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翻一番 再造一个日照港

2010-1-3 12:3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杨斌 王军
    众所周知,港口建设周期长、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在港口竞争加剧、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日照港 “四年翻一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四年翻一番”,翻的绝不仅仅是“吞吐量”,更重要的是发展质量,是整体实力的提升。
    “十五末”的2005年,日照港年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64.9%,增速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一,为实现亿吨大港奠定了坚实基础。成绩面前,日照港人倍感压力巨大:一方面,煤炭出口量持续下降,集装箱发展缓慢,原油等项目迟迟不能落地、几年盼油不见油,结构调整、项目突破,迫在眉睫;另一方面,连续几年的高投入已经使港口背上了巨大的资金包袱……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日照港确定了 “十一五”扩能上量、强化管理、做强做大、搏击双亿的战略重点和目标,突出 “大宗干散货、原油、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四大重点,不仅要 “量”的快速增长,更追求 “质”的全面提升。
    四年来,日照港始终坚持超前一步、主动适应的战略调整,带来日趋合理的生产结构,在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的嬗变中,生成了发展的永续力。用日照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杜传志的话来说: “形成别人无法取代和复制的核心竞争优势。”
    2006年起,一个个重大决策、一次次收获喜悦,悄然改变着港口内质。
    日照港吞吐量突破亿吨大关,仅用20年时间走过了许多世界知名港口百年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世界港口发展史上的 “奇迹”……
    “日照港”成功上市,开启了“生产经营”与 “资本运营”双轮驱动的新时代。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确立了日照港在国家铁矿石、煤炭、石油、粮食等大宗散货运输格局中重要的战略地位,明确了港口发展的规模、定位和方向。
    广辟“无水港、旱码头”,以功能开发带动市场开发,构筑高效便捷的现代物流大通道,将服务腹地拓展到包括新疆、青海在内的广阔中西部地区。
    金融危机中,投巨资参股建设枣临 (山东枣庄-临沂)、东平 (山东东都-平邑)铁路,与中石化合资建设30万吨级原油码头……
    面对高投资带来的 “难看”的财务报表,杜传志却异常坚定地说:“日照港,不要一时的 ‘面子’,要的是港口的长远发展。”
    “总之,只要对港口发展有利的事情,急办;只要认准了的事情,坚持!”杜传志如是说。
    而今,B型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疏港高速开工建设,日照-仪征输油管线、日照-东明输油管线、日照-山西中南部铁路大通道和日照钢铁精品基地 “三线一基地”加快推进,国内外70多家大中型企业与港口携手合作、共赢发展……
    4年间,日照港利用股份公司上市平台,34个月3次融资32亿元,很好地解决港口发展 “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同时带来了理念的转变、管理的提升和体制机制的创新;资产总额由112亿元增长到241亿元,翻了一番多;综合能源单耗年均下降9.3%;铁矿石、镍矿、木片、粮食进口,水泥出口量都处在全国沿海港口的第一位,港口在国家生产力布局和能源原材料运输格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4年翻一番,再造一个 “日照港”,既是 “量”的扩张,更是 “质”的飞跃。它是港口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不仅加快了日照港从亿吨大港向亿吨强港迈进的步伐,也将为日照港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更好地服务、辐射和带动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