并未显示出很强的季节性。高盛的研究显示,在经过对原始数据的季节性调整之后,12月份数据仍较11月份上升1.1%,与原始数据1.4%的上升幅度相差不大。值得注意的是2006和2007年PMI均值也只有54.5%和55.0%,其相对应的实际GDP增幅分别高达11.9%和13.0%。高盛中国经济学家乔虹和宋宇表示,综合高盛中国经济活动指数(GSCA)和PMI数据的分析显示,2009年年底时实际GDP增速很可能在13%上下。高盛中国经济活动指数(GSCA)印证了经济的V形走势。
  不过,两位经济学家强调,在经济强劲恢复,通胀压力正在明显迅速上升的情况下,这种非常强劲的增长不再是好消息,有可能会带来政策的紧缩。
  通货膨胀已经取代经济增长成为目前市场最关注的指标。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1月4日表示,2010年一季度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都将快速上涨,加剧市场对于通胀的担忧。王庆认为市场对通胀风险的预估可能会有些过度,摩根士丹利1月4日公布将每周发布通货膨胀追踪指标,密切关注通胀的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009年11月份的CPI和PPI环比强劲上涨,经季节调整的月环比折年增幅分别达到6.5%和12.5%。虽然这受到了月初暴雪以及上调工业用电和成品油价格的影响,但包括高盛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GSPCC) 在内的高频数据都表明这两项数据在12月份可能仍会居高不下。
  在信贷增量及流动性方面,高盛认为政府制定的2010年7.5万亿的贷款目标可能偏高,因为外商直接投资和其它资金流入的增长将使得更多外汇流入,而且如果出口增速维持过去几个月来的强劲势头,可能导致贸易顺差扩大,从而进一步推动外汇占款的增长。如果商业银行获准集中在前期放贷,那么每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可能将接近甚至超过1万亿元。鉴于过去半年来每月4,000亿元的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已经导致实体经济增长合适或偏强,1万亿元的新增贷款会导致实体经济增速进一步提高并加大通胀压力,最终会导致更大幅度的政策紧缩。
  乔虹认为,可喜的是决策当局已经认识到这种风险,并且在最近强调了保持年内平稳放贷的重要性。如果他们能够保持对年内(特别是年初)贷款的严格控制并灵活调整政策立场(特别是在出口继续快速复苏的情况下,进一步收紧信贷政策),那么中国经济将仍有望实现高增长和低通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